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每日優鮮、叮咚買菜各顯神通,誰能率先打破前置倉的虧損魔咒?

由 習國防 發佈於 財經

11 月中旬,兩家典型前置倉模式的上市生鮮電商平台發佈了今年的三季報。數據顯示,雖然二者的營收都有明顯增長,但虧損也呈現同步擴大的趨勢。相比之下,每日優鮮營收規模較小,而叮咚買菜更高的增長率背後也是更加嚴重的虧損。

20 倍於社區團購的履約成本讓毛利率本就不高的生鮮電商雪上加霜,在前置倉這個巨頭都很難站穩的賽道上,每日優鮮、叮咚買菜自身若沒有持續穩定的造血能力,其前景堪憂。

營收大增,成本依然高企

財報顯示,每日優鮮 2021 年三季度淨收入大增 47.2% 至 21.2 億元,創下單季新高。毛利率環比增長 4.8 個百分點至 12.3%,淨虧損環比降低 39%。值得一提的是,淨收入和毛利率的增長均超過了 Q2 給出的業績指引上限。

而叮咚買菜在第三季度營收為 61.9 億元,同比增長 111%,淨虧損為 20.106 億元,Non-GAAP 口徑下,虧損率為 31.9%,環比下降了 5.3%。

Q3 業績對比

數據顯示,二者成本和費用的增速均超過了總營收的增速。履約成本及營銷成本都構成了兩家公司的主要支出項目,而履約成本過高也是造成每日優鮮虧損的主要原因之一。

每日優鮮第三季度運營開支為 12.314 億元,其中履約開支佔比一半以上為 6.379 億元,2020 年同期為 3.962 億元。這主要是由於履約訂單的數量增加,以及由於公司增加了產品交付、倉庫運營、質量控制和客户服務人員以進一步增強履約能力;銷售和營銷開支為 2.562 億元,2020 年同期為 1.703 億元,這主要是由於公司為獲得新客户和留住現有客户而舉行了線上和線下廣告活動,從而使得廣告和營銷推廣費用增加。

叮咚買菜 2021 年第三季度成本與費用為 82 億元。其中,營業成本為 50.6 億元,同比增長 109.2%;履約成本為 23 億元,同比增長 120.8%;銷售與市場費用為 4.28 億元(約 6650 萬美元),是去年同期的 3 倍多,叮咚方面的解釋是為了獲得新客户而在銷售與市場營銷費用上的支出增加。

今年 6 月,每日優鮮、叮咚買菜同日提交上市申請,為爭一個 “生鮮電商第一股” 的名頭打得火熱。上市後,二者的處境與先前相比卻都有些淒涼:每日優鮮上市當天即破發,至今不到 5 個月的時間股價跌去近七成,總市值已縮水至 10.45 億元;而叮咚買菜上市前募資規模驟減超 70%,只在上市的第二個交易匆匆收穫了一次高達 62.84% 的漲幅後便一路震盪下行,終於在今年 9 月底漲回發行價。

大致梳理以上數據便可發現,二者雖然都在三季度獲得了顯著的增長,但也都仍處於用虧本換增長的狀態中,其股價變動也基本反應了資本市場對其態度,雖然都不夠看好,但營收與用户規模更大的叮咚買菜顯然更討喜一點。

第三方數據顯示,用户增長方面,截至今年 9 月,叮咚買菜的 MAU 達 3471 萬,每日優鮮 MAU 為 900 萬;訂單方面,每日優鮮三季度完成的訂單總數達 2870 萬份,而叮咚買菜三季度月均下單用户數已突破 1000 萬大關。

叮咚買菜押注產品,每日優鮮佈局 To B

雖然在營收、GMV 方面叮咚買菜已領先於每日優鮮數倍,但在偌大的社區生鮮賽道上,二者都面臨與阿里巴巴、美團、拼多多、京東等互聯網巨頭們的競爭。燒錢換規模的打法對於小玩家來説終究難以持續,雙方要做的是專注自身,早日實現盈利。為此,這兩家前置倉模式的生鮮電商也走上了兩條截然不同的道路。

上市前,每日優鮮作為前置倉的首創者,在全國的前置倉數量曾一度超過 1500 個,而截至 2021 年 6 月底,每日優鮮前置倉數量已下降至 625 個,累計縮減一半以上;與之相對應地,叮咚買菜則執行了擴張策略,上市前其前置倉數量約為 900 個,截至 2021 年第三季度末,叮咚買菜已在全國 37 個的前置倉數量已達 1375 個。

此外,在具體業務方面,二者也做出了相應的戰略調整。

每日優鮮繼續拓展招股書中提出的 (A+B)x N 戰略,從生鮮零售商升級為數字化社區零售企業。在優化前置倉 (A) 的同時,截至 2021 年 9 月 30 日,在智慧菜場 (B) 業務側,每日優鮮已在 18 個城市簽約了 73 家菜場,其中 52 家已經開始運營。在零售雲 (N) 業務側,每日優鮮則與 11 家客户簽訂合作協議,逐步進行產品佈署。

長期來看,智慧菜場 (B) 和零售雲 (N) 這兩塊 ToB 業務將成為每日優鮮實現持續發展的新引擎。但由於尚處早期階段,暫未能起到提升估值的效果。

而叮咚買菜也在三季度將最新戰略調整為 “效率優先,兼顧規模”,不僅加大了對供應鏈的投入,包括訂單農業、產地直採、自有品牌以及在農業科技和食品加工等方面,還在商品層面專注建立自有品牌。

三季報數據顯示,叮咚買菜生鮮的源頭直採比例升至 79.1%;其主要自有品牌在相關品類的 GMV 佔比達 27.0%。平安證券報告指出,長期來看,叮咚買菜自有品牌的佔整體 GMV 的比例將從今年三季度的 5.8% 提升到 30% 左右。

叮咚買菜押寶產品的佈局意味着其重資產的路線將持續;而每日優鮮在幾個月裏鋭減的前置倉數量也未能換來立竿見影的盈利。對於四季度的業績指引,兩家公司都預測虧損率將明顯收窄。不過,按照目前數據面上的虧損速度,每日優鮮與叮咚買菜的現金流恐怕都很難支撐其未來一年的運營。

當行業淨利潤率依然為負,當勉強提升的毛利率依然無法覆蓋成本,當營收與規模增長的前提依然是更高的履約與營業費用,每日優鮮與叮咚買菜要實現真正的扭虧,仍是困難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