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突發,外資放大招,A股主升浪來了

由 嶽洪秀 發佈於 財經

23日個股大幅分化,行情割裂嚴重,機構重倉股帶動指數大幅上行,但小盤股表現低迷,兩市逾3000只個股下跌,近期熱點全線熄火,數字貨幣、醫美均集體下跌,市場短線情緒偏弱,資金追高動力不足。滬股通淨流入38.10億,深股通淨流入40.50億,又是外資大幅流入的一天。

外資大舉買入的原因或許是因為今年以來,新興市場明顯跑輸發達市場,尤其是近期A股與美股的差異化,可能是外資加大買入A股力度的原因之一。

此外,外資流入規模加大也可能是受近期美債收益率回落及人民幣匯率連續走強等多重因素綜合影響。

在外資的助攻下,23日茅指數大漲,一些基金重倉股紛紛有所表現。其中醫療白馬最為強勢, 愛爾眼科漲幅11.74%。此外,邁瑞醫療漲超6%、藥明康德漲超6%、通策醫療、片仔癀也跟漲。

滬指漲0.26%,報3474點;深成指漲1%,報收14351點;創業板指漲1.87%,報收2994點。

醫療股為何又受青睞

醫療股強勢上漲,與其靚麗的業績直接相關。22日晚間,醫療保健板塊多家重磅上市公司同時公佈優異的一季報。

英科醫療昨晚發佈2021年第一季度報告,實現營業收入67.35億元,同比增長770.86%,淨利潤37.36億元,同比增長2791.66%。英科醫療表示,受益於國內外一次性手套需求保持旺盛,公司一季度利潤環比增長41.80%,單季度業績表現再創新高。

愛爾眼科昨晚公告,公司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5.11億元,同比增113.9%;淨利潤4.84億元,同比增長509.88%。2020年全年淨利潤為17.24億元,同比增長25.01%,擬10轉3派1.5元。

對於醫療行業的未來,在集採常態化背景下,投資者應更加聚焦政策免疫、大創新和器械賽道。政策免疫中可以關注血製品、疫苗等生物製品細分行業,這些行業的共同特點是進入門檻極高,玩家較少,競爭環境友好。

大創新可以戰略性關注醫藥創新產業鏈,一是服務創新研發/生產的CXO行業,二是創新研發的實踐者——創新藥企;自主器械政策釋放配置需求,聚焦平台性龍頭和細分優勢公司政策免疫賽道仍是優選。

海康威視被增持最多

隨着基金一季報的持續披露,基金經理的持倉明細逐漸清晰。被增持最多的個股也隨之出爐,它就是海康威視。

一季度末持有海康威視的主動權益基金共有505只,相比上一季度增加了231只,持倉市值超600億元。

其中,公募基金對海康威視的增持力度最為明顯,合計增持市值接近300億元,位居公募基金增持榜首位,持股比例也從四季度末的8%上升至13.14%。

一季報顯示,海康威視一季度還新進張坤管理的易方達藍籌精選、劉彥春管理的景順長城新興成長基金的前十大重倉股。

之前,海康威視披露年報,公司2020年度實現營業總收入635.0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0.14%;實現淨利潤133.8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82%。公司2020年整體毛利率為46.53%,比上年同期提高0.54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在年報披露的第二天,有約400家機構在週六加班調研海康威視。其中包括花旗、瑞銀、高瓴資本、睿遠基金等一眾國內外知名機構。

對此有分析認為,海康威視作為全球安防龍頭企業正迎來AI產品放量拐點,加之前端產品帶動整體毛利率提升,現金流大幅向好。隨着海康威視智能化、軟件化業務的提升,未來的海康或將迎來重新估值的機會。

A股升浪還需等待

近期,外資連續多日大手筆買入,作為市場重要風向標之一的北向動作頻頻,讓大家不禁要問:A股升浪要來了嗎?

當前從基本面和流動性兩大角度來看一季度數據基本處於市場預期範圍,指數大幅波動可能性較低。

一方面僅基本面的穩步恢復態勢延續,對市場形成最基本支撐;此外流動性預期收緊驗證,但整體流動性依然以為穩住,銀行間流動性相對合理充裕,因此A股大幅下跌風險較低。

另一方面當前市場情緒相對較低,均成交額與成交量持續回落,市場風險偏好整體較低。

整體而言,指數當前上行存壓力,向下也有一定的支撐,或還需時間震盪洗盤,才會真正選擇大方向。策略上,可積極關注一季度業績超預期的中小市值個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