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普惠金融指標分析報告:2020年小微企業新三板融資突破百億規模 成年人購買理財比重微降

財聯社(上海,實習記者 徐川)訊,9月8日,人民銀行發佈《中國普惠金融指標分析報告(2020年)》(以下簡稱“報告”)。總體來看,2020年我國普惠金融服務重心更加下沉,資本市場助力作用愈發顯著,個人信貸維持穩步增長。

對於普惠金融的後續發展,報告建議,積極支持符合條件的專精特新企業開展直接融資,充分發揮創業投資引導基金“投早投小”的作用,穩妥降低小微企業掛牌融資門檻。同時,推動銀行業金融機構轉變對專精特新企業的價值評價方式,以投資眼光綜合研判企業價值。

業內人士表示,普惠金融實現高質量發展,要體現在如何充分運用資本市場的力量。從以銀行業為首的金融機構來看,可持續原則是其發展普惠金融的關鍵所在,應加快普惠金融產品創新,提升普惠金融服務能力和效率。

普惠小微貸款實現“量增、價降、面擴”

報告表示,2020年我國普惠金融服務取得了一定成效,具體表現為普惠小微貸款增長迅速、支持小微經營主體的覆蓋面擴大、貸款利率持續下降。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末,普惠小微貸款餘額15.1萬億元,同比增長30.3%,增速比上年末高7.2個百分點;支持小微經營主體3228萬户,較上年增加530萬户;新發放貸款金額1000萬元以下的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為5.15%,同比下降0.81個百分點。

分地區來看,東部地區普惠小微貸款餘額較高,浙、粵、蘇、魯、閩五省的普惠小微貸款餘額佔全國的近50%。

針對疫情背景下,小微企業面臨的現金流緊張、融資困難等問題,2020年,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共對7.3萬億元貸款本息實施延期,累計發放普惠小微信用貸款3.9萬億元。同時,小微企業互聯網貸款業務持續創新發展,截至2020年末,小微企業互聯網流動資金貸款餘額4756億元。

業內人士介紹稱,大型銀行線上貸款產品規模快速增長,發揮着“頭雁”作用;而中小銀行線上產品更加下沉,筆均規模相對更小,是服務微型經營主體的主要力量。

“從銀行層面看,要堅持商業可持續原則,藉助金融科技創新業務,創新產品和服務,提升普惠金融服務能力和效率。”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對財聯社表示,各類型銀行機構也應根據自身的稟賦優勢,進行差異化定位,匹配不同類型的小微企業需求,開發相應的金融產品,實現金融供給與需求相適應,既能避免金融機構之間的同質化競爭,也能有效保障小微企業融資的均衡化。

小微企業新三板融資金額同比高增44%

普惠金融的發展亦離不開資本市場的“保駕護航”。2020年,我國小微金融債發行量持續增加,發行利率呈下降趨勢。具體看,全年共有40家商業銀行發行小微金融債合計3733億元,較上年增長1685億元,加權平均利率也較上年降低0.66個百分點至2.86%。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在資本市場使用情況方面,雖然2020年通過新三板市場發行融資的小微企業數量同比微降3%,但實現融資金額達到101億元,同比增長44.1%。截至2020年末,通過新三板市場發行融資的小微企業共3669家,累計融資額近1500億元。

“普惠金融要真正做大、做成有規模的體系,一定需要結合資本市場。”中國普惠金融研究院院長貝多廣表示,例如大量的小額信貸,如果能通過證券化進入資本市場,使投資者能夠通過證券化產品進入小額信貸,這樣普惠信貸、普惠金融的規模將會大幅增長。

報告指出,2020年通過推出向不特定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並設立精選層、優化定向發行、實施連續競價交易、降低投資者門檻、引入公募基金、實施轉板上市等改革舉措,有效激發了新三板市場活力,市場流動性得到改善。

在貝多廣看來,市場流動性應得到更多鼓勵,尤其在資本市場投資者對小微企業較為了解的基礎之上,再通過強化流動性,市場才會活躍起來。

個人信貸保持穩定增長 成年人投資理財比重微降

從個人信貸看,一方面個人消費貸款穩步增長。2020年末,全國人均個人消費貸款餘額為3.51萬元,同比增長11.8%(其中不含住房貸款的個人消費貸款餘額1.07萬元)。

另一方面,個人經營性互聯網貸款不斷推進。截至2020年末,個人經營性互聯網貸款餘額5871億元,佔個人經營性貸款餘額超過4%。

在個人理財方面,調查結果表示,購買投資理財產品的成年人比例有一定下降。2020年有46.3%的成年人購買投資理財產品,但較2019年下降2.5個百分點。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48 字。

轉載請註明: 央行普惠金融指標分析報告:2020年小微企業新三板融資突破百億規模 成年人購買理財比重微降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