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座利空大山壓得美的喘不過氣來,從年初至今,美的集團股價跌幅超20%,5月13日股價報收57.01元,總市值徘徊在4000億元左右,與去年最高位超7000億元的總市值相比,蒸發了3000多億元。
撰文/ 《財經天下》週刊作者 劉冬雪編輯/ 陳芳
最近,白馬股美的集團的煩心事不少,其掌門人方洪波大概沒想到,近日自己和高管們與中金公司、光大證券、招商證券等幾十家券商交流的內容,會在社交媒體刷屏,給美的帶來了一波輿論危機。
美的股東們最關心的是,美的集團高管對未來三年形勢的判斷,認為將是前所未有的寒冬,形勢比之前還要艱難,而美的給2022年定的目標是“收入合理,恢復盈利”。
寒冬、艱難、恢復盈利——這幾個詞挑動了43萬美的股東們的敏感神經,他們紛紛在投資平台上討論,為何美的會覺得未來三年是寒冬?為何會強調恢復盈利?要知道美的不久前公佈的2021年成績單並不差。
財報顯示,美的集團2021年營收規模首次突破3000億元大關,達到3412.33億元,同比增長20.06%;淨利潤為290.15億元,同比增長5.49%,在家電三巨頭中遙遙領先。具體來看,其比海爾智家營收多出了近1200億元,淨利潤是海爾智家的兩倍多;營收超格力電器1500億元左右,淨利潤超出50多億元。
5月13日,美的集團2021年度線上業績説明會上,投資人對美的管理層關於未來幾年行業寒冬判斷的依據進行了追問,美的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方洪波再次解釋稱,美的歷經多次經濟週期波動,“春江水暖鴨先知”,公司的運行機制使管理層對未來有很多預判,並且很快就能做出相應調整和應對。
美的對未來謹慎是有原因的,方洪波説,在當下時代,各種不確定性和緊迫性交織在一起併成為新常態。2021年新冠疫情在全球依然持續反覆,國內外政治經濟環境也更為錯綜複雜,而且大宗商品、海運物流、能源供應等各種成本均大幅提升。
當前,美的確實面臨不少挑戰,財報數據顯示,其淨利潤增速大幅落後於營收增速,2021年從雙位數增長下滑至個位數,毛利率沒能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
在資本市場上,美的集團還慘遭基金和中小投資者的拋棄。5月13日,美的每股報收57.01元,年初至今已縮水22.76%,跌幅位列家電三巨頭之首。短短一年多的時間,美的集團總市值較去年2月巔峯期蒸發了3417億元,相當於縮掉了1.4個海爾智家,1.7個格力電器,總市值只剩3989億元。
面對現狀,美的集團不是沒有想過辦法,一年內斥資上百億元進行股票回購,但依然沒能扭轉股價下跌的頹勢。
一年超百億回購
美的集團今年的股票回購開始於3月的一紙公告,根據計劃,美的本次計劃斥資25億元至50億元進行回購,回購價格上限為70元/股。
5月6日,美的集團發佈公告對本次回購的詳細進展進行了披露,這是其3月以來第三次公佈回購進展,截至今年4月底,美的集團通過回購專用賬户,以集中競價方式累計回購了1110.2萬股,佔其總股本的0.1587%。其中,絕大部分是3月買的,整個3月美的回購了1015.4萬股,4月回購的股票是94.7萬股。
美的回購的這些股票最高成交價為59元/股,最低成交價54.4元/股,平均每股回購價57.1元,略高於5月13日每股57.01元的收盤價,支付總金額為6.34億元。這意味着,美的兩個月已完成回購計劃下限的四分之一。
圖/視覺中國對於美的集團的投資者來説,回購是件稀鬆平常的事,從2018年開始,美的已經連續5年對公司股份進行回購。美的集團方面對《財經天下》週刊表示,最近5年美的在股份回購方面支付的金額超過235億元。
其中,數2021年支付金額最高,這一年,美的集團推出了2次回購股份預案。
第一次是在2021年春節過後的2月份,這是美的集團自上市後股價表現最好的一段時間,一度突破了100元/股。兇猛的漲勢給了公司極大的信心,當時美的集團給出的回購股價上限是140元/股。不到兩個月的時間,截至2021年4月2日,美的累計回購股份數量達到億股上限,支付的總金額為86.6億元。
接着2021年5月10日,美的集團2021年內的第二份股份回購方案公佈。不過,由於美的股價持續走低,這次回購股價上限下調至100元/股,最後以最高成交價79.15元/股,最低成交價61.43元/股,回購了7197.6萬股,支付了50億元。
2021年一整年,美的集團為股份回購共支付了136.6億元。儘管這一年耗資了上百億元回購,但是美的集團全年股價走勢卻是下跌狀態,股價整體縮水23.5%,年終每股收盤價73.81元。
花費資金最少的是2020年,這年美的集團只回購了4182.6萬股,花了27億元,50.7億元的總回購計劃最終泡湯,只完成了一半多,原因是美的股價一路走高,遠超回購價格上限63.41 元/股。這一年是美的股價表現最好的年份之一,全年股價漲幅達73.58%,每股從年初55.97元漲至年尾96.47元。
而美的集團回購開始的2018年,則是其股價表現最糟糕的一年,全年股價縮水32.02%,年底股價一度摸到31.69元的新低。這一年不到半年的時間裏,美的回購了9510.5萬股,支付總金額約40億元,達到最高限額,提前完成了回購方案。接下來的2019年,美的集團回購了6218.1萬股,支付了32億元。
算下來,從2018年到2021年,美的集團共回購了約37108.8萬股,平均回購價格為63.49元/股。如果按照美的集團5月13日57.01元/股的股價來算,這4年美的在股份回購上浮虧24億元。
針對常年回購股份的舉動,美的方面對《財經天下》週刊表示,最近幾年的回購大多是用於股權激勵,美的集團已連續9年推出股權激勵。回購股份作為股權激勵股份來源可以減少增發股份的數量,進一步減少每股收益的攤薄。
至於未來美的集團還會不會大手筆進行回購?對方只回應稱:目前公司回購賬户股票比較充沛。
投資者跑了
回購是上市公司常用的手法,核心目的有幾個方面,如調整股本結構,提振市場信心,穩定公司股價等。
釘科技創始人丁少將告訴《財經天下》週刊,美的回購用股份激勵手段來保持管理和研發團隊的穩定性,只是其目的之一,還有就是增強投資人的信心,希望通過回購的舉措來表明對公司長期價值的看好,從而提振公司股價。
美的股票回購開始的2018年,確實是其股價最慘的一年,跌幅創了歷史新高,這一年美的營收也面臨着巨大挑戰,營收從2017年51.35%的高速增長快速跌落至個位數,同比只增長7.87%至2596.65億元。這之後的2019年和2020年美的營收都沒有出現明顯好轉,增速依然只有個位數,分別為7.14%和2.16%。
在業績沒有明顯好轉的背景下,美的集團的股價卻連續兩年出現大漲,2019年猛漲62.29%,2020年再度上漲73.58%,這很難説不是大手筆回購起了作用。
美的小股東龔慶,就趕上了好時候,他是2020年年初美的集團股價在52元/股附近開始建倉的。後來全球疫情擴散,股市大跌,很快美的集團的股價就跌到50元/股以下,於是龔慶趕緊補倉,當時美的集團大概佔到他總倉位的35%左右。
於龔慶而言,接下來的故事很美好。他告訴《財經天下》週刊,“在多重利好的刺激之下,美的股價止跌回升,短短一年之內就從50多元上漲到105元,實現了翻倍。”
那段時間,不止龔慶,對於很多其他美的集團的股東而言,都是一段春風得意的時光。甚至在某股吧論壇裏,有投資者預測,美的股價勢必順勢突破150元/股,得到了一眾投資人的贊同。
圖/視覺中國
不過,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美的集團股價在2021年年初衝破百元后沒多久,就開始“決堤”,打了很多投資者個措手不及。
為穩住市場信心,不僅美的集團加大回購力度,美的實際控制人何享健也加入到回購隊列,於2021年6月3日至9月22日期間,通過集中競價交易系統增持美的1431.3萬股,耗資10.5億元,佔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0.21%。此次增持後,何享健持有美的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比例增加到0.46%。
可惜的是,這些舉措再也沒能提振美的集團的股價,2021年年底,美的集團收盤價為73.81元/股,比當年2月最高位105.84元/股縮水了三成。
進入2022年,龔慶以為,調整了整整一年的美的將否極泰來,是時候重回漲勢了。但沒成想,今年又遭遇了幾隻黑天鵝,俄烏衝突、國內新房銷售大幅下滑、A股股災……
幾座利空大山壓得美的喘不過氣,從年初至今,美的集團的股價跌幅在20%以上,5月13日股價已經跌回57.01元,總市值徘徊在4000億元左右,相比去年最高位超7000億元的總市值相去甚遠,蒸發了3000多億元。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曾經被大好形勢吸引而來的投資者,紛紛四散。根據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3月31日,只有506只基金的十大重倉股中持有美的集團,較上季度減少97只;持股市值213.06億元,比上季度末減少38.50億元,環比減少15.31%。
中小投資者也不得不忍痛割肉,據美的集團公告顯示,美的集團普通股股東總數2021年上半年是52.05萬,而截至今年一季度,美的普通股股東總數為43.82萬,也就是説,短短9個月,美的集團流失了8.23萬中小投資者。
“兩年的時間,我什麼也沒做,只是呆坐不動,看着美的賺了一倍,又跌回原點。”龔慶無奈地説。
被透支的預期
龔慶認為,當初美的股價漲得太高太快,本身就不尋常。
“美的市盈率最高漲到了25,實際上2021年美的的淨利潤並沒有太明顯的增長,也就是説之前公司的股價被透支了。”龔慶分析説。
此外,2020年是基金報團的大牛市,美的股價大漲,蜂擁而至的基金功不可沒。根據安信證券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20年一季度,只有332只基金持有美的集團股票,持有市值為124億。但這之後基金瘋狂加倉,到2020年四季度末,共有677只基金持有美的集團股票,是同年一季度的兩倍還多;基金所持有的548億市值,也是一季度低點時的4.4倍。
“去年開始各種基金抱團紛紛瓦解,美的作為被抱團的企業之一,肯定逃不掉暴跌。”龔慶説道。
經歷市值腰斬後,市場對美的的預期更保守了。
從美的集團公佈的2021年年報可以看到,去年美的營收規模首次突破3000億元大關,達到3412.33億元,同比增長了20.0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85.74億元。今年一季度,美的營收和淨利潤分別同比增長了9.55%和10.97%。
這樣的成績在三大家電巨頭裏是佼佼者。海爾智家2021年財報顯示,公司2021年實現營業總收入2275.6億,同比增長8.5%;實現歸母淨利潤130.7億,同比增長47.1%。格力電器2021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896.54億元,同比增長11.2%;實現歸母淨利潤230.64億元,同比增長4%。從營收總量上來看,美的集團與後兩者已經明顯拉開了千億的身距。
但這樣的成績,只讓5月5日美的集團的開盤價較2021年年報公告發布日微漲了1元,後來又回調回去了。
“説到底,投資者給一家公司什麼樣的估值,依據的是預期。家電行業發展到現在,成長空間已經不大了。”家電行業分析師劉步塵對《財經天下》週刊表示。
圖/視覺中國
丁少將也認為,投資者對一家企業的預期判斷,首選來源於賽道,“龍頭企業在行業上行的時候分享的成果是最豐厚的,但在行業下行的時候,自然承壓也是最大的。”
實際不止是投資者,美的集團管理層對公司未來業績的預期似乎也不高。美的集團最近一份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草案)顯示,本計劃授予的限制性股票各年度績效考核目標分別為2022及2023年度的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不低於20%、2024年度和2025年度不低於18%。與之相比,美的集團2021年和2020年的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分別為24.09%和24.95%。
美的集團對未來預期的不樂觀,在5月6日與投資者交流時表現的更直接,美的高管坦承:“2022年的核心原則是‘收入合理,恢復盈利’,目前盈利水平實際上距離恢復到歷史上最好的水平還有一段距離。”
美的集團高管們認為,未來三年對於行業而言可能更嚴峻,如同寒冬。“最大挑戰是不確定性,雖然我們做了很多規劃,但很多事情掌控不了,在能夠掌控的領域我們充滿信心。整體上看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是無法預料的。”
新業務還沒擔起重任
面向未來,身在紅海市場的美的集團,並不想困在“家電”的桎梏裏。
美的集團對自己的定位是“全球化科技集團”,提供多元化的產品種類與服務,並屢屢強調,堅定啓動B端業務轉型、C端與B端業務並重,B端業務已成美的探索的第二增長曲線。
為了配合戰略調整,美的集團又開始施展百試不爽的併購手段。
2020年3月,美的以7.43億元收購合康新能18.73%股份,取得控股權;同年11月,美的收購佛山菱王電梯公司,將其納入樓宇科技事業部板塊;一個月後,美的收購泰國日立壓縮機,歸集團機電事業羣統一管理。之後,美的集團還在不斷排兵佈陣,2021年完成了對萬東醫療的控股,今年又完成了對KUKA的私有化。
天眼查APP顯示,1月12日,安慶威靈汽車部件有限公司成立,該公司由廣東威靈汽車部件有限公司間接全資持股,而後者則是由美的集團、佛山市美的空調工業投資有限公司共同持股,分別持股95%和5%。
從相關行業經驗和美的自身情況來看,To B 業務整體盈利穩定性會比To C 業務更強,不過現實是市場對美的集團的認知仍然停留在C端的價值。
2021年年末,美的集團重新規劃整體業務架構,從原先的四大板塊調整為五大業務板塊。
從營收結構上來看,美的集團五大業務板塊智能家居事業羣、工業技術事業羣、樓宇科技事業部、機器人與自動化事業部及數字化創新業務裏,貢獻力度最大的還是智能化家居事業羣。智能化家居事業羣去年實現營收2349億元,同比增長13%;後面四大業務均在百億級左右,分別為201億元、197億元、253億元和83億元,不過增速較快,同比分別增44%、55%、23%和51%。
圖/視覺中國
簡單來説,當前美的主業面臨着挑戰,但是新業務還沒能擔起重任。業內人士分析説,美的集團最大的挑戰是,B端多元化佈局還遲遲沒有尋找到第二利潤增長曲線,而家電主業肉眼可見地受到房地產低迷的影響。
3月3日,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發佈了《2021年中國家電市場報告》顯示,2021年,我國家電市場全面復甦,零售規模達到8811億元,同比增長5.7%,整體基本恢復至疫情前2019年的水平。説白了就是,與2019年相比,2021年整個家電市場沒有增長。
同時,家電企業還要承受海運、原材料成本上漲的壓力。5月13日,美的集團首席財務官兼財務總監鍾錚解釋稱,大宗原材料價格上漲及匯率波動導致公司毛利率出現下滑。
數據顯示,美的集團的毛利率已連續兩年下滑,從2019年的30.55%下降到2021年的24.5%,而2021年格力電器的毛利率為30.25%,海爾智家的毛利率是31.2%,均優於美的集團。與此同時,2021年美的集團的淨利潤增速還創了近10年來的新低,只有5.49%。
這也是為何格力電器營收差不多是美的集團的一半,但是賺錢能力卻能與美的集團旗鼓相當的原因。
在此背景下,美的高管將恢復盈利設定為2022年發展目標。美的高管強調,盈利能力提升的方法主要靠提價、調整產品結構來實現,今年將進一步加大高端品牌COLMO和東芝品牌在國內的銷售,海外要求OBM投入加大。
丁少將認為,美的業務調整的方向是對的,但是需要過程。“B端業務要想在美的的財務上產生規模性的回報需要較長時間,而在投資者看來,在一定時間內新業務無法形成規模性的拉力,可能就會不被看好。”
由於對未來判斷謹慎,最近幾年為擴張To B業務,不斷收購兼併的美的,開始主動放緩投資。5月13日,方洪波回答投資人的問答稱,目前美的沒有大的併購計劃,如果有也是在五大業務板塊內進行相關產業鏈的佈局和補充。
(應採訪對象要求,文中龔慶為化名)
我們從《財經天下》週刊出發,以新媒體的形式和節奏、
以傳統媒體求實的精神,致力於傳播真正有價值的報道。AI財經社原創內容,未經授權,禁止任何轉載商務合作請電話/微信聯繫:13811292543文章好看,戳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