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吉利汽車回覆首輪問詢:去年50億投向節能汽車及相關技術 與沃爾沃無同業競爭

由 忻素芹 發佈於 財經

《科創板日報》 (上海,記者吳凡),9月17日晚間,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利汽車”)披露了對上交所的首輪問詢答覆。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上交所在首輪問詢中,圍繞着“汽車行業新能源發展趨勢”的話題向吉利汽車連發數問。

回覆函顯示,2019年度,吉利汽車研發投入合計54.56億元,其中,投入於節能車型及相關前瞻性基礎技術的金額近50億元,佔比超過90%。值得注意的是,吉利汽車新能源汽車的市佔率從2019年的6.4%下滑至今年1至6月的2.2%。

公司回覆稱,上述情況僅為短期表現。下半年隨着疫情緩解、行業進入旺季以及幾何C 上市,將利好公司新能源汽車業務。

市佔率接近第三名

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今年1至6月,吉利汽車新能源和電氣化(純電動汽車、輕度混合動力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等)銷量分別為25266輛、62539輛、109189輛以及28324輛,佔各年度汽車銷量的比重分別為2.04%、4.53%、8.85%以及5.95%。

在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吉利汽車面臨着三方勢力的“同台競技”。其一是傳統車企,目前正在積極向新能源汽車領域轉型;其二是如比亞迪等深耕新能源汽車領域的車企;第三類是新勢力造車企業,即近年來新設立的全新品牌,通常以純電動車型為主。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從2019年國內新能源市場汽車銷量來看,吉利汽車的市佔率達到6.4%,雖與第一名比亞迪汽車的20.2%以及第二名北汽新能源的13.7%仍有着較大的差距,但與市佔率6.9%的上汽乘用車相差無幾。

回覆函顯示,當前吉利汽車採取全技術路線佈局,即同時涉及48V 輕混技術(已應用於上市車型)、油電混動技術(已應用於上市車型)、純電動技術(自主研發了三合一驅動系統)、燃料電池(即將開展小批量試產)及甲醇燃料等技術(推出了甲醇燃料量產車型)。

當然,全技術路線佈局必然需要巨量資金的支持。記者注意到,2019年,吉利汽車研發投入合計54.56億元,其中,投入於節能車型及相關前瞻性基礎技術的金額近50億元,佔比超過90%。

同時也需要看到的,以比亞迪為代表的新能源車企擁有自主的電芯的研發、生產和製造能力。而這恰恰是吉利汽車的弱項。

回覆函顯示,吉利汽車為此採取了與上游電池廠商成立合資公司進行硬包電池和軟包電池的生產。比如在2018年12月,吉利汽車子公司吉潤汽車與寧德時代成立合資公司,主要從事電芯、電池模組及電池包研發、製造及銷售;另外在2019年6月,LG化學和吉利汽車將各出資1034億韓元(約合6億元),成立電動汽車電池合資工廠。

另外吉利汽車還在回覆函中表示,會針對新能源汽車用户在購車用車中最為關注的電池安全、續航里程焦慮、充電時間、電池衰減等關鍵問題,研發並推出相關解決方案,比如通過放開充電倍率和精準標定,實現充電 5min,行駛 120km。

收購沃爾沃處於初步探討階段

2010 年 8 月,吉利汽車控股股東吉利控股通過其下屬子公司收購沃爾沃的全部股權,沃爾沃自此成為吉利控股的海外子公司。

除了沃爾沃外,吉利控股控制的主營業務涉及乘用車研發、生產及銷售的主要整車品牌還包括領克、路特斯、極星汽車,此外吉利控股控制的其他企業涉及乘用車生產製造相關服務,實際控制人控制的除控股股東外其他企業涉及新能源科技板塊。

對此,上交所要求吉利汽車説明,上述提及的相關汽車品牌是否與吉利汽車形成同業競爭。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吉利汽車與沃爾沃自 2013 年起就部分零部件在全球範圍開始實行聯合採購,以達到採購成本的節約。但吉利汽車稱,其與沃爾沃獨立進行採購決策,獨立簽署協議並獨立進行採購結算。

另外,雖然沃爾沃與吉利汽車在乘用車銷售網絡佈局上存在一定重合,但主要佈局情況有所差異。

吉利汽車稱,其與沃爾沃產品定位存在明顯差異,目標產品定位存在明顯差異,目標消費羣體存在分割,不存在替代性和直接競爭關係,不存在重大利益衝突。因此,公司目前與沃爾沃不存在同業競爭。

值得注意得是,今年2月,吉利汽車曾發佈公告,其管理層正在與沃爾沃的管理層探討通過業務合併進行重組的可能性,若前述重組完成,沃爾沃將成為吉利汽車的子公司,相關的潛在同業競爭風險將得到消除。

截至回覆函披露,上述事項處於初步探討階段,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

整體來看,吉利汽車稱,沃爾沃、路特斯、極星汽車與公司在歷史沿革、主要資產、人員、主營業務等方面相互獨立,不存在直接競爭或利益衝突,與公司不存在同業競爭。

記者注意到,在吉利汽車擬籌集的204.25億元的募集資金中,有30億擬用於產業收購項目。這也意味着,公司有機會利用前述資金從控股股東手中收購上述資產,以消除相關的潛在同業競爭風險。

對此吉利汽車稱,目前公司尚無明確收購目標,將在項目實施期間內根據行業情況尋找投資收購機會,完成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