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看待A股市場震盪

春節後A股市場並沒有迎來預期中的上漲,相反市場進入了調整行情。其中一個令人矚目的現象是由於部分白馬股股價調整幅度較大,帶動股指出現大幅調整。部分白馬股回撤幅度一度超過40%,貴州茅台股價也從最高位下跌。上證指數從前期高點3731點下跌到最低3328點,跌幅較大。

短短一個月,這些白馬股從“香餑餑”變成了“燙手的山芋”,演繹了一場過山車行情,出乎很多投資者的意料。究竟應該如何看待和理解這種現象?筆者認為,可以從價值迴歸、預期變化、核心競爭力和心理因素等方面找到答案。

一是價值迴歸。關於價值和價格之間的關係,馬克思有過經典的描述:價值決定價格,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尤金·法瑪也認為,資本市場短期波動不可避免,造成價格偏離價值,但從長期來看,資本市場是有效的。白馬股由於強大的品牌效應和優良的盈利能力,受到投資者的青睞本是水到渠成、順理成章的事情,但如果在一段時間內由於投資者形成共識不斷推高股價,則容易使價格短期內大幅偏離價值,從而產生價格泡沫。一旦有先知先覺的投資者開始撤離,極易誘發股價下跌,股價下跌又會造成基金淨值減少,基民贖回意願和行動增多,造成股價繼續大幅下跌。如貴州茅台是市場公認的白馬股,但其股價達到最高2627.88元時對應的PE高達72倍,讓人“感覺高處不勝寒”。

二是預期變化。由於經濟、社會環境等因素的變化,某些行業獲得了快速發展機會。這些行業裏的“佼佼者”抓住難得機遇,順勢而為,在短時間內業務快速擴張,業績大幅提升,股價一飛沖天。比如受益於新冠肺炎疫情的英科醫療,其股價則從2020年年初的10元左右上漲到2021年初的299.99元,漲幅接近30倍。但自2021年年初以來,由於疫苗研發的進展,全球疫情得到初步有效控制,市場對公司的主要產品醫用手套等的需求預期發生了變化,認為公司過去的高增長在未來難以為繼。英科醫療的股價也步入下降通道,股價出現大幅調整。

三是核心競爭力。企業價值的大小最終取決於核心競爭力的強弱。在全球分工不斷細化的背景下,很多企業成為產業鏈條上的重要一環。這些企業主要為產業鏈上游的核心企業生產產品和提供服務。客觀而言,這些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並不穩固,一旦上游企業有風吹草動,這些企業的業務、收入和利潤將受到波及,從而影響股價。

四是心理因素。發端於心理學的行為金融學認為,人的行為受到諸多因素影響,特別是心理活動的影響,人即便是理性的,其理性也是有限的。在資本市場中由於“羊羣效應”的存在,個人的心理容易受到他人影響而做出錯誤決策。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羅伯特·席勒在其經典著作《非理性繁榮》中對此進行了生動描述。一般而言,公司的基本面在短期內不會出現根本性變化,但投資者由於心理波動和情緒變化導致在不同時間對同樣的公司做出完全相反的判斷。人們的是非判斷往往大於事實判斷,因此導致股價很多時候都不能反映內在價值。這也印證了巴菲特的那句名言:“別人恐懼的時候我貪婪,別人貪婪的時候我恐懼。”

筆者認為,那些真正的白馬股憑藉其信譽卓著的品牌、精細優質的產品和服務構築了又寬又深的“護城河”,在經歷時間的考驗後將迸發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終將穿越牛熊,給堅定的投資者帶來持續穩定的回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19 字。

轉載請註明: 多角度看待A股市場震盪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