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阿里、聯想押注,3位劍橋校友搞出一個IPO

由 巫馬言 發佈於 財經

來源 | 投資家(ID:touzijias)作者 | 趙思蕊

又一家AI獨角獸企業啓動了IPO按鈕。


投資家網獲悉,近日,思必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思必馳”)向科創板遞交IPO申請已獲受理,公司擬募集資金10.33億元,中信證券擔任保薦機構。


在思必馳衝刺科創板IPO的背後,是3位劍橋校友的創業故事。而在思必馳的成長過程中,還獲得來自阿里、聯想等明星機構的資本支持。


不過,與眾多AI企業類似,思必馳目前尚未實現盈利,過去三年間累計虧損超8億。繼競爭者傳神語聯第二次闖關科創板IPO折戟之後,思必馳能否如願登陸資本市場?





思必馳成立於2007年,是一家對話式人工智能平台型企業,基於其自主研發的新一代對話式人機交互平台和人工智能語音芯片,圍繞“雲+芯”進行佈局,提供軟硬件結合的人工智能技術與產品服務,實現普適的智能人機信息交互。


目前,公司基於自主研發的全鏈路智能對話系統定製開發平台和人工智能語音芯片,在智能家電、智能汽車、消費電子等物聯網智能終端領域,以及政企類客户為主的金融服務、交通物流、地產酒店、政務民生、醫療健康等領域,提供智能人機交互軟件產品、軟硬一體化人工智能產品以及對話式人工智能技術服務。


憑藉專業的AI技術,思必馳的“朋友圈”不斷擴容。在智能家電領域,公司與海信、華為、美的、長虹、天貓等客户達成深度合作;在智能汽車領域,公司的客户涵蓋上汽、北汽、理想、小鵬、哪吒等造車實力派;在消費電子領域,公司客户包括OPPO、小天才、優學派、紐曼等行業頭部企業;在生產、生活和社會治理領域,公司的產品方案助力中國移動、順豐快遞、廣州地鐵、重慶農商行、江蘇網進等企業開展業務智能化升級,實現降本增效。


招股書顯示,2019年至2021年,思必馳的營收分別為1.15億元、2.37億元、3.07億元,營收復合增長率達到 63.71%,持續保持高速增長。


然而,與眾多AI企業類似,思必馳目前尚未實現盈利。報告期內,公司淨虧損分別為2.83億元、2.15億元、3.35億元,過去三年間淨虧損累計達8.33億元。



思必馳表示,虧損的主要原因,是公司持續增大對技術研發及市場拓展的投入,導致存在較大的累計未彌補虧損。公司強調,若未來面臨市場激烈競爭出現產品價格下降、研發投入持續增加導致成果不及預期等不利情況,可能導致思必馳短期將無法盈利,虧損將持續擴大。


與之相對應的,2019年至2021年,思必馳的研發費用分別為1.99億元、2.04億元和2.87億元,佔當期營收比例分別為173.35%、86.26%和93.25%截至2021年12月,公司研發人員為720人,佔全體僱員的73.4%。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旗下深聰半導體發起人之一,思必馳還擁有自研AI語音芯片能力。自2019年起,思必馳共發佈了自研的TH系列一代TH1520、二代TH2608專用語音芯片,主要應用於行車記錄儀、智能家電、智能汽車、消費電子等領域。


目前,思必馳TH一代系列已經大規模量產,既可以直接對外銷售,也可以自用於公司模組和整機類產品,而二代TH2608芯片由中芯國際代工,現已完成樣片流片和點亮驗證。此外,針對智能小家電等領域,公司還推出了低成本、低功耗的YT系列及AD系列AI語音芯片。


通過本次IPO,思必馳擬募集資金10.33億元,其中3.12億元用於全鏈路對話式AI平台建設及行業應用解決方案項目,2.02億元用於面向物聯網的智能終端建設項目,2.18億元用於研發中心建設項目,3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可以預見,即便上市之後,思必馳仍將繼續深耕AI領域。而根據IDC報告顯示,2021上半年,思必馳在中國AI語音語義市場排名第四。



在思必馳衝擊科創板IPO的背後,是3位劍橋校友的創業故事,他們分別是高始興、俞凱、林遠東,3人的履歷都稱得上光鮮奪目,很明顯這是一個高素質的創業團隊。


高始興出生於1976年,2002年畢業於東北大學,先後獲得複合材料學士學位以及計算機碩士學位,2006年畢業於劍橋大學,獲得技術政策專業碩士學位。


創業之前,高始興曾在東北大學擔任輔導員、團委科技部長等職務,還曾供職於東軟軟件。2006年起,高始興開始籌備並創立思必馳,現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俞凱出生於1976年,2002年畢業於清華大學自動化系,獲得自動化學士學位以及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碩士學位,2006 年畢業於劍橋大學工程系,獲得語音識別博士學位。


俞凱曾擔任劍橋大學工程系高級研究員,2012年3月至今擔任上海交通大學計算機系特別研究員及教授。俞凱於2007年11月加入思必馳,現任公司董事、首席科學家。


林遠東出生於1979年,2002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獲得學士學位,2004年畢業於劍橋大學,獲得碩士學位。


林遠東曾任職於英國國家標準局,2007年至2015年參與思必馳的創辦並擔任口語教育事業部負責人,2014年起擔任馳聲科技總經理,2015年6月馳聲科技被網龍網絡全資收購。目前,林遠東擔任馳聲科技總經理、網龍網絡副總裁。


當3位劍橋校友湊到一起,便有了思必馳的故事。思必馳於2007年成立於英國劍橋,第二年回國落地。當時國內移動互聯網浪潮尚未興起,AI應用更是遙不可及。


值得注意的是,彼時在智能語音語言領域已經有蘋果、谷歌、微軟、亞馬遜等海外巨頭扎堆佈局,國內市場還有科大訊飛一家獨大,思必馳的生存環境並不樂觀。


但思必馳的創始團隊篤信語音交互的力量,公司從創立之初就聚焦智能語音語言領域,也經歷過一段異常艱難的轉型期。


起初思必馳將商業化落地的場景定位在對外漢語專業,後因賽道太窄將業務轉向國內英語市場,切換到教育領域繼續尋找商業化落地機會。


2011年蘋果發佈了Siri,同年智能手機出貨量超越傳統手機,高始興從中嗅到商機,遂將教育板塊剝離出去,單獨成立了馳聲科技,思必馳轉而聚焦智能硬件領域。


思必馳曾嘗試走一條與芯片公司合作的發展道路,但因對技術泄露與數據安全存在擔憂,讓雙方合作難以邁出實質步伐。儘管AI技術研發很燒錢,思必馳還是決定親自下場做芯片,於2018年成立了更為燒錢的深聰半導體,打造“算法+芯片”一體化的整體解決方案。


前沿技術創業向來是九死一生,思必馳雖然踩中了市場風口,但面對的是一個充滿未知的全新產業,機遇與挑戰如影隨行。最艱難時,思必馳入不敷出,高始興為公司抵押過三次房子。


回憶起那段艱難歲月,高始興坦言:“在早期我們是拿着錘子找釘子,拼命找客户,讓客户把人工智能技術用上去,客户都是半推半就,而且場景有限。”


隨着AI技術實力提升,思必馳的“朋友圈”持續擴容。2021年平安夜,在簽下一筆大額訂單後,高始興在項目羣裏發了句話:兩杯扎啤下肚,一杯敬百折不撓不言棄,今天的我們;一杯敬遇到困難依然不言棄,明天的我們。


如今,思必馳正式衝擊科創板IPO,倘若公司本次順利登陸資本市場,曾經攜手創業的3位劍橋校友將收穫一個IPO,同時實現個人財富的大幅增長。



在思必馳成長壯大的過程中,也離不開各路資本的支持。


在高始興為思必馳抵押房子的同時,也開始思考融資之路。2012年,思必馳首次接觸資本,拿到了來自荷塘創投、聯想之星的上千萬A輪融資。


伴隨AI商業化價值持續獲得外界認可,思必馳的融資之路越走越順。截至IPO前夕,思必馳累計完成7輪融資,融資總金額超10億元。


給予思必馳資金支持的是一個星光熠熠的投資團隊,成員包括聯想之星、阿里巴巴、富士康、聯發科、深創投、北汽產業投資、元禾控股、美的集團、中信證券等知名企業與資本。



招股書顯示,IPO後,達孜積慧持股為12.7647%,阿里網絡持股為11.8974%,為公司最大的機構股東,高始興持股為10.3754%,俞凱持股為7.1628%,啓迪創新持股為5.1735%,蘇州聯想之星持股為4.6933%,林遠東持股為2.7916%。


其中,高始興、俞凱、林遠東和達孜積慧已簽訂一致行動協議,林遠東和達孜積慧分別持有公司3.1019%和14.1833%的股份;因此高始興和俞凱合計控制公司36.7726%的股份。


長期以來,因研發投入大、商業化落地難,AI公司被外界貼上“盈利難”、“高虧損”等標籤,思必馳也不例外。


思必馳在招股書中坦言,要將人工智能技術與行業知識、具體需求相結合,就要跨越每個環節涉及的轉換“鴻溝”,才能使得人工智能真正地促進產業發展和生產力提升。


眼下,思必馳正駛入深水區,一方面需要在場景端進行商業化拓展,另一方面仍需在技術領域繼續投入,以適應複雜場景需求。通過IPO融資“補血”,不失為一計良策。


需要指出的是,過去數年人工智能是一級市場的投資熱門,但隨着市場水位下降,投資者開始理性看待人工智能,人工智能跌落神壇,甚至出現一二級市場估值倒掛的現象。


以聲名顯赫的“AI四小龍”為例,曾頂着“AI第一股”光環登陸港股的商湯科技,當前股價距上市之初的最高價跌超70%,公司總市值也從巔峯期的3000億港元降至700億港元。



再看“AI四小龍”陣營的其他3位成員,雲從科技雖搶先登陸科創板,但募資金額相比原計劃砍半;曠視科技仍處於科創板註冊狀態;依圖科技則暫停IPO事宜。


此外,思必馳的競爭者傳神語聯近期第二次闖關科創板IPO折戟,而其另一位競爭者雲知聲已經放棄A股轉向港股,最快將於2023年前再次衝刺IPO


這一樁樁一件件的背後,無不預示着國內AI大環境的轉變,站在科創板大門口的思必馳,能否順利邁過資本市場的門檻?恐怕還要打個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