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可持續發展,保持中國經濟競爭力
全球注意力正集中在應對疫情以及“後疫情”期可能出現的社會考驗。我們為何在疫情下仍堅持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衞戰?為何堅持對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努力?
必須堅信,黨和國家踐行的環保舉措,所關係到的不僅僅是此後十年——於未來,它是低碳社會的基礎;於近期,它是推動大量就業機會並同時提升經濟和環境的復原力之一。
從中國經濟所處的階段及未來發展而言,繼續堅持綠色可持續發展,既是履行大國責任、強化大國擔當的要求,亦是適應內外環境新變化、保持中國經濟競爭力的重要途徑。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走上了承接西方製造業轉移、滿足國外市場需求的勞動密集型發展道路。在百廢待興、技術落後的當時,這是符合歷史客觀條件的必然,但其代價是高能源消耗、高環境污染等弊病,其結果是產業結構中低附加值產業、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產業的比重偏高,高附加值產業、綠色低碳產業、具有國際競爭力產業的比重偏低。
但隨着產業規模的擴大、消費需求的升級,加之人口紅利的衰退,這種以犧牲環境資源換取成本優勢的模式顯然難以為繼,也與滿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漸行漸遠。
面對這一問題,2015年以來黨和國家推動供給側改革,淘汰落後產能和“三高”行業,加快推進科技體制改革,促進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產業的發展,為綠色低碳產業發展提供動力,以前所未有的堅定態度踐行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在新一輪競爭狂潮到來之前未雨綢繆。
從這個意義而言,疫情對社會經濟發展造成了傷害,但國民經濟各產業也在艱難生存中加快了優勝劣汰的進程。
可以預見,在內需拉動、政策引導的背景下,疫情後中國經濟的恢復,絕不僅僅是數字、體量上的迴歸,而是在一個更高的標準基礎上,讓資源要素依照市場規律向優質企業集中, 經濟整體實現高效率、低能耗、低污染。
和病毒的傳染風險不同,環境污染、資源濫用會造成累積性風險。在歲月更迭中,其後果的嚴重性逐級增加,甚至會成為“風險倍增器”,最終造成全球經濟不再具備應對挑戰的能力。而堅持可持續發展,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衞戰,鋪就的不僅是一卷宜居山水墨畫,更是一個世世代代可延續的未來。
來源: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