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的葛蘭蔡嵩松,就一定是“蘭蘭”和“蔡總”嗎?同人不同基,業績大不同
財聯社9月4日訊,剛剛過去的一週,市場風格快速切換,有色、光伏、新能源等前期熱門ETF週一週四大漲,期間夾着週三的大跌,彷彿要將今年二季度以來的行業快速輪動格局,濃縮在短短一週之內展現。
不過,也正是這種熱門板塊的短期冷暖交替的輪動格局,卻不經意間讓明星基金經理的調倉舉動浮出了水面,相比有兩個月“延遲”的半年報,顯然“誠實”了許多。
諾安創新驅動走出“獨立行情”
蔡嵩松管理時間最短的諾安創新驅動,此前淨值走勢始終與他的另兩隻基金保持同步,但自8月31日起,明顯走出了“獨立行情”。
8月31日,該基金日內單位淨值收漲4.63%,相較盤後估值出現約5.7%的大幅偏差。9月1日,半導體芯片板塊再度走低,拖累諾安成長與諾安和鑫淨值繼續收跌,而諾安創新驅動則繼續收漲,與蔡嵩松的另兩隻基金進一步拉開差距。
二季度末,蔡嵩松三隻基金的前十大重倉股重合度較高,這也通過此前的淨值走勢得以體現,近日來的分化走勢,可能意味着諾安創新驅動已經調倉。
二季度末管理規模剛過5000萬元,諾安創新驅動調倉容易,相比較起來,諾安成長與諾安和鑫管理規模分別達到281.77億和70.88億,“船大”調頭慢,或許後續也會逐步與諾安創新驅動“看齊”。但也不能排除另一種可能,即一貫“痴心不改”蔡嵩松對於這隻基金的投資策略另有考慮。
實際上,同一基金經理管理的多隻基金,在相同時段內有全然不同的走勢並不罕見,但原因則各異。
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是“醫藥女神”葛蘭。
“非醫不能買”有苦難言
自今年6月起,中歐明睿新起點淨值走勢便明顯強於葛蘭的其它產品,從持倉來看,寧德時代、隆基股份、億緯鋰能這二季度末前三大重倉股居功至偉。
而她的中歐阿爾法,二季度除了同樣重倉寧德時代、隆基股份外,十大重倉股中出現了貴州茅台、山西汾酒和五糧液等白酒股,雖然成功抗住了7月初的藥明康德、愛爾眼科等醫藥股的回調,但漲速與中歐明睿新起點有明顯差距。
相比之下,葛蘭賴以成名的兩隻醫藥基金就沒那麼幸運,作為行業主題基金,遵循基金合同,無法重配“非醫”個股,在行業普跌的行情中,除了控制倉位,並沒有太多辦法。
與葛蘭面對同樣問題的還有韓廣哲。
截止9月2日,韓廣哲的金鷹民族新興以96.29%的年內收益,高居主動權益類基金的前三。但如果將他的在管基金同列,也能發現明顯走勢分化。
金鷹醫療健康產業同樣是一隻醫療主題基金,持倉與葛蘭的中歐醫療健康有一定重合,同樣也面臨同樣“非醫不能買”的限制。從結果來看,該基金前八個月業績與同為韓廣哲管理排名前列的金鷹民族新興,有了80%的天地之別。
收費方式不同也會導致淨值走勢差異
如果説金鷹民族新興與金鷹醫療健康產業淨值走勢的差異是由於可選投資標的不同,那韓廣哲的另兩隻產品——金鷹改革紅利與金鷹策略配置,表現弱於金鷹民族新興則與基金經理的投資抉擇無關,而是產品設計造成的先天差異。
從重倉行業與個股來看,韓廣哲除金鷹醫療健康產業外的這三隻基金,重倉行業乃至重倉股都高度重合,淨值曲線走勢也極為相似,顯然採取的是相似投資策略,但在上行趨勢之中,金鷹民族新興更勝一籌。除了規模相對較小帶來的調倉靈活優勢之外,金鷹民族新興與“兄弟基金”不同的費率及收取方式,產生了直接的影響。
金鷹民族新興的日常管理費率僅為0.8%,而韓廣哲的其它產品則都採用的是1.5%的費率水平。基金每日披露的單位淨值是扣除各類費率後的結果,所以僅從費率上來説,金鷹民族新興就佔了“便宜”。
不過對於基金投資者來説,更低的管理費並不一定意味着優惠。按照金鷹民族新興基金合同,與低管理費並列的,是額外的附加管理費。
對於基金收益超過5%的部分,基金管理人將額外收取收益15%的附加管理費。由於這筆費用在基金收益分配、贖回/轉出或基金終止日計提,屬於後端收費,並不直接在基金淨值中體現。
這也就意味着,金鷹民族新興雖然單位淨值漲幅更高,但基金持有人贖回基金份額的時候,實際到手的錢可能相比較金鷹改革紅利與金鷹策略配置的持有人,並沒有那麼明顯的優勢。
“風起”時,跨市場投資效果倍增
除了可投資行業差別會造成業績表現差異外,跨市場投資也會帶來不同的投資結果,今年以來最具代表性的案例無疑就是上半年一度風生水起的林英睿。
一季度後半,公募基金的“技術性”熊市裏,林英睿的四隻基金逆市上揚,其中廣發價值領先更是遙遙領先,一枝獨秀。
順週期板塊的上漲行情中,重倉煤炭股是他能夠一度領跑的主要原因,其中,廣發價值領先滬港兩市雙管齊下,重倉中煤能源和兗州煤業,集中加重倉,加上行情配合是能夠短時間內快速上漲的重要原因。
相形之下,林英睿的另外三隻基金也採取了相似的策略,但由於根據基金合同要求,無法投資港股,雖然業績也不錯,但無法在“風起”時有廣發價值領先那樣的爆發力。
策略不同,天差地別
另一種情況,則是基金經理在選股和資產配置方面採取了差異化策略,比如今年同樣在主動權益類基金業績排名中名列前茅的崔宸龍,他的四隻在管基金,兩隻“上天”,兩隻“入地”,差異分外鮮明。
前海開源公用事業與前海開源新經濟年內收益90%左右,幾近翻倍;而前海開源滬港深智慧與前海開源滬港深非週期至今虧損,規模已到了迷你基的程度。
如果從二季度末十大重倉股來看,兩隻績優基金中,僅前海開源公用事業第一大重倉股比亞迪股份為港股,其它十九個名額全給了A股配置。
而兩隻“績差”基金二季度末前十大重倉股中,前海開源滬港深智慧有四隻港股持倉,前海開源滬港深非週期則多達九隻。在三季度以來港股的疲弱走勢之下,業績不佳並不令人意外。
難道也是因為投資範圍限定不同?可從基金合同來看,似乎並不是這樣。
目前崔宸龍在管的四隻基金中,前海開源新經濟不能投資港股,前海開源滬港深非週期要求港股通標的股比例“不低於非現金基金資產的80%”,基本為純港股基金。
處於相對模糊地帶的是前海開源公用事業和前海開源滬港深智慧:前者對於港股持倉比例的限定是“不得超過股票資產的50%”;後者則是寬鬆的“佔基金資產的0-95%”,幾乎等於沒有限制。
從行業配置來看,前海開源滬港深智慧主投智慧生活主題,“挖掘‘互聯網+’全面滲透和居民消費結構升級過程中的投資機會”,按目前公募基金市場對於基金合同投資範圍要求的“特殊處理”,並不難規避。從實際的持倉來看,該基金確實足夠“消費升級”,卻少有“互聯網+”,四隻港股持倉全部為醫藥股,A股持倉則是醫藥與化工為主。
而崔宸龍年內業績最好的前海開源公用事業則與今年榜單前列的主動權益類基金們一樣,“全面擁抱”新能源,倒也算是與“公用事業行業”相匹配。
當然,崔宸龍今年6月剛剛接任前海開源滬港深智慧基金經理,二季度末十大重倉股可能並沒有來得及做太多調整。但時至今日,已經9月,三季度都過去了三分之二,該基金的淨值走勢並沒有太大改觀,至少與蔡嵩松接手諾安創新驅動後短時間內的大幅調整不太一樣。
鑑於該基金管理規模跌破千萬已一年有餘,雖然崔宸龍這位“當紅”基金經理接任,但似乎並沒有採取有效措施來嘗試改變這一局面,“起死回生”遙遙無期,前景不容樂觀。
看人選基需要仔細甄別
綜上,同一基金經理同時管理的不同基金出現較大的淨值表現差異,原因很多,包括了投資標的不同、基金費率差異、基金經理投資策略的抉擇等。
此外,對於多位基金經理共管的產品,由於分工不同,負責輔助的基金經理,可能並不主導基金的選股和擇時,與其單獨管理的基金產品,也會在業績表現上產生的差異。
對於基民來説,在選擇產品的時候,這些因素都需要多多留心,並對其過往表現多做比較。
當然,也有基金經理“始終如一”,所有產品走勢幾乎全線步調一致的案例,比如趙詣,比如劉彥春。
業績好壞暫且不提,至少從投資者選基的角度來看,如果看好這類基金經理,那在具體產品選擇上可能難度較低——反正都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