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穩住別慌

由 司馬盼香 發佈於 財經

  【大咖在線互動直播:牛市來了嗎?風格切換了嗎?】

  國金證券首席策略李立峯(金麒麟分析師):下半年如何配置成長股和價值股

  方正證券首席策略胡國鵬:金融起舞,指數衝關

  光大證券首席策略謝超(金麒麟分析師):A股還能長牛嗎?

  申萬宏源證券首席策略王勝(金麒麟分析師)——風雨之後見彩虹

  華安基金蘇卿雲:乘風破浪的藍籌指數

  牛市風向標?證券板塊投資機會解析

  中信建投武超則:通信行業研究方法與趨勢前瞻

  博時基金:科創板寶藏半導體行業“黃金十年”可期?

  原標題:券商股大跌被套?穩住,別慌!中金説股市可能有翻倍空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作者:王媛媛

  連漲數日的券商股今日大跌。

  7月7日收盤,休閒服務以2.54%的跌幅領跌申萬28個行業,跌幅排在其後的便是非銀金融行業,日內下跌1.53%。

  休閒服務和非銀金融的下跌,主要因由前期上漲過多的免税概念股和券商股領跌。

  尤其是券商股,伴隨牛市預期以及資本市場改革帶來的政策推進,近幾個交易日急速上漲。瘋狂上漲的券商股帶動大金融板塊全面上漲,“萬年難漲”的銀行股紛紛出現漲停。物極必反,今日大金融板塊出現較大回調。

  昨晚央視新聞播報A股“牛市”來了,為市場個人投資者帶來較高預期。晚間,即有市場人士猜測,中央級媒體的報道,大概率宣告牛市的真正到來。

  今日早盤,開盤之初資金對券商板塊進行了誘多,隨後券商板塊一路下跌。券商ETF一改昨日漲停的勢頭,今日大跌4.55%。銀行板塊表現同樣慘淡。

  與此同時,仍有不少股民今日開盤即進入金融股,隨即被套牢。

  大金融板塊的大挫,引發不少投資者擔憂,尤其是被套牢的投資者,擔心牛市是否真的到來?接下來是否是震盪市?被套住的自己該割肉還是等待?

  有機構投資人士認為,現在來看,各項因素都指向牛市,市場對全面牛市的一致預期比較高,但前期券商股確實是漲得太快了,出現回調屬於正常。個人投資者如果有更好的機會,且追漲帶來的損失在可承受範圍內,可以考慮止損;但如果從這邊止損想去另一個板塊追漲,可能會帶來更大的虧損風險。

  儘管今日大金融板塊發生較大回調,但上證綜指仍然上漲0.37%,創業板指上漲2.44%。

  上述機構人士稱,前期免税概念股和券商、銀行股大漲的時候吸引了較多市場資金,導致不少其他行業的績優股都在下跌。隨着資金從大金融板塊的第一次退出,其他板塊個股將藉着利好消息出現股價抬升。但總體上,牛市的大邏輯沒有發生變化。

  中金公司近日發表觀點認為,中國的股市總市值相比當前可能有翻倍的空間,同時,券商具備領漲“老經濟”的長線邏輯。

  中金公司認為,券商可能繼續領漲“老經濟”板塊,值得重視。理由如下:

  (1)中國資本市場可能正在經歷新的大發展階段。中國資本市場受供需雙側因素驅動,估計未來5-10年中國證券化率從當前的60%左右提升至不同國際市場分佈的中位數100%附近,股市總市值相比當前可能有翻倍的空間:1)從基本面上看,中國的消費升級及產業升級趨勢可能仍在深化,支持新經濟板塊繼續大擴容;2)資本市場不斷改革與開放,特別是註冊制改革、對外開放等舉措,正在全方位改善股市生態,促進優勝劣汰、上量提質;3)雖然估值重估需要多方面因素配合,但市場整體估值進一步壓縮空間較小,未來股市及股指整體表現可能與盈利更加接近。

  (2)A股成交量均衡水平可能已經大幅上升。隨着A股自由流通市值的持續增長,按照同等換手率水平估算的成交量可能已經大幅高於幾年前,市場在目前相對歷史成交水平較高的成交量持續的時間可能比預期的要長。

  (3)居民家庭資產配置的拐點若隱若現。今年以來受股市賺錢效應及資金收益率整體低位等因素影響,公募基金股票類產品發行規模大增,目前依然較為活躍。這背後可能與居民資產配置行為的中長期拐點有關,看好受益於資本市場發展的龍頭券商、交易所、財富管理及投資管理人的中長線前景。

  (4)中國增長週期的預期正在逐步改善。當前中國復工復產繼續深化,景氣週期不斷恢復。稍拉長點看,本來在2019年年底有見底跡象的經濟景氣週期受疫情衝擊在上半年進一步探底,目前可能會繼續恢復並持續至2021年。從週期性角度看,中國政策工具相比外圍也保留有較大緩衝空間。

  中金公司稱,從估值上看,券商板塊在近期的大漲後估值已經有所抬升,但無論是絕對估值還是相對估值,相比歷史區間並不極端,下半年景氣程度繼續改善值得期待(報告發布時間為7月5日)。

  中金公司曾在下半年展望中在老經濟板塊重點提示了龍頭券商等板塊機會,相比其他老經濟板塊,中金公司認為,這些板塊估值不高,下行風險較小,而景氣改善預期相對確定, A股及港股市場投資者可繼續關注。風險因素包括政策更快退出及監管加強、減持、外圍衝擊超預期等。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陳志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