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在2021年1月就放出風聲,重回A股,在科創板上市。科創板在2019年6月13日正式開板,目的是為了扶持新一代的高新技術產業,而聯想早就在1994年在香港上市,率先與國際資本接觸。
但是,聯想集團在PC行業是數一數二的,在全球是排得上名號的,如今想回A股,那本是歡迎啊,可是在一個工作日之後,聯想集團就放棄了申請書,創下了科創板歷史最短記錄的申請。
撥開層層迷霧,聯想也曾在商界風風火火,2004年收購了IBM的PC業務,成為了全球第三,可是自從這後,聯想就在併購的路上一去不復返。
2007年試圖收購歐洲第三大PC廠商;
2008年試圖收購巴西最大的PC廠商;
2009年收購美國的消費者技術公司;
2011年收購了日本的計算機巨頭NEC。
從這些收購中,可以看出聯想集團的動作,專心於PC業務,技術研發全靠收購,沒有技術研發的聯想還想登錄科創板?或許聯想集團對自己的定位不太準確吧。
本來聯想有自己的技術人才,倪光南。倪光南與柳傳志的10年聯手,給聯想剛成立的那10年創造了一個佳話,可是,隨着倪光南的離開,柳傳志謀劃“控制”聯想,把聯想經營成“大而不強”,背後沒有強硬的技術支持。
一、
聯想控股在1984年成立,聯想集團只是它名下的一個子公司。而聯想控股是有中科院出資成立,中科院有着百分百的控股權。
在柳傳志剛創業的那段時間,聯想的業務並不是順風順水,柳傳志也曾去街上擺地攤叫賣,直到倪光南的回國,才給聯想帶來了一絲希望。
倪光南加入了聯想之後,形成了柳傳志主外做生意,倪光南主內搞技術的局面,日後不久,聯想搞出了第一台萬元IT,還研發了第一台PC。
看着聯想集團的業務蒸蒸日上,倪光南更加醉心於技術研發,在他加入的10年間,一直在做技術研發,對公司的管理一概不過問,這就形成柳傳志在聯想有絕對的話語權。
1994年,聯想集團在香港上市,進一步奠定了柳傳志的地位,同時也是這在一年,聯想爆發了“柳倪之爭”,柳傳志想要做“貿”,倪光南心心念念想要研發出中國的第一片國產芯片,則是“技”。
這兩種不同的發展路線,決定了一家企業的未來,而在聯想內部,倪光南想要贏,何其難也,柳傳志在董事會上動情落淚,倪光南則心平氣和接受這一結果,自此,倪光南夢碎,出走聯想。
在南方華為堅持走“技工貿”路線,走出了一條完全不同的線路,至今兩家企業仍是被對比:與其坐而聯想,不如奮起華為。
二、
倪光南走後,聯想失去了技術的支撐,如今全球再起技術革新,聯想還是趕不上趟。
不過柳傳志在聯想內部的話語權再次被加固,就算是不聽話的刺頭孫宏斌,那也要親手送進監獄。
但對於柳傳志而言,聯想進入了下一個十年,第二個十年期間,柳傳志一邊發展企業,一邊千方百計把聯想摘掉“國字帽”。
2000年,聯想改制,職工持股會獲得了35%的股權,中科院僅剩下65%的控股權。這一年,IBM向聯想伸出橄欖枝,尋求聯想集團與其PC業務合併,但是遇上改制,此事也就沒有下文。
但是全球個人計算機業務的飽和,讓這一次併購有了轉機,在2001年到2003年期間,聯想在PC業務遇到了困難,倉庫裏堆積着舊貨,同時開發的新產品也在市場上沒有反響,業績下滑的危機迅速襲來。
為了尋求突破的機會,聯想接觸IBM,在高盛的主導下,兩家巨頭經過長時間的談判,在2004年12月8日確定,聯想集團用17.5億美元併購IBM的PC業務,接手其240個銷售渠道,以及5年的冠名權。
聯想的這次收購案被稱之為“蛇吞象”,但誰是蛇?IBM是蛇,聯想是象,那17.5億中,包含了聯想集團19%的股權,換言之,聯想集團走向海外,變成了給巨頭打工賺錢。
這次聲勢浩大的收購案在2005年最終敲定,聯想集團的PC業務盤活了,柳傳志開始謀劃把聯想變成民營,自己掌握不可動搖的話語權。
2009年,聯想再次改制,由柳傳志的好友盧志強買下29%的股權,中科院手中的股權再次被削,佔36%。這樣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但是這次股權交易是否公平?
在2011年,盧志強藉口收益不足,把8.9%的股權轉賣給柳傳志團隊,進而柳傳志團隊變成了聯想最大股東,柳傳志成了聯想真正的決定者、掌控者。
三、
2012年,柳傳志退休了,他要是想學華為一樣靜下心來搞技術研發,那也是有心無力了,而聯想在柳傳志的手中,從當一的IT業務,如今成為了多元化企業,業務五花八門,但就是跟技術研發沒有半點關係。
回頭看下聯想的起步,可以説沒有倪光南就沒有聯想,在聯想陷入至暗時刻,是倪光南這道曙光,給了聯想一線生機。
但商業競爭如同打戰,堡壘往往是從內部被攻破的,柳傳志為了不被踢出局,開啓了長達17年“摘帽”之旅,從踢走骨幹人員,培養聽話的人,再到中科院全資控股運作成自己成為大股東。
精心於“貿”的聯想,一開始就註定了其企業基因;精心於“貿”的柳傳志,一開始就決定了聯想的走向。
所以,隨着時間的檢驗,柳傳志的形象來了個180度大轉身,而當初那個寂寂無名的華為,至今則成為了高新技術的中堅力量,並且還是通信領域的領頭羊。
所以,聯想集團創下最短科創板的記錄不意外,沒有技術壁壘的聯想集團,登上了全球PC業務的第一,背後撐腰的,是資本,而不是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