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此時此刻“降準”?——“收短放長”必須講求藝術

  《中國經濟週刊》首席評論員 鈕文新

  2021年12月15日,金融機構加權平均的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將從8.9%降至8.4%,正所謂降準0.5個百分點。其中,不含已執行5%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為什麼?按照央行的説法,為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促進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此次降準,將減少銀行150億元資金成本,釋放1.2萬億元長期基礎貨幣。

  

  央行表示:本次下調後,中國人民銀行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堅持穩字當頭,不搞大水漫灌,兼顧內外平衡,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加強跨週期調節,統籌做好今明兩年宏觀政策銜接,支持中小企業、綠色發展、科技創新,為高質量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這當中的每一句都有內涵,比如“堅持穩字當頭,不搞大水漫灌,兼顧內外平衡,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這就預示着本次“降準”並非單向投放基礎貨幣,而是在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的前提下,更多實施“收短放長”的對沖操作。據統計,12月份將有9500億元的一年期流動性便利(MLF)到期,所以可以預計,1.2萬億元無期限基礎貨幣釋放,其中該有9500億元將用於對沖MLF到期,而真實數量投放最多2500億元。

  實際上,用一年期的MLF投放對沖7天期、14天期等短期逆回購的操作,這是“收短放長”操作;用無期限的降準資金對沖一年期MLF,同樣屬於“收短放長”操作。但需要注意到,“收短放長”本身也是貨幣寬鬆的一種手段。按照常識,1元長期基礎貨幣釋放,至少可以減少銀行4到5元的短期債務需求,從而相應減低銀行資金的緊張程度。

  正因如此,《中國經濟週刊》不僅是最早提出央行貨幣操作應當“收短放長”,而且始終堅持。原因是:實體經濟需要的是長期資本,而非短期流動性。所以,必須扭轉中國金融短期化趨勢,增強金融市場更多生成長期資本的能力,這是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本質要求。從現實情況看,目前央行已經注意到金融期限的重要意義,所以從去年到現在的幾次降準,都在同時強調性説明:降準釋放長期資金,可以補充銀行長期資金等。

  但是,貨幣操作畢竟是個講究藝術的過程,而絕非簡單的數學過程。

  第一,有些人把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和超額存款準備金率混為一談。其原因是:兩類存款準備金都是商業銀行在央行的存款。所以,美國的“大量超額存準+少量法定存準”和中國“大量法定存準+少量超額存準”一樣,總體數量大致相當,於是認為:中國法定存款準備金率並不高。真是這樣?其實,這類認知存在偏差。常識告訴我們,超額存準比例越高,市場認為貨幣越松;而法定存準比例越高,市場認為貨幣越緊。這就是説,同樣規模的法定存準率和超額存準率,市場對貨幣鬆緊的認識截然相反。

  第二, “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的提法,也要結合具體情況來考慮。試問:難道GDP名義增速僅為1%,貨幣政策也要與之匹配即可?難道不應當主動放寬貨幣供給以拉動經濟需求的增長?我們贊同“正常貨幣政策也是一種寶貴資源”的提法,但這個寶貴資源是用來更好實施宏觀調控的,這才是寶貴資源的意義所在。

  第三,“收短放長”的操作,既要注重“放長”的節奏和數量,同時更要注重“收短”的節奏和數量。絕不能“少量放長、過量收短”,這樣會嚴重對沖政策效果。而過去我們是否存在這樣的問題?

  儘管如此,大方向上的“收短放長”是正確的。它有利於中國資本市場健康發育,有利於科技創新企業獲得資本支持,有利於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33 字。

轉載請註明: 為什麼此時此刻“降準”?——“收短放長”必須講求藝術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