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中國連續為中小微企業提供政策“紅包”
(經濟觀察)中國連續為中小微企業提供政策“紅包”
中新社北京12月16日電 (記者 夏賓)中小微企業今年所處的發展環境可謂不易。在抗疫仍未到可高枕無憂之時,國內零星散發疫情影響着整體的經濟復甦,而全球大宗商品漲價潮的負面效應蔓延,使得中小微企業的經營成本壓力相比往年也有增加。
15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又一次為中小企業發出“紅包”,部署進一步採取市場化方式加強對中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
中國市場主體總量已突破1.5億户,絕大部分為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户,其對社會的發展和穩定起着關鍵的保障作用,但今年以來,中小微企業復甦的基礎仍不穩固,對進一步政策支持仍有需求。
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當前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户面臨的困難很大,要圍繞保市場主體、應對新的經濟下行壓力,運用市場化辦法加大對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户的金融支持。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稱,做好“六穩”“六保”工作,重在保市場主體,特別是量大面廣的中小微企業,這是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的基礎和前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僅在12月,中國官方就已連續“出招”支持中小微企業,包括全面降準0.5個百分點和下調支農再貸款、支小再貸款利率0.25個百分點,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又拿出了對中小微企業金融支持的最新政策。
例如,將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支持工具轉換為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從2022年起到2023年6月底,人民銀行對地方法人銀行發放的普惠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户貸款,按餘額增量的1%提供資金,鼓勵增加普惠小微貸款。
同時,從2022年起,將普惠小微信用貸款納入支農支小再貸款支持計劃管理,原來用於支持普惠小微信用貸款的4000億元人民幣再貸款額度可以滾動使用,必要時可再進一步增加再貸款額度。符合條件的地方法人銀行發放普惠小微信用貸款,可向人民銀行申請再貸款優惠資金支持。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温彬指出,新冠疫情發生後,為向小微企業紓困、支持復工復產,央行創設了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計劃兩項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兩項工具在支持小微企業發展中發揮了積極作用,並經歷了兩次延期,第二次延期到今年年底。
“在這種形勢下,將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支持工具轉換為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將普惠小微信用貸款納入支農支小再貸款支持計劃管理,使原有政策無縫銜接,有助於引導金融機構繼續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促進信貸規模增長,優化信貸結構,從而實現穩增長的目的。”温彬説。
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還提到,要構建全國一體化融資信用服務平台網絡,以服務中小微企業融資為導向,在依法依規、確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推動市場主體註冊登記、行政處罰、司法判決及執行以及納税、社保繳費等信息共享,助力銀行提升服務中小微企業能力。
此外,要完善金融機構發放中小微貸款績效考核、盡職免責等規定。支持金融機構發行小微企業專項金融債券。擴大面向小微企業的政府性融資擔保業務規模,降低擔保成本。
温彬認為,相關政策的部署完善了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長效機制,有助於提升金融機構服務能力,做到敢貸、願貸、能貸、會貸。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則對中新社記者表示,支持中小微企業要提升金融機構的內生動力,優化銀行業內部的考核引導機制。銀行基層人員在實際執行普惠小微企業貸款的過程中,承擔責任較大,造成了不敢貸、不願貸、多貸不如少貸的局面。官方應強化信貸政策引導,督促商業銀行完善內部激勵考核機制,落實盡職免責要求,減輕銀行基層信貸員工的後顧之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