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基金淨值創新高 該不該嫌“貴”?如何把握醫藥板塊的投資機會?
受益於公共衞生事件帶來的影響,年內醫藥板塊的表現可以説是相當給力了,至今累計漲幅已超過了19%,在眾多行業板塊中處於領跑地位。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數據,2020.1.1-2020.5.27)
醫藥板塊節節攀升之下,相關主題基金收益自然可觀。
據統計顯示,截至5月27日,名稱中包含“醫藥”“健康”等關鍵詞的醫藥主題基金,年內平均漲幅達到了21.65%,其中不乏淨值創出新高的基金。
已經上車的朋友,自然眉開眼笑,但對於想上車而還未上車的朋友來説,可能就不是滋味了。特別是自己看中的醫藥基淨值近期創出新高後,往往會覺得有些左右為難,現在到底還能不能上車呢?
相信對部分基民朋友來説,之所以會產生猶豫,往往是由於基金淨值創新高後,會讓人產生一種基金變“貴”了的感覺。事實上,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想法,往往就是因為把股票和基金的概念混淆了。
一般來説,股票都存在一根內在價值標杆,股價的起伏往往都是圍着這根價值標杆波動的。此外,每隻股票的流通股數往往都是有限的,在這一前提下,股價的波動往往會受到供求關係的影響。
相反,基金則不存在這種供求關係,而且基金的淨值反映的其實是基金經理的歷史運作成績。這意味着,只要基金經理的管理得當,能持續挖掘出有上漲空間的股票、債券等資產,那麼基金的淨值是可以繼續走高的。
雖説基金淨值創出新高與“貴不貴”沒有關係,但後續淨值能否再接再厲創出新高,仍受到一些因素的干擾,比如説是否更換了基金經理,基金經理的管理能力有沒有發生變化,行業板塊未來的走向等等。
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對於某一行業主題基金來説,如果板塊後續整體走弱,估計基金經理也難有什麼特別亮眼的表現。那麼,對醫藥主題基金來説,後續是否還存在相應的機會呢?
如果從估值的角度來看,事實上,醫藥板塊整體已經不便宜了:
圖片來源:東方財富Choice數據,2020.1.4-2020.5.28
不過即便如此,在機構看來,醫藥板塊仍值得看好。
西南證券就認為,有三大理由支撐繼續看好醫藥板塊核心資產:
1、此次公共衞生事件的出現,暴露了國內醫療系統存在的短板,正因如此,地方財政及國家層面加大投入幾乎是必然的。此外,國內生物安全法出爐的預期,將為醫藥板塊的長期發展帶來巨大的催化作用。
2、在當下全球經濟前景尚不明朗的情況下,內需成了我國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兼具需求最剛性、增長確定性最高、科技屬性頗強的醫藥板塊,自然成了機構長期投資首選。
3、雖説在公共衞生事件的影響下,一季度大部分醫療產業公司的業績有所下滑,但隨着國內公共衞生事件狀況得以控制,二季度的業績將出現全面恢復。
可見,雖然醫藥板塊持續上漲,使得當下的估值並不便宜,這兩天也有所回調,但在機構看來,醫藥行業長期的發展趨勢仍向好。
博時基金葛晨表示,當前醫藥板塊的高估值反映了市場追求確定性和渴望避險的情緒。考慮到其他行業的前景不確定性較大,相對於其他行業,醫藥行業的估值溢價可以維持,隨着盈利的增長大概率會有超額收益。
“醫藥行業的發展歷史中有很多特定的歷史產物,我們要相信醫藥行業也在跟隨着社會的進步逐漸走向規範化。投資醫藥行業也是一樣,要相信邏輯、相信常識,相信市場本身也在不斷學習不斷進步,相信真正具有核心競爭力、給社會帶來價值的企業終將被市場所認可,給股東帶來回報。”葛晨進一步闡釋。在疫情影響下,抗疫相關的醫藥不僅有需求剛性,而且有全新的增量需求。(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
疫情下的投資機會
疫情相關投資機會一般可分為三個圈來進行框定。
最外圈是最廣泛人羣使用的高頻消耗品,防護類,如口罩、消毒液等;中圈則是健康人羣使用但頻次較低壁壘較高的產品,如檢驗和疫苗,我們要通過檢驗將可能被感染的人找出來並隔離,再通過疫苗建立免疫屏障;最內圈則是適用人羣較小,但是需求極為剛性的產品,如住院和重症患者的治療性產品。
從投資機會上來看,從外圈到內圈的疫情主題性越來越強,但越往外圈它所覆蓋的人羣越大,綜合市場空間、壁壘、需求持續性來看,我們認為中圈是比較好的投資區域。
除了疫情直接相關領域,我們還需要思考疫情對醫療行業、健康產業、乃至整個社會健康運行間接產生的長期影響,發掘投資機會。
醫保內與醫保外創新藥與仿製藥
和前幾年相比,從我國帶量採購開始,整個醫藥行業的成長邏輯就發生了轉變,比如資金普遍往創新藥上走,能不能進入醫保也是影響股價的很大因素,醫保內和醫保外似乎成了兩個不同發展路徑。現在市場是不是對沒進醫保的企業太悲觀了?或者仿製藥方面還有沒有發展前景?針對這種疑問,葛晨如下回應。
“醫保的總量增長有限但是存量體量非常大,所以醫保內市場主要看結構性變化,主要是真正有療效創新的創新藥/創新醫療器械的機會。但社會健康消費需求的增長並不會因為醫保總量增長放緩而放緩,願意為個性化高端化的醫療健康需求自費買單的人越來越多,近幾年在眼科、口腔、醫美等領域這類改善型、消費升級類型的健康消費越來越普遍。”葛晨説道,“仿製藥還是創新藥,只是藥品的一個分類,最終還是看產品空間和競爭格局,仿製藥也有大適應症且壁壘較高的產品,比如一些微球/微晶緩釋製劑類、呼吸吸入製劑類等,其發展前景甚至不輸一些me too類的創新藥。”
全球競爭格局下的醫藥龍頭
如果從全球競爭格局來看,我國醫藥企業處在什麼科技水平?其中的龍頭公司有沒有進入到中高端市場,或者有哪些進入到了高端市場?哪些細分領域擁有進口替代的情況?葛晨也表達了他的觀點。
葛晨認為,總體來説,在一些前沿領域中國跟海外的差距可能反而小,因為這些領域在海外本身也沒有很長的發展歷史,所以中國起步並不晚。另外,在偏醫療設備的領域,中國的工程師紅利和產業鏈比較優勢比較明顯。國內不少龍頭公司已經進入了中高端市場,比如PD-1單抗,國內的幾家龍頭公司的上市進度比國際巨頭只晚了3年左右;又比如醫療設備類的監護儀,國內龍頭邁瑞在高端監護儀領域已經基本可以實現進口替代。
在醫藥行業,因為有很多細分領域而且差別很大,各自的龍頭公司近些年通過資本市場發展壯大,而且在疫情的影響下,全球的醫藥行業都會有一個加速發展的態勢,未來也會有很多細分龍頭上市,如何評價這些龍頭公司?葛晨表示,龍頭類公司是已經過市場考驗和驗證過的優秀標的,更為市場所熟知和認可,這類公司通常代表了行業發展方向,因此是研究和投資醫藥行業的基礎。
但龍頭公司也是從小做大成長起來的,所以尋找優秀的潛力股是獲得超額收益的重要來源。在對上市公司進行判斷時,首先會分析公司的實際經營狀況、產品潛力、商業模式等,會關注資產負債率、資金週轉率、淨資產收益率等重要財務指標。這些指標的背後其實是人,會比較重視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或者管理層的戰略眼光與能力。無論是籌碼還是公司基本面都要考慮到安全邊際,還要考慮到基金規模大小、公司股本、公司流動性等等。而且對公司的研究要非常深入,因為發現的優質公司可能暫時沒有關注度和熱度,如果不是有深刻的認識很容易動搖,耐不住寂寞、不能堅持長期持有,容易倒在黎明前。(中國網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