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美國的經濟形勢給我們強烈的警示,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既要通過創新和公平競爭提高市場效率,又要通過協調和共享保障社會公平。
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道
編 輯丨歐陽覓劍
在經歷這場史無前例的大流行之後,在美國疫情尚未好轉且復工進程尚未真正啓動的時候,美國三大證券市場出現了V型反彈,道瓊斯指數與標普500指數正在接近疫情前的歷史高點,納斯達克指數已經創下歷史新高。
這創造了史無前例的現象。因為美國曆史上每一次災難導致的股市大跌,都不曾在短時間內修復,而是隨着經濟艱難的改善而有所起色。這一次,美國有數千萬人失業,國家經濟幾乎停止運轉,大量企業出現債務問題,但是,股市卻迅速修復。
全球最大經濟體的金融市場與實體經濟之間出現嚴重背離,是美聯儲激進的救市政策以及美國失衡的經濟結構的特別產物。
首先,美聯儲以無底線的方式向市場注入流動性,並通過大規模購買公司債券穩定市場,這種救助方式確保了大量企業不會因為債務危機而破產,即使事實已經破產的上市公司,也能夠以極低廉的價格募資。
這導致了投資者一系列的決策變化。比如那些優質的上市公司趁機繼續通過低成本債券融資回購股票,推升了股票的上漲。與此同時,大量投資者快速撤離美國國債市場,因為收益率極低,而市場又在猜美聯儲會執行負利率政策。這些從債市大規模流出的資金流入了股市。可以看出,從價格和數量上同時實施的救市政策,支撐了股市的V型反彈。反彈過程中又吸引了大量散户湧入,共同推升了股市脱離基本面的上漲。
其次,美國三大股指反彈並不是雞犬升天,而是主要由五大科技股——Facebook、亞馬遜、蘋果、微軟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驅動。高盛將這5只股票稱為“FAAMG”股票。除了這5家公司,其他絕大部分股票都跑輸市場。而這5家企業的業務幾乎沒有受到疫情的影響,而且也是過去幾年美國牛市的核心驅動力。因此,既然這些公司的業務沒有因疫情而損失,甚至還會繼續高增長,那麼,投資者就有了安全預期。
於是,我們就看到,美國經濟陷入了一種奇怪的結構。在目前高達16%左右失業率的背景下,美國政府為了穩定經濟和社會,通過鉅額財政支出和極度寬鬆貨幣政策,救助失業者和中小企業,而且這些救助對象依然處於困境之中。但是,那些富有的投資者的股票已經漲上了天,而且瀕臨破產的上市公司們也拿到了鉅額融資。在過去20多年裏,美聯儲每一次救市政策都會成為貧富分化的放大器。
另一方面,美國經濟中FAAMG所佔比重越來越高,美國經濟結構的失衡也會越來越嚴重。而且這些公司憑藉全球性的壟斷地位會進一步強化自己的優勢。這會扼殺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以及創新活動,並導致分配上無法逆轉的鴻溝。
次貸危機後,美國發生了佔領華爾街運動,並導致社會分裂和對立,民粹主義盛行。此次疫情尚未結束,史無前例的救市政策的財富效果還沒有顯現,但已經發生了波及整個西方的反種族主義運動。背後的真正原因是反對社會不公。因為在過去20年,全球化與科技浪潮反而讓越來越多的中產階級壓力重重,階層固化越來越嚴重,年輕人越來越失去夢想。
美國經濟失衡狀態長期固化,因此必然會出現週期性的結構性泡沫破裂,而隨後美國採取的極度寬鬆貨幣政策,又會繼續強化這種有缺陷的結構,同時成為貧富分化的放大器,最終產生貧富鴻溝,導致社會階層固化,普通年輕人喪失向上流動的通道,也就失去希望。經濟矛盾與社會矛盾長期積累後,會變成政治矛盾;政治矛盾又會阻礙任何改革的可能性,進入惡性循環。
這給我們強烈的警示,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既要通過創新和公平競爭提高市場效率,又要通過協調和共享保障社會公平,避免過度依賴貨幣刺激,堅持以實體經濟發展為核心,防止通過資產價格上漲放大貧富差距,尤其是要減輕樓市給予年輕人的壓力,同時警惕互聯網平台壟斷效應對中小企業與製造業的侵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