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儲龍頭兆易創新,憑什麼備受私募大佬葛衞東鍾愛?
【閲讀提示:本週推出“芯片”專題,八篇文章講透芯片板塊,歡迎持續關注。下週將推出“投資常識”專題,敬請期待。】
一直以來,私募大佬們的一舉一動都備受市場關注。
2020年6月,有媒體報道,著名的私募大佬葛衞東大舉買入兆易創新的736萬股股票,金額高達15億元。消息一出,芯片股立刻迎來了沸騰。
不過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早在2018年年中,葛衞東就已經是兆易創新的十大流通股東之一了,彼時兆易創新的股價不過60元左右;隨後,兆易創新股價持續上漲,而葛衞東非但沒有選擇逢高落袋,反而一路加倉,着實令人稱奇。
兆易創新究竟是怎樣一家公司?我們不妨從頭説起。
1
北京兆易創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5年4月,是國內首家專業從事存儲器及相關芯片設計的集成電路設計公司。
公司核心管理團隊曾在硅谷、韓國等地著名存儲器公司工作多年,有着豐富的研發及管理經驗,帶領團隊研發出國內第一顆靜態存儲器及IP技術、2008年第一顆 Serial Flash產品及第一款 GigaROM 產品,打破了國外的壟斷,填補了國內的空白。2010、2011、2012年三年,公司蟬聯“中國芯”最佳市場表現獎,併成為了行業中備受矚目的高新企業。隨後,公司又不斷拓展業務邊界,由存儲逐步向控制、指紋識別等領域滲透,並於2016年8月在上交所上市。
經過多年的積累和探索,兆易創新已成長為國內存儲芯片產業龍頭,以及領先的閃存芯片設計公司,在上海、合肥、香港設有全球子公司,在深圳設有分公司,在中國台灣設有辦事處,在韓國、美國、日本等地通過產品分銷商提供服務,業務已遍及全球。
目前,公司主要形成了三大系列的業務矩陣,分別為存儲芯片、微控制器(MicroControl Unit,簡稱MCU)、智能人機交互傳感器芯片及整體解決方案,三大業務線協同發展,產品廣泛應用於消費電子、汽車電子、物聯網終端、移動終端和工業控制設備等多個領域。
具體而言:
存儲芯片方面,除了公司現有的NOR Flash和SLC NAND之外,公司還在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進行了深度佈局,通過投資合肥常新項目與積極開展自研的方式,於2020年開始銷售,實現了國內廠商在DRAM存儲芯片領域的突破。
MCU方面,公司是國內最大的通用MCU供應商,其採用的ARM Cortex系列內核的MCU產品廣泛應用於各個領域,2020年銷售接近2億顆。
傳感器方面,公司於2019年5月完成了對思立微的收購,而思立微的主營產品正是指紋芯與觸控芯片產品,補齊了公司人機交互傳感器技術和產品的空缺,並加快進入物聯網及汽車電子等增量市場。
從業績上看,公司近幾年發展勢頭極其迅猛,2018~2020年分別實現營收22.5億元、32.0億元和45.0億元,分別實現歸母淨利潤4.1億元、6.1億元、8.8億元,兩項核心指標僅用2年時間就雙雙做到了翻倍。特別是2020年受疫情影響,整個半導體行業景氣度下行,兆易創新卻逆勢實現同比超過40%的增長幅度,令人驚歎。從利潤率上看,公司過去三年保持了相對穩定的狀態,2018~2020年毛利率穩定在37%~40%,淨利率則保持在18%~20%的增長區間內。
結構上看,公司三大業務均有貢獻,其中存存儲芯片一直都是公司營收的絕對貢獻主力,近年來佔比穩定在70%以上,這主要是受益於TWS耳機、5G基站、OLED屏幕快速普及,使得公司的NOR Flash迎來量價齊升,2018~2020年分別實現了18.4億元、25.6億元和32.8億元的收入。此外,公司的MCU產品線日益拓寬,傳感器業務也在穩步成長,為公司的發展不斷注入新的動力。
得益於優秀的基本面,兆易創新在資本市場的表現亦是不俗,ROE常年保持在15%~30%的高區間內。今年3月中旬以來,公司股價由104元左右一路上漲,最高時甚至超過了235元,漲幅高達126%。正因如此,私募大佬葛衞東才能如此看好兆易創新,並在此前公司股價劇烈調整時堅定持有並一再加倉,最終獲得了豐厚的投資回報。
至此,兆易創新的輪廓已大體勾勒完畢。
2
總結起來,兆易創新的護城河體現在四大方面:
其一,強勁的研發實力。
芯片和集成電路行業是典型的技術密集型行業,不斷推出和儲備符合市場需求的創新型產品是業內所有公司可持續發展的根本所在。兆易創新一直都高度重視自主創新,並始終保持高水平的研發投入,以此來確保技術產品的先進性。
數據顯示,2016~2020年,兆易創新研發支出由1.02億元增加到5.41億元,年均複合增速高達51.76%,顯著優於旺宏、華邦電等競爭對手;研發支出佔總營收的比重也由6.85%升至12.03%。公司的研發人員佔比常年保持在50%以上,研發團隊帶頭人皆擁有良好的產業背景,具備豐富的集成電路設計研發經驗,為公司產品和技術的不斷突破提供了有力支撐,並有力地推動了公司的業績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還積累了大量的知識產權專利。截止2020年底,公司已獲得700項授權專利,其中包含656項中國專利、27項美國專利和9項歐洲國家專利。2020年共申請了67項國內外專利,新獲得112項專利授權。此外,公司還擁有92項商標、20項集成電路布圖、30項軟件著作權以及11項非軟件的版權登記,在行業處於領先地位。
其二,獨特的輕資產經營模式。
兆易創新自成立起就實行Fabless運營模式,即:將晶圓製造、封裝和測試等環節外包給專業的廠商,自己則專注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並體現核心技術含量的研發和設計環節,以及控制銷售渠道、客户資源及品牌的銷售服務環節。這一模式的優勢在於資產較輕,初始投資規模較小,便於公司降低企業運行費用,避免投入鉅額資金建設工廠,充分體現專業化優勢,繼而聚焦設計和銷售環節,不斷提高核心競爭力。
其三,完整的產業鏈佈局。
兆易創新積極拓展產業鏈上下游合作機會,並已經形成了完整的佈局。目前,公司主要的上游供應商包括中芯國際、上海華力微電子、聯華電子等國際一流大廠。其中,中芯國際為公司第一大供應商,公司同中芯國際簽訂了12億元購買合約,並於2017年底戰略入股中芯國際。除了加強與原合作伙伴的合作範圍及深度之外,公司還積極與台積電展開合作,以求進一步解決產能問題。而在下游方面,公司主要客户包括三星、華為、蘋果等國際知名品牌,以此確保了市場需求的持續旺盛。
其四,貼近半導體產業中心的地緣優勢。
近些年,我國半導體產業已獲得長足發展。在閃存芯片生產或封測領域,中芯國際、華潤上華、日月光等知名廠商在國內均建有生產線。同時,我國作為全球電子產品重要的製造基地,全球絕大部分電子產品從元器件到成品,其生產、採購、組裝、交貨、服務支持均在我國完成,這為國內芯片設計企業提供了充分的市場空間。
兆易創新作為我國業內領先的科技公司,不僅積累了大量優質客户資源,在產品質量、交貨速度、個性化支持、售後服務等方面也得到了客户們的充分認可,並在部分領域逐漸建立起品牌價值。同時,公司在地緣位置上也更貼近半導體產業中心,既可以獲取穩定優質的產能、確保更短的交貨時間,又能利用既有的高素質研發人才和便利的下游市場,繼而獲取有利的競爭地位。
3
兆易創新的前景無疑是令人期待的。
放眼當下,伴隨着智能終端的快速發展,以及物聯網、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推動,作為核心環節的半導體重要性愈發凸顯,行業整體需求也水漲船高。縱然是有疫情等不利因素的影響,但行業依然在穩步壯大。按照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協會WSTS的統計,2013~2020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由2518億美元增至4404億美元,年均增速高達8.3%,行業景氣度高漲。
在半導體產業當中,作為數據存儲重要載體的存儲芯片可謂是極為重要的一環,應用範圍廣、市場佔比高,2020年約佔到整個半導體行業銷售額的近30%。而且隨着通訊技術升級,數據存儲需求越來越大,存儲芯片在半導體行業中的重要性勢必將會只增不減。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斷電後存儲的信息是否保留,存儲芯片可以分為易失性存儲芯片與非易失性存儲芯片;其中易失性存儲芯片的代表性產品有 DRAM和SRAM,非易失性存儲芯片則是以NAND Flash和NOR Flash為主流。比起DRAM和SRAM,NAND Flash可以實現大容量存儲、高寫入和擦除速度,具有更長的壽命,可應用於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固態硬盤、服務器等大容量數據存儲;NOR Flash則具備隨機存儲、可靠性強、讀取速度快等特性,在中低容量應用時具備性能和成本上的優勢。因此,市場對於NAND Flash和NOR Flash的需求正呈高速增長之勢。
這些恰恰是兆易創新的優勢所在——作為行業領先的存儲公司,兆易創新深耕NOR Flash多年,在技術和製程層面不斷實現突破;同時公司還擁有NAND Flash業務,主要聚焦於SLC NAND Flash,產品在移動設備、機頂盒、數據卡、電視等領域已經得到廣泛應用。
不僅存儲芯片,市場對於MCU的需求同樣旺盛,尤其是在製造業轉型升級的大趨勢下,汽車電子、消費電子、工控、醫療、計算機等關鍵領域都將是MCU應用的主陣地。而對於兆易創新來説,在通用MCU領域一直都保持技術和產品上的領先地位,並且公司也在積極佈局超低功耗、傳統車身控制、新能源車新應用、高性能工業控制、多媒體控制等MCU市場,量產之日已不再遙遠。
在“國產替代”不斷提速的背景下,未來兆易創新正迎來良好的發展契機,這也賦予了公司更大的投資價值和想象空間,值得投資者中長期持有。
目前來看,兆易創新的市盈率分位值和市淨率分位值分別為18.98%和23.9%,均處在2019年以來的較低位置,具備較為充分的安全邊際;而2021年以來,公司展現出良好的高成長性,PEG目前也處在合理區間。建議各位投資者逢低買入,逢高去分批落袋,或許能收穫不錯的投資回報。
【注: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在任何情況下,本訂閲號所載信息或所表述意見僅為觀點交流,並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本文由“蘇寧金融研究院”原創,作者為蘇寧金融研究院消費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付一夫、實習生陳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