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八大機構論市:政策誤讀再次擴散 風險釋放近尾聲

由 郎文芬 發佈於 財經

  本週滬指下跌2.53%,下週A股將如何運行?我們彙總了各大機構的最新投資策略,供投資者參考。

  中信證券:政策誤讀再次擴散 風險釋放漸近尾聲

  投資者對政策的誤讀再次擴散,需要時間修正,內外部經濟預期階段性走弱,預計三季度是國內宏觀經濟的年內低點,市場流動性依舊維持緊平衡,政策和經濟前景的分歧造成投資者行為紊亂,市場風險釋放已接近尾聲,堅持均衡配置,逐步左側佈局。首先,近期投資者對政策的誤讀再次擴散,焦慮心理相互影響並放大市場波動,但我們認為共同富裕的國策方針以及未來相應的政策配套並不會傷害市場化商業邏輯,防範金融風險的政策基調下局部信用風險的影響也可控,投資者仍需等待更多信號來糾偏政策誤讀。其次,海外Delta疫情影響下投資者對全球經濟復甦前景更加悲觀,國內短期經濟壓力有所加大,預計政策調整將驅動經濟在四季度企穩回升。最後,8月市場層面依舊存在機構資金的淨流出壓力,投資者行為仍處於紊亂狀態,估值體系重建需要時間。配置上依舊建議在成長製造和價值間保持均衡,成長製造板塊內部高位切低位,並逐步左側佈局部分高景氣的消費醫藥細分行業,適當參與金融板塊估值修復。

  海通策略:市場從獨樂樂走向眾樂樂 股市後半場望更精彩

  統計顯示,滬深300每年至少一次15%以上行情,今年宏觀背景類似2010年,股市後半場望更精彩。上市公司ROE望繼續回升至22Q1,市場估值水平和情緒指標尚可,本輪牛市尚未走完。市場從獨樂樂走向眾樂樂,兼顧智能製造和傳統中下游製造,並注意窪地行業,如券商等。

  中金A股策略:增長預期重設 淡化指數預期

  目前增長下行趨勢也正在得到更廣泛預期,大部分商品價格下行趨勢進一步延續。綜合國內最新形勢,市場可能要逐步重設下半年及明年的增長預期,在外圍政策退出預期強化、中國增速趨降和產業監管政策擔憂的背景下,可能要淡化對權益指數的整體預期,但考慮市場整體估值不高,指數下行空間可能也有限。結構層面上,增長預期重設意味着宏觀政策可能延續穩中趨松,配置上我們認為可以進一步減配強週期板塊,市場風格或仍會“偏向成長”。

  國君策略:衝擊再而衰 市場回温可待

  風險衝擊再而衰,市場回温可待。國君策略於8月8日提出“卸下包袱,再次起跑”,認為無需過分擔憂政策風險或信用風險,卸掉包袱後應更樂觀看待寬鬆節奏,我們維持觀點不變。本週市場對政策風險擴散的擔憂再起,但市場在經歷7月底的衝擊後已逐漸重構與完善風險預期,本輪調整幅度明顯收窄,風險衝擊影響再而衰。信用風險方面,週二中央財經會議再提“統籌做好重大金融風險防範化解工作”,我們認為未來防範化解信用風險將更注意節奏和力度,疊加市場的學習效應未來衝擊有限。風險預期可控下,更應樂觀看待分母端的寬鬆節奏。8月LPR未動但MLF僅縮量1000億,當前政策“穩”中偏寬。往後看隨着四季度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以及流動性缺口邊際擴大,降準、“不對稱”LPR降息均存可能,寬鬆節奏有望超預期。

  華西策略:寧組合等高景氣成長是配置主線

  “寧組合”等高景氣成長仍是配置主線。在海內外政策走向不確定的擔憂下,近期市場風險偏好有所調降,但目前A股整體估值合理,並在短期調整中釋放了情緒面及籌碼集中的風險,隨着不確定因素的落地,市場將有望逐步走出磨底期。後續決定市場風格的核心因素仍在於盈利的相對優勢。具體來看,消費板塊近期估值持續調降,更確定的信號還需等待基本面拐點後,市場重拾共識;政策“跨週期調節”的框架下,當前政策更多是“託而不舉”,對傳統基建(順週期)的提振可能會慢一些。從中報預告來看,成長賽道的景氣度難以證偽,後市仍是重點配置方向。

  開源策略:“舊”局已破 待開新局

  市場結構需要重建,投資者短期仍應規避擁擠之處。短期佔優組合我們推薦以基本面上行&估值安全為兩大考量:鋼鐵、房地產船舶製造、鋁、建築和公用事業和焦煤。價值迴歸之年,長期佈局方向始終明確,可以在短期波動中實現上行的三條主線是:第一是能源轉型中的傳統行業毛利率的改善:有色(銅、鋁)、煤炭、化工(純鹼、化纖)、鋼鐵;第二是在已經具有較高估值修復空間,同時基本面出現了積極變化的:房地產銀行、建築;第三是部分現實左側但預期右側的品種,主要集中於工程機械、建材等。

  國盛策略:內外利空引發風險資產普調

  A股普遍下跌,大金融和科技風格佔優。科創50和中證1000表現相對佔優,周度漲跌幅分別為-1.53%和-2.28%。風格絕對錶現來看,大金融和科技、小盤、低市盈率和虧損股佔優。風格相對錶現來看,超小市值、小市值、成長相對市場表現均佔優。

  興證策略:科創50最為抗跌 科創長牛方興未艾

  8月份A股市場處於震盪顛簸期。前期漲幅過大、預期過高、交易過度擁擠的賽道股已經如期補跌,金融地產等低估值低成長傳統產業板塊出現補漲或修復,但是,基於中期基本面判斷,系統性的風格切換很難出現,科創成長方興未艾。建議趁顛簸期,繼續掘金市場關注度不足的科創“小巨人”。投資策略:建議以長打短、大智若愚,趁短期行情震盪而優化持倉組合,逢低耐心佈局優質成長股。不建議在悲觀恐慌情緒下降低倉位。配置層面:成長依然是推薦的核心主線,但是更關注性價比,更關注賠率更好的方向與個股。

(文章來源:東方財富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