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上海,編輯 黃君芝)訊,在新冠病毒爆發之前,著名投資家彼得•希夫(Peter Schiff)就曾頻頻發出警告稱,“真正的崩潰將是美元崩潰。”但他的呼聲就如同“沙漠中的吶喊”,少有人問津。時至今日,終於有像耶魯大學經濟學家史蒂芬•羅奇這樣的主流經濟學家作出了強有力的回應。
去年9月,曾成功預測08年危機的投資家、歐洲太平洋資本(Euro Pacific Capital)首席執行官彼得·希夫就曾警告説,美國的“財政揮霍”將使美元貶值。
“多年來,世界願意持有美元作為主要儲備貨幣,並繼續借錢給美國人和美國政府,這樣我們就可以繼續過着入不敷出的生活。我們可以有龐大的政府項目,但我們不花錢,我們可以消費各種我們不生產的商品,我們可以生活在一個基於消費和債務的經濟中,無需儲蓄或生產。世界已經為我們做到了這一點。但我認為這將會結束。我認為,我們將會看到美元價值的崩潰,而當美元真的崩潰時,美國的力量將會消失。美國人將不得不面對這樣的現實,我們已經掏空了我們的基礎設施,且一直入不敷出。總有一天要對這些年來的過度行為進行清算。”他説。
今年3月,彼得又在他的播客中警告稱,“我們非常、非常接近美元的重大崩潰,金價的重大突破,債券市場的崩潰。”
“請儘可能擺脱負擔。在美元跌至谷底、你再也負擔不起之前,買入黃金或投資到價值良好、支付股息的外國股票。”他表示。
然而,彼得的警告聲一直以來都像是“沙漠中的吶喊”。直到現在,才有一些主流經濟界人士開始看到了這個問題。耶魯大學經濟學家史蒂芬•羅奇(Stephen Roach)本週在其發表的一篇文章中呼應了彼得對美元走向滅亡的警告。
羅奇的警告
羅奇以一通警告開篇:“美元作為世界主要儲備貨幣的‘過度特權’時代即將結束。”他斷言稱,美國人的生活水平將受到前所未有的擠壓,而美元很可能即將崩盤。
和彼得一樣,羅奇説,這個問題早在大流行之前就開始了。他將其歸咎於“美國國內儲蓄的嚴重短缺”。由於國內沒有儲蓄,美國依靠“外國人願意借錢給他們。”
“由於國內儲蓄不足,同時又希望投資和增長,美國充分利用了美元作為全球主要儲備貨幣的地位,並大量依靠國外的儲蓄盈餘來實現這一目標。但不是沒有代價的。為了吸引外資,自1982年以來,美國每年都出現經常賬户赤字。經常賬户是衡量貿易的最廣泛指標,因為其中包括投資。”羅奇説。
羅奇認為,疫病大流行之後美國政府預算赤字的迅速擴大,正把事情推向崩潰的邊緣。儘管受恐懼驅動的個人儲蓄水平更高,但它仍被聯邦支出所超越。今年4月,預算赤字比個人儲蓄水平足足高出50%。“這對美元來説是個壞消息。”
“即將到來的儲蓄點崩潰導致經常賬户赤字急劇擴大,很可能大大超過2005年末創下的GDP收縮6.3%的紀錄。無論美元是不是儲備貨幣,在這種情況下,美元都不會倖免。關鍵問題是,是什麼引發了這種下滑?”
羅奇認為,“美國急劇減弱的全球領導力”將加劇美元的跌勢。“隨着經濟危機開始企穩(希望是在今年晚些時候或2021年初),隨着國內儲蓄大幅下降,這種認識應該會在國內出現。美元可能很容易試探2011年7月的低點,以廣義貿易加權和通貨膨脹調整條件計算,美元最多將貶值35%。”他説。
美元貶值的三大影響
在談及美元貶值的影響時,羅奇認為有三大主要影響:
1.它將導致通脹。羅奇甚至提出了對滯脹的擔憂,稱“疲軟的經濟增長加之不斷上升的通脹”可能會對金融市場造成嚴重破壞。
彼得此前也對此發出過更為嚴重的警告:“我們將有很多失業的人,他們將花更多的錢來購買基本生活必需品。所以,這將是滯脹,只有滯脹部分才是真正的蕭條,而通脹甚至有可能成為惡性通脹。”
2.美國的貿易赤字可能會飆升得更高。“實際上向陷入困境的美國消費者徵税。”羅奇説。
3.羅奇提出了一個關鍵問題:“面對華盛頓不合時宜地希望與中國金融脱鈎,誰將為一個終於失去了囂張特權的國家的儲蓄赤字提供資金?”
“就像新冠病毒和種族騷亂一樣,美元走弱將使本就儲蓄不足的美國經濟的全球領導地位受到非常嚴厲的打擊。特權是需要爭取的,而不是理所當然的。”他説。
羅奇在紐約大學取得經濟學博士後曾任職於布魯金斯研究院和美國聯準會,後來曾擔任摩根士丹利首席經濟學家和亞洲區高層,在大摩工作了30年後,再度轉入學界,擔任耶魯大學傑克遜全球事務研究所高級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