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基金淨值恐高症嗎?基金越便宜越好嗎?

  有不少投資者在挑選基金時,會發現不同的基金價格差很多,有的一個份額一塊錢,有的要大於一塊,可能兩塊或者三塊。你是不是以為買1塊錢的基金,比買2塊錢的基金更划算?淨值低的基金比淨值高的基金,更容易漲?

  我們最直觀的感覺是,有便宜的當然買便宜的,但基金真的是這樣嗎?實際上,淨值≠價格,對淨值的錯誤理解會干擾我們對一隻基金的判斷,更會讓我們錯失很多好的基金。

  基金淨值越高風險就會越大嗎?

  我們買基金看的淨值,一般指的是單位淨值。基金淨值越高風險就會越大嗎?當然不會。究其原因,其實基金背後是一家投資公司,一隻基金產品(比如股票型基金)只是讓公司來投資證券而已。投資越好,總資產就越多,淨值也就越高,收益也就越大。你會説一家投資公司的總資產越多,經營的越好,縫隙那就越大嗎?總資產是沒有上限的,基金的淨值也沒有上限。

  為什麼會出現“淨值恐高症”的現象呢?是因為很多人把對股票的理解加到了基金頭上。我們如果長時間拿一支增長迅猛的股票,股價攀至高位,當然會存在風險。而基金公司的目標是低股價買入,高股價賣出,來為投資者增加收益,所以説,如果一支基金的淨值不斷創新高,漲的好,背後説明的是基金公司與基金經理管理能力的突出。

  來給你們舉個簡單粗暴的例子!

  A基金(單位淨值)1元,B基金(單位淨值)2元,同樣花10000來買,忽略手續費:A基金可以買到10000份,B基金買到5000份。

  看上去好像是A基金買到的多,但如果A基金和B基金採取同樣的投資策略(不考慮分紅等情況),一年後,獲得同樣的收益率,都是漲了20%:

  A基金的單位淨值就變成了1*(1+20%)=1.2元,B基金單位淨值變成了2*(1+20%)=2.4元,A基金賺到的錢是1.2*10000=12000元,B基金賺到的錢是2.4*5000=12000元。不論是買A基金還是B基金,總的市值都是一樣的,也就是説,其實並不一定份額多掙的就多。我們獲得的收益是相同的。

  基金的收益並不能由此時淨值的高低來判斷,一塊錢買到的一份額,並不一定會比一隻高淨值老基帶來的收益多!

  淨值越低越便宜就越好嗎?

  淨值高不代表不能買,淨值低也不代表買了獲勝的概率就大。反而要在低淨值基金上多加小心

  因為一直基金如果一路上漲過來,至少我們是有歷史業績可循的,可一支低淨值基金,我們可能並沒有長時間的歷史業績可以追蹤,如果是新發基金,可以説他未來表現的好壞,跟眼前的這個淨值價格為1沒有任何關係。你的基金是漲是跌,在同類產品中能取得什麼樣的排名,並不是一個基金淨值高低就能判斷的。

  另外,基金的單位淨值還與一系列基金權益事件有關,比如折算、分紅、拆分、合併等。但是,這些權益事件,對於你持有的總資產金額並不影響,因此本質上並不對您持有的資產有任何影響。比如基金的現金分紅,你會注意到單位淨值暴跌,但同時您又會獲得一部分現金,此時您持有的現金資產與基金資產加總的金額,還是您的總資產;比如基金份額折算,單位淨值下跌的同時,持有份額增多,這樣持有的總資產=單位淨值X持有數量,依舊不變。

  按淨值選基金靠譜嗎?

  基金淨值的高低和收益沒有直接的聯繫。買基金不應該看淨值的高還是低來投資,還是要看基金的投資策略,基金經理的風控能力及基金的盈利能力等來選擇基金。

  與其看淨值高低,不如看淨值波動。同樣的歷史收益背後,每隻基金因投資風格的差異,其業績對應的風險是不同的。

  假設A和B基金兩隻股票型基金,發行時間相同,某一年的收益率均為50%,那麼你更喜歡年內淨值波動像坐過山車,一度下跌到負40%,最後漲到50%的A基金呢?還是更願意持有勤勤懇懇積累收益,嚴格控制回撤,最終做到50%收益的B基金呢?相信很多投資者都喜歡持有B基金,因為同樣的業績表現下,基金淨值波動越小,投資風格越穩定,業績的可持續性才更強。

  從基金經理的角度看,取得同樣的業績,淨值更加穩健、回撤更小的基金,對於基金經理的投資管理能力要求越高。

  從持有人的角度看,淨值的波動也十分考驗持有人的心理素質,即使基金在一個考察期內實現了正收益,但能否拿得住是需要打個問號的。

  那麼如果淨值新高,走還是留?這個需要進行具體分析。

  對於主動型基金,要看基金經理的資產配置能力,例如選股、選債、擇時等,同時也要考慮基金的總規模。如果基金的規模可控,並且基金經理的投資風格沒有發生較大變化,大可耐心持有。最理想的情況是如果當前市場風格與基金經理的投資風格相符,那麼未來該基金的業績可能依然值得期待。

  對於債券基金,就要關注基金經理投資的券種、倉位、久期等。此外,對債券的信用評級也很重要。在目前信用環境不算樂觀的環境下,如果基金經理持倉集中度較高,一旦踩雷,可能會對基金淨值造成較大影響。

  對於行業或主題基金,需要投資者自己對政策、行業前景、板塊估值等有一定的判斷能力,這對投資者的專業能力要求比較高。要判斷行情所處的階段,如果各項利好等都已經被充分消化,估值已經嚴重泡沫化,那麼就要考慮是否要離場了。

  綜上所述,在選擇基金時,需要正確解單位淨值、累計淨值、估算淨值的含義。不能單純的根據基金淨值的高低來做出交易決策,要正確的使用淨值數據來評價基金的業績表現。

  基金淨值只是一種“資產體現”,基金投資的關鍵是緊扣收益,平衡回撤。基金的價格(淨值)高低不影響投資收益,和風險也沒有必然的聯繫。

  所以大家買基金不必有“淨值恐高症”,看到好的基金研究其內在價值是不是物有所值再下手,也不要貪便宜都去買淨值低的基金哦!

  (文章整理自財富號)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283 字。

轉載請註明: 你有基金淨值恐高症嗎?基金越便宜越好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