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國民經濟繼續呈現恢復態勢,主要指標持續改善。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連續2個月增長,服務業生產指數增速由負轉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當月降幅和固定資產投資累計降幅均連續收窄,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略降。未來,推動經濟持續復甦也有較好的基礎和條件。不過,當前外部風險挑戰明顯增多,推動經濟全面迴歸常態化增長仍需付出更大努力。
6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佈了5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數據。5月份,隨着復工復產復商復市紮實推進,工業生產繼續回升,服務業生產指數增速由負轉正,市場銷售逐步回暖,固定資產投資降幅明顯收窄,城鎮調查失業率總體穩定。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表示,5月份主要經濟指標持續改善,經濟運行延續復甦態勢。
經濟運行總體符合預期
“從5月份數據看,國民經濟繼續呈現恢復態勢,總體符合預期。”付凌暉説。
從供給看,5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4%,比上月加快0.5個百分點,連續2個月正增長。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30個行業增加值實現增長,增長面提高至73.2%。從相關指標看,5月份工業用電量增速比上月加快,服務業用電量、鐵路貨運量由降轉升。
從需求看,5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2.8%,比上月收窄4.7個百分點。前5個月,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户)同比下降6.3%,比前4個月收窄4.0個百分點,其中基礎設施投資同比降幅收窄5.5個百分點,高技術產業、社會領域投資均由降轉升。
從新動能看,數字經濟持續升温,“直播帶貨”等異常火熱,助力網上零售加快發展。前5個月,網上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11.5%,比前4個月加快2.9個百分點;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1%,比前4個月加快2.6個百分點。5月份,3D打印設備、智能手錶、集成電路圓片、充電樁等產品產量同比增長均在70%以上。
從與民生密切相關的指標看,5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9%,比上月下降0.1個百分點。食品價格回落較多帶動消費價格漲幅回落,CPI同比上漲2.4%,漲幅比上月回落0.9個百分點;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上漲1.1%,漲幅與上月持平。
此外,企業復產率繼續提升,5月底6月初,規模以上工業、建築業、服務業達到正常生產水平一半以上的企業比重分別比4月底提高2.9個、9.2個、7.5個百分點。市場預期保持平穩,5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為50.6%,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3.6%,均連續3個月保持在臨界點以上。
“儘管5月份主要指標繼續改善,但從當月看不少指標低於上年同期水平,從累計看多數指標仍在下降,表明疫情衝擊損失尚需彌補,經濟還未迴歸正常水平。”付凌暉表示,當前外部風險挑戰明顯增多,國內經濟恢復仍面臨壓力,推動經濟全面迴歸常態化增長需付出更大努力。
服務業生產形勢明顯改善
5月份,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1.0%,4月份為下降4.5%。今年以來,服務業生產指數首次實現正增長,表明服務業生產形勢明顯改善。
付凌暉分析説,服務業生產指數增速由負轉正,一是信息、金融、房地產等行業較快增長對服務業帶動作用明顯,合計拉動服務業生產指數增長3.1個百分點。5月份,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12.9%,金融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5.2%,房地產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7.1%。二是交通運輸業由降轉平。5月份,貨運量同比增長0.4%,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生產指數由上月同比下降5.0%轉為持平。三是批零住餐等行業恢復勢頭明顯。5月份,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降幅分別比上月收窄4.5個、12.0個、4.1個百分點。
“隨着生產生活秩序恢復,服務業復甦態勢有望持續。不過,接觸型聚集型消費復甦較慢,是制約服務業穩定恢復的主要因素。”付凌暉表示。5月份,住宿和餐飲業生產指數同比下降21.7%,餐飲收入額下降18.9%。5月底6月初,住宿餐飲業、文化體育娛樂業達到正常生產水平一半以上的企業比重仍低於60%。
持續復甦有較好基礎
“隨着復工復產復商復市持續推進,中國製造業PMI連續3個月位於榮枯線上方。”付凌暉説。
前5個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2.8%,降幅比一季度收窄5.6個百分點,其中4月份、5月份連續兩個月同比正增長;服務業生產指數下降7.7%,收窄4.0個百分點,其中5月份實現了正增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下降13.5%,收窄5.5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户)下降6.3%,收窄9.8個百分點。
“二季度經濟恢復既存在有利因素,也面臨困難挑戰,經濟增長能否轉正還要看6月份經濟恢復情況如何。”付凌暉説。1月份至5月份,製造業投資同比下降14.8%。據預測,二季度全球商品貿易額將比一季度下降26.9%。
付凌暉表示,從後期情況看,推動經濟持續復甦有較好的基礎和條件。一是經濟穩步復甦態勢明顯。二是宏觀政策效應繼續顯現。今年為企業新增減負預計超過2.5萬億元,發行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新增1萬億元財政赤字規模,將繼續支持後期經濟恢復。三是新動能持續壯大,將有力支撐經濟發展。(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林火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