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大舉買入達美航空美股暴跌早在股神預料之中
最近一段時間,美股市場局面戲劇性地急轉直下,以創紀錄的速度跌入盤整區間。面對暴跌,“股神”巴菲特淡定地表示,這對他們是“好事”。果然,最新報道顯示,伯克希爾已經趁着達美航空大跌20%以上的機會做了一筆約4530萬美元的投資。看來,巴菲特靠着創紀錄的現金儲備大展拳腳的機會正在浮現出來。
RIAAdvisors策略師羅伯茨更在博客上發文指出,也許,説這是巴菲特一直等待的一天終於到來,其實還不如説是他預計必然到來的一天終於到來了。雖然這些年來巴菲特在各種公開場合一直唱多美股,但是自己卻不肯去真正投資,寧可損失掉900億美元潛在的利潤,同時讓現金儲備一路膨脹到了1280億美元的水平。這或許正證明,巴菲特內心深處早已覺得估值高到離譜,崩盤只是遲早的事情,只是不肯將真心話告知大眾——
每一年,投資者都會焦急地期盼巴菲特的年度股東信件,想要知道“奧馬哈神祗”又有些怎也的關於市場和經濟的最新看法,以及他又在如何配置自己的資金。
可是,在盲目跟從巴菲特的建議前,投資者最好明白一點,那就是他的言論很早以來就已經成為爭論的焦點了。正如投資人勒伯維茨之前一篇流傳甚廣的文章所説:
“無論是在CNBC採訪中,還是在股東信或股東大會中,巴菲特談到市場和經濟總是會一派樂觀的樣子,但是他自己的投資行動卻常常與這種表態相牴觸。”
今年也不例外,比如巴菲特在日前發佈的股東信當中是這樣寫的:
“如果類似當下這樣的利率環境能夠在未來幾十年間一直持續下去,如果企業税率也能夠繼續保持接近當下這樣的低點,那麼幾乎可以肯定,股票未來的表現將會遠遠好於全部長期固定收益債券產品。上述這些因素,再加上‘美國順風’,就將使股票成為那些有良好投資紀律,不會借錢去投資,同時能夠控制自己感情衝動的投資者的更優長期選擇。”
換言之,巴菲特是在説,未來幾十年當中,投資股票都要好過投資國債,因為後者的收益率實在是太低了。
可是,這就與巴菲特的實際行動形成了矛盾。眾所周知,伯克希爾的現金儲備額度已經達到了公司歷史上創紀錄的水平。
老話説得好,聽其言還要觀其行。
如果他真的堅信股票將是更優秀的選擇,那麼為什麼還要堅持把多達1280億美元資金配置在短期債券當中?
如果你想要遵從巴菲特的建議,首先就必須將這一點搞清楚。其實,所有人都明白,只要買入的價格夠合理,持有的時間夠長,股票的確是可以超越債券的。麻煩在於,根據巴菲特最看重的指標,未來十年當中,美股回報低迷的風險已經非常巨大了。
誠然,估值模型並不是有效的崩盤預測工具,但是在預測未來更長期的回報方面,估值卻的確是遊刃有餘。
對沖基金鉅子阿斯內斯曾經這樣明確解釋:
“伴隨席勒市盈率不斷走高,未來十年的預期年均回報率幾乎是一路下滑。總之,只要席勒市盈率開始高企,好的未來也會變糟糕,而糟糕的未來只能更糟糕。”
在今天的席勒市盈率已經達到30左右的前提下,如果你還指望未來股市能夠為你提供年均10%的名義回報率,那你實質上就是在假設估值在未來會持續無視歷史規律,市場可以持續創造大幅超出長期水平的回報。看一看市盈率與未來十年回報對應情況的歷史記錄,其實一切就昭然若揭了。
關鍵就在於,這很可能就是巴菲特雖然現金儲備已經達到創紀錄的1280億美元,卻堅持持有收益率低到歷史性谷底的債券的真正原因。下面的圖表是巴菲特最青睞的市值GDP比率的歷史表現記錄,也可以算作是額外的證據。
完全不難理解,與其他估值指標一樣,基於這一巴菲特指標的未來十年回報預期也大幅度低於過去十年的真實回報。
巴菲特自己説得好:“你付出的是價格,得到的是價值。”
因此,投資者現在需要提出的問題是:
“巴菲特在建議我們投資指數基金,然後一直持有下去,那麼為什麼他自己保留着這麼多的現金?”
當然,有人會説,巴菲特是在等待“理想交易”的機會出現,比如他一直在高呼自己正努力尋找新的大規模收購可能性。問題在於,事實就是,他什麼都沒有做。原因何在?正在於“估值”已經衝破雲霄。
遺憾的是,歷史告訴人們,基於估值的所謂“理想交易”機會往往和崩盤行情有着不解之緣。正如巴菲特自己在股東信當中寫到的:
“明天,股價任何變化都可能發生。偶爾,市場也會大幅下跌,跌幅可能達到50%,甚至更大。”
總之,當下的實際局面就是,巴菲特不斷建議別人買進股票指數基金,避開債券,而他自己卻一直在投資短期債券,保持現金部位,言行高度矛盾。
誰也不敢説巴菲特不是一位偉大的投資者,他多年來為自己股東創造的巨大價值就是最好的證明。只是,他之所以能夠如此成功,關鍵原因之一就在於,在市場虛高的週期當中,他願意並敢於堅持持有現金。
在股市高企時,他將所有籌碼兑換為現金來等待機會,一旦市場陷入恐慌,價值重新浮出水面,他就會大膽地將這些現金投入使用。人們不該忘記,2008年前巴菲特就囤積了很多現金,後來才可能借錢給高盛,賺取10%的收益率。
當然,堅持持有現金也不是沒有代價的,造成的最直觀的問題之一就是,伯克希爾股票的表現近年來不能再領先標普500指數了。當然,一定程度上,這也和伯克希爾自己過大的體量有關,哪怕巴菲特做了一些很棒的收購交易,獲得了可觀的好處,但是隻要交易達不到足夠的規模,也就不能給公司的表現帶來肉眼可見的提升了。換言之,伯克希爾已經成長到了其自身實質上就是一隻指數的地步。
下圖顯示的是伯克希爾的現金額度與標普500指數表現之間的對應關係。
那麼,如果巴菲特真的言行一致,將自己的現金全部投入了標普500指數,而不是配置在短期債券當中,結果又會怎樣呢?要知道,標普500指數基金的流動性是很強的,這也就意味着,當他需要籌措資金進行重大收購時,其實可以輕而易舉地賣掉這些投資,這種額外的回報是不需要多大成本的。
從下圖當中不難看出,如果巴菲特最初選擇了將現金投入標普500指數,公司的股東報酬率在過去十年當中將會得到明顯的提升。
由此增加的回報以百分比來看似乎並沒有多少,但那是因為伯克希爾的體量所致。如果以具體金額來表示,或許更加直觀——伯克希爾的股東們因此而在過去十年當中累計損失了大約900億美元可能獲得的回報。
換個角度,如果有人2010年投資伯克希爾1000美元,那麼現在這筆投資價值大約是3500美元,而如果巴菲特將現金投資了標普500指數,那本該是有4000美元的。
勒伯維茨的那篇文章這樣寫道:
“巴菲特是當今美國投資者無可爭議的偶像,一個在世的傳奇,他也值得自己所受到的所有推崇。對於自己和自己的委託人們而言,他當然是一個極為優秀的財富管家。”
“我們所質疑的,其實是他的一些做法,或者説他總是逃避領導者必須揹負的責任。就我們已知的情況而言,他當然沒有多麼明顯的不誠實,但是他確實有一種將看上去顯然存在矛盾的局面予以合理化的方法。他在全球擁有眾多的追隨者,説出的每一句話都被奉為至理名言,但是他的行為卻常常與他的言論互相矛盾,這就很是令人不安了。”
巴菲特能夠積累起巨大的財富,靠的當然不是尾隨大眾,而是先行一步。
他坐擁令人瞠目的1280億美元現金,當然不可能是沒有原因的。對於自己因此錯失的回報,巴菲特肯定也是心知肚明,但是他依然堅持這麼做……巴菲特可不是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