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記者 陳紅
銀行理財不再是“穩穩的幸福”。近日,一向“穩健”的銀行理財,本金開始出現浮虧,令不少市民憂心不已。
買銀行理財為啥會虧錢?這屆銀行理財到底行不行?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
多支銀行理財跌破淨值
6月14日,家住武昌的市民張先生打開自己的手機銀行,點開上月才買的一支理財產品,頁面上出現的“綠色”數字讓他不由得一聲嘆息。
“還是在虧損,”張先生説,5月18日,他在郵儲銀行購買了一支理財產品,沒想到6月初開始就一直顯示的是虧損狀態。
近日,銀行理財虧了成為熱點。因發行的理財產品跌破淨值,僅某家投訴平台上,平安銀行就收到了300多條投訴。同樣備受關注的還有招商銀行,其代銷的招銀理財子公司發行的“代銷季季開1號”,近一月年化收益率為-4.42%。同時,該行同系列產品“季季開2號” 也是浮虧狀態,成立以來年化收益率為-0.73%。工行、建行以及中行等產品也有跌破淨值的現象。
還有不少網友稱,自己在支付寶、微眾銀行等渠道購買的理財產品,本金也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浮虧。一名網友表示,“我購買的是穩健理財,居然也會跌,簡直不敢相信。”
記者在招商銀行手機APP看到,“季季開1號”的風險等級為“R2較低風險”,主投固收類資產,不參與股市,以其風險等級看,跌破淨值確實很少見。
不過有統計數據顯示,已有20多款銀行理財的最新份額淨值跌破1,並且多數都是剛成立不久的固收類理財。
債市波動大是最大的誘因
銀行理財產品,特別是固收類的,長期以來都被認為是低風險投資,在投資者甚至很多機構專業人士眼中,基本上是和保本保收益掛鈎。現在出現浮虧,是何原因?
記者就此採訪了一家股份制銀行的理財經理。她表示,多款銀行理財產品出現浮虧,主要是受到債券市場的影響。5月份以來債市出現了下跌,所以這些理財產品,特別是債券型的理財產品出現了浮虧。
普益標準日前發佈的報告也顯示,伴隨疫情衝擊減弱、國內經濟活動逐漸恢復正常等方面的因素,政策逐漸由“寬貨幣”向“寬財政”轉移,債市到期收益率上行,債券價格回落,債市收益下行,影響了銀行固定收益類淨值型產品業績比較基準下行。
此外,上述接受採訪的理財經理也表示,銀行賣了這麼多年的理財產品,在投資過程中不可能沒有出現過收益波動的情況,只是因為之前產品估值方式不同,投資者看不到而已。“過去,銀行理財產品對債券多數採用攤餘成本法進行估值,債市震盪會平攤到每一天,淨值波動不明顯。而自2018年資管新規出台後,絕大部分產品要採用市價法來估值,金融市場波動會實時傳導至理財產品的淨值表現,因此才出現了目前投資者看到的浮虧。”
閉着眼睛買理財的時代過去
這名理財經理還表示,目前跌破淨值的相關產品多數還沒有到期贖回,準確表述只能説是浮虧。事實上,多數債券持有到期,最終的收益率會向利息收益靠攏,不會出現淨虧損。“現在已經有部分投資者反應強烈,希望贖回淨值型理財,轉而投資風險更小的存款類產品。”
普益標準研究員表示,投資都有風險,銀行理財產品淨值波動是正常現象,保本理財、剛性收益的時代已成為過去,投資者應該轉變對理財產品的印象,適應淨值波動。如果投資者想追求比銀行存款略高的收益,就要開始適應相應的風險。即使風險承受能力較強,投資者也要改變“低頭閉眼”買理財的方式,選擇適合自己的理財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