楠木軒

點睛半年報丨京東二季報:攤薄利潤 服務實體

由 南宮丹紅 發佈於 財經

封面新聞記者 孟梅 付文超

8月23日,京東集團(納斯達克股票代碼:JD,港交所股票代號:9618)發佈了2021年第二季度及中期業績,繼續保持低利潤率運營。

2021年第二季度,京東集團淨收入為2,538億元人民幣(約393億美元),同比增長26.2%。由於對擴大就業規模、員工薪酬福利、技術研發和基礎設施的持續投入,並讓利合作伙伴和消費者,京東集團第二季度的經營利潤為3億元人民幣(約4,660萬美元)。

截至2021年6月30日,京東體系上市公司及非上市公司員工數近40萬人(上市公司部分除兼職人員以及實習生外超過32萬名員工,位居民營企業前列),較去年同期新增了近12萬人。

截至2021年6月30日,京東過去12個月的活躍購買用户數達到5.32億,較去年同期淨增了1.15億,單季新增3200萬創下歷史最高增量。這其中,超過70%的活躍用户所購買的商品被送達三至六線城市。

財報顯示,從2017年初全面向技術轉型以來,京東體系已在技術上累計投入近700億元。持續的技術投入有效地提升了京東的運營效率,第二季度,在自營商品達到900萬SKU的基礎上,京東將庫存週轉天數進一步降至31天,履約費用率降至5.8%。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主任李勇堅曾經指出,基於數字化、智慧化的產業鏈、供應鏈進行分工,實體經濟產生了更多的產業形態。

從京東二季報我們不難看出,新型實體企業一般有幾個特點:一是立足於實體經濟,為實體企業服務,推動實體經濟更好的發展;二是具有數字技術能力,通過技術為上下游企業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以提升實體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根據京東集團剛剛發佈的第二季度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京東物流已經運營約1200個倉庫,一年間,京東物流運營的倉庫數量增加了450個,這個數字相當於京東從2007年開始自建物流到2017年十年間的倉庫增長總量;包含京東物流管理的雲倉面積在內,京東物流現有倉儲總面積約2300萬平方米,一年新增了500萬平方米,加之京東對物流和自營商品重投入,直接聘用超過25萬名一線員工,擁有數萬家線下實體門店,涵蓋七鮮超市、京東家電專賣店、京東便利店、京車會、京東大藥房、京東工業品智能零售門店等多種線下業態的嘗試,直接攤薄了京東的整體利潤。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京東在服務實體經濟過程中,所創造的社會價值遠大於一些僅限於流量和交易環節、但卻獲取高額利潤的平台經濟模式。

專家評論:

中央財經大學數字經濟融合創新發展中心主任 陳端

目前,頭部互聯網企業都在經歷一場深刻的戰略轉型,而未來發展能否基業長青,很大程度上就是取決於這場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關鍵時間節點上自我革命、自我轉型的戰略自覺與戰略方向。

京東系原來基於“重資產運營”模式看起來不夠討巧,不過在當前整體經濟大環境下,因其依託技術賦能產業鏈、供應鏈上的中小微企業,服務實體經濟轉型升級和帶動規模化就業的外部性特徵,具備了一定的轉型標杆價值。比如,京東通過智能運營、倉網優化、全渠道履約、C2M反向定製等智能決策技術持續提升智能供應鏈能力。

目前物流領域市值比較高的幾家企業中,相對於順豐和中通而言,京東自營電商平台及其背後衍生出來的商業生態體系有效協同驅動應用端的創新,是京東物流未來發展的比較優勢所在。

今年618期間,京東與64%的自營供應商實現了智能供應鏈協同,北斗新倉作為新一代先進的大規模自動化倉儲生產與管理體系,可操作百萬級SKU,可以將履約時間縮短2-3小時,此外在末端配送環節京東物流的自動駕駛技術研發、測試和運營也走在了場景端應用創新的前列。

基於物流供應鏈全鏈條的技術研發支持為京東物流持續助力實體經濟領域的生產型企業降本增效提供了想象空間。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京東物流自5月份登陸港交所以來,在二級市場的市值也經歷了一些波動和下滑。當然其中有整體大環境的諸多原因,但作為一個立足平台經濟範式為社會物流提供基礎設施服務的企業,京東物流迄今仍處於虧損狀態。如何抓住營收增長亮點——京東物流一體化供應鏈客户收入,持續通過技術創新和市場滲透擴大這一板塊的收入規模以有效覆蓋研發及市場成本,仍是未來發展要重點考量的問題。

京東近兩年數據統計: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