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電池公司全面打通能源產業鏈,埃安成長空間幾何?
在打通新能源汽車的能源生態產業鏈佈局方面,廣汽埃安又進了一步。
日前,廣汽集團發佈多項重要議案,其中之一就是同意設立自主電池公司,開展自主電池產業化建設。
據悉,該項目總投資109億元,其中項目公司首期註冊資本為10億元,控股子公司廣汽埃安、全資子公司廣汽乘用車及廣汽商貿按持股51%、40%、9%分別出資5.1億元、4億元、0.9億元。
根據規劃,自主電池工廠將在今年底開工建設,至2025年建成26.8GWh量產線,前期以配套埃安及廣汽集團內企業為主,穩步提升電池市場份額,後續將積極拓展外部市場,開展市場化運作。
事實上,在此之前,廣汽埃安在動力電池領域就進行過很多方面的佈局--搶奪優質鋰礦資源,以及加快佈局下一代電池等。而隨着設立自主電池公司,廣汽埃安吹響了產業鏈垂直整合的號角,完成能源生態產業的閉環。
全面自主打通EV產業鏈 掌握未來競爭話語權
對於車企而言,近些年來出現的疫情不僅是一次大洗牌和變革窗口期,更是一次關乎供應鏈和技術創新的深刻教育。供應鏈成為能源和供應鏈自主安全可控背景下的競爭關鍵,特別是素有“汽車之心”之稱的動力電池領域更是成為焦點。
另一方面,經過一段時間的上漲,當前動力電池原材料價格仍處於高位。而動力電池作為電動汽車的驅動來源,佔整車的成本約40%~60%。可見,在新一輪的產業角逐中,誰能掌握動力電池的核心技術,拿到自己的“倚天劍”,誰就能佔據更多主動權。
在這樣的背景下,車企們收起了“將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的想法,意識到不僅要把車造好,還要自建動力電池研發體系,亦或是通過資本向上遊產業鏈延伸。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超過30家車企宣佈以自建、合建或入股的方式加入電池產業鏈,車企進軍電池產業的號角已經拉響。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車企均在動力電池領域進行佈局,但也有所差別。其中,僅有少數車企是真正以車企身份全面掌握動力電池、能源產業鏈,實現動力電池原材料、研發、製造、回收利用等多個環節的佈局,而廣汽埃安就是其中之一。
廣汽埃安在成立之初,便確立了“EV+ICV”的技術路線,堅持創新發展戰略。其自研的彈匣電池、超倍速電池、海綿硅負極片電池以及微晶超能鐵鋰電池四大原創電池技術,分別解決了安全、快充、續航和鐵鋰電池冬季續航縮水等行業痛點,並榮獲央視最高科技創新大獎。
去年10月,廣汽集團同意廣汽埃安自研電池試製線建設項目方案實施,項目計劃總投資3.36億元。今年2月則啓動電池試製線建設,將於2022年底建成,並正式投入運營,包括海綿硅負極片電池在內的自研電池技術將在此條試製線實現自主生產。
今年7月,廣汽埃安成立能源科技公司,構建充換儲能源補給生態和電池循環利用生態;8月,廣汽埃安設立電驅科技公司,進入電驅自研自產的階段,與贛鋒鋰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從新能源動力電池最上游材料端展開合作,以及成立電池公司。
隨着上述佈局的完成,廣汽埃安全面打通上游原材料、研發、製造、電池回收及梯次利用在內的能源生態產業鏈佈局。而在廣汽埃安總經理古惠南看來,自研技術是廣汽埃安快速裂變的牽引力,通過自主研發的路線不僅能夠主導技術,依靠電池還可以打造出產品差異化,成為入局高端市場的核心競爭力。
“新能源車企加強在動力電池產業鏈的佈局首先是為了打造新能源汽車產品的差異化競爭力,從成本和性能方面超越競爭對手。其次是保障終端供應,減少供應鏈風險。”德勤管理諮詢中國戰略與業務設計總監温志傑表示。
規模優勢與自研技術加持 打開成長空間
當前,銷量的穩定增長為廣汽埃安全面掌控動力電池產業鏈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官方數據顯示,今年7月,廣汽埃安銷量突破25033輛,同比增長138%;1~7月累計銷量更是達到125284輛,同比增長135%。
值得一提的是,在7月,僅AION Y一款車型就實現了銷量過萬,併成為A級智能SUV市場的銷量冠軍,而其是首次搭載彈匣電池系統安全技術的量產車型,這也説明了終端消費者對廣汽埃安的動力電池技術給予了充分的認可。
另一方面,廣汽埃安的自研能力也讓其可以快速應對市場反饋,推出更具市場競爭力的產品。在2022成都車展上,廣汽埃安發佈的2023款AION V PLUS 70極速快充版車型,就搭載了自研極速快充電池,可實現“充電從0至80%僅需8分鐘”。
除了在電池方面的突出表現外,堅持EV+ICV同步發展的廣汽埃安,也以NDA智能領航輔助系統、AVP超視距召喚泊車、ADiGO 4.0智能物聯繫統等領先技術,為當下的年輕消費者打造全場景、全天候智駕科技。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2廣汽科技日上,包括廣汽普賽OS(普賽操作系統)等在內的新技術的發佈,讓廣汽埃安的科技實力又有了大幅提升。基於全新的電子電氣架構,埃安實現了ADiGO智駕互聯生態系統的全面升級,進入了ICV全棧自研的時代。
有觀點稱,汽車未來的變革將是EV+ICV,其中EV作為基建,是發展智能網聯技術的極佳載體。ICV作為動能,是決勝未來的關鍵。在這樣的背景下,作為中國率先實現EV+ICV全棧自研的車企,廣汽埃安將未來競爭中的主動權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裏。
事實上,面向未來,廣汽埃安作為廣汽集團新能源戰略的重要載體,承擔着重要的銷量任務,龐大的新能源汽車需求也需要廣汽埃安自主研發動力電池,以及智能網聯技術,以滿足用户日益增長的需求,為用户帶來更好的用車體驗。
另有觀點稱,本土化、自研和自立化,是中國汽車工業持續奮鬥的目標,在新能源汽車產銷量持續大幅度增長的背景下,對跨國車企的彎道超車不僅僅是產銷量上的超越,更是產業鏈的自主化,否則一切都只是換湯不換藥。
值得注意的是,在銷量規模優勢和自產電池、自研智能網聯技術的加持下,廣汽埃安讓外界看到了這個快速崛起的新一代新勢力的力量,同時廣汽埃安也會藉助資本的催化將它的野心變為現實。在宣佈開展自主電池產業化建設的當日,廣汽埃安A輪引戰增資在廣州聯合產權交易所正式掛牌。
公開信息顯示,該輪融資金額約150億元,估值近1000億元,創造了目前新能源整車行業最大單筆私募融資,同時也是迄今未上市新能源車企的最高估值。與此同時,廣汽埃安預計將於2023年底實現IPO,有望成為新能源汽車科創板第一股。
據悉,接下來埃安還將發佈全新品牌LOGO,以全新姿態,向高端化進一步突破。而繼彎道超車後,以埃安為代表的中國高端品牌新能源車能否引領全球,讓我們拭目以待。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信息披露內容以公司公告為準。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文/李念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