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淨利同比下降至少70%,新華保險投資遭遇“滑鐵盧”

今年一季度,A股市場表現低迷,不少股票均呈現不同程度的下跌。在此背景下,位列20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的新華保險遭到“反噬”,其業績受投資不利的影響導致今年一季度淨利潤同比下降至少70%。

4月25日,新華保險盤中跌停,市值跌破千億,最新市值為996億元。

而股價的“變臉”或與業績不及預期有關。據新華保險公告稱,今年一季度預計實現歸母淨利潤為12.61億元-18.92億元,與2021年同期相比,預計減少44.14億元-50.44億元,同比下降70%-80%。

對於業績預計下降的主要原因,新華保險表示,在去年同期淨利潤高基數的情況下,本期受資本市場低迷的影響,投資收益減少,導致本期淨利潤同比變動較大。

據choice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新華保險出現在20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之中,而在眾多上市公司之中,主要以中小市值股票為主。在A股市場表現低迷的大背景下,這些股票也呈現不同程度的下跌,殃及新華保險。

投資遭遇“滑鐵盧”

險資參股上市公司儼然已不是新鮮事,但股價的波動同樣影響保險公司的業績。

一季度淨利同比下降至少70%,新華保險投資遭遇“滑鐵盧”

自2018年以來,新華保險投資資產不斷增加,從6998.26億元逐步增長至2021年的1.08萬億元,佔總資產的比例在四年時間裏均超95%以上,可見投資對於新華保險來説佔據舉足輕重的地位。

2022年也沒有例外,據choice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新華保險出現在前十大流通股東的共有20家,包括萬科A、國電南瑞、上海機場、樂普醫療等。

一季度淨利同比下降至少70%,新華保險投資遭遇“滑鐵盧”

(數據來源:choice)

細觀這20家上市公司,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除萬科A、國電南瑞市值超千億元以及上海機場市值接近千億元外,包括海信視像、深圳機場、涪陵電力在內的11家上市公司的市值均在100億元以上,還有兩家上市公司金雷股份與理邦儀器的市值不足百億元,這意味着新華保險偏愛投資中小市值股票。

然而今年一季度股市表現不及預期,三大指數大幅下跌,上證指數跌幅超10%,深證成指跌幅超18%,創業板指下跌近20%。

新華保險投資的20家上市公司股票之中,有18家難逃股價下跌的命運。除上海機場、銀泰黃金股價小幅上漲外,其他股票均在今年一季度呈現不同程度的大幅下跌,其中跌幅超40%的股票有1家,跌幅超30%的股票有3家,跌幅超20%的股票有6家。

其中跌幅最大的便是金雷股份,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跌幅已達近42%,之後跌勢仍未停止,自4月以來,跌幅已超28%,最新市值僅63億元。其次便是鋼研高納,在今年一季度末,股價跌幅已超38%;跌幅排名第三的是江蘇新能,達32.71%。

所投股票的大幅下滑,對新華保險來講,勢必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據新華保險公告稱,今年一季度預計實現歸母淨利潤為12.61億元-18.92億元,與2021年同期相比,預計減少44.14億元-50.44億元,同比下降70%-80%。

種種跡象表明,新華保險的投資收益與業績關聯明顯。

像去年以來在股市表現較好的背景下,新華保險投資端表現尤其亮眼,據數據顯示,一季度投資收益同比增長57.8%至195.58億元,全年總投資收益率5.9%,達576.21億元,同比增長23.5%,增速為五大上市險企中最高。

一季度淨利同比下降至少70%,新華保險投資遭遇“滑鐵盧”

投資端的亮眼表現成為新華保險去年業績增長的重要驅動力。據其年報顯示,2021年新華保險實現營收問為2223.8億元,同比增長7.67%;歸母淨利潤為149.47億元,同比增4.57%。

而如今在2022年一季度新華保險投資股票遭“滑鐵盧”從而影響公司業績驟降,這對於全年業績來講,並非樂觀。東吳證券也表示,過去三年公司一季度佔全年利潤比例約32.7%,2021年同期佔比更是高達42.2%。由此可見,2022年的新華保險或面臨較大壓力。

轉型遇困,業績停滯不前

伴隨着監管趨嚴,“壽險轉型”已成為近幾年保險公司出現的高頻詞之一,新華保險也無例外。

而在轉型過程之中,前任萬峯則是關鍵人物之一。2016年,萬峯出任新華保險董事長一職,開始主導公司轉型之路。主要是通過削減銀保渠道保費、躉交保費佔比,提升個險渠道保費、期交保費佔比,改善保單結構,提升新業務價值率。

在此背景下,新華保險個險渠道保費佔總保費比重從2016年的65.2%逐步提升至2018年的81%,而銀保渠道保費則從2016年的33.5%下降至2018年的17%,可見公司的保單結構正逐步改善。

在此背景下,反映一家壽險公司經營能力和業務拓展銷售水平的關鍵指標新業務價值表現也着實可圈可點。據其年報顯示,新業務價值從104.49億元逐步提升至2018年的122億元;新業務價值率也從2016年的22.40%提升至2018年的47.90%,3年時間內已經翻了一番。

轉折點始於萬峯離職,2019年1月16日,主導新華保險轉型的萬峯卸任董事長與首席執行官等一切職務。新華保險也開始走回老路,發力銀保渠道,隨之而來的是新業務價值率接連下降。據年報顯示,新業務價值率從2018年的47.90%急轉直下至2021年的12.9%。

新華保險新業務價值也呈現驟降態勢,2021年同比降34.9%至59.8億元。與其他幾家上市險企比較,新華保險2021年新業務價值同比跌幅最大,不及中國平安的-23.6%、中國人壽的-23.3%和中國太保的-24.8%。

具體來看,新華保險個險渠道新業務價值57.8億元,同比降35.7%;與之相反的是,銀保渠道逆勢上揚實現新業務價值為4.97億元,同比上漲超5成。

正如新華保險副總裁李源曾表示,個代渠道問題是當前壽險業最突出的問題,從2020年開始,新華保險的個險轉型受到巨大的壓力。

個險轉型承壓的背後源自個險代理人隊伍增長乏力和合格人力下降。據新華保險年報顯示,截至2021年底,其個險規模人力為38.9萬人,同比鋭減35.8%。月均合格人力(即當月首年佣金在800元以上者)同比下降28.9%至9.1萬人,月均合格率則同比下降4.7個百分點至19.1%。

在新業務價值臉降的同時,新華保險的業績停滯不前。自2018年歸屬淨利潤大幅上漲後,連續三年淨利潤徘徊在140億元左右,據choice數據顯示,2019至2021年的歸屬淨利潤分別為145.6億元、142.9億元以及149.5億元。

種種跡象表明,新華保險轉型並不順利,2022年,公司將發力財富管理及康養產業,助力壽險主業發展。

在需求和政策推動下,健康養老產業成為新藍海,保險公司紛紛佈局,前有中國太保斥資8億元成立太保養老(北京)有限公司,後有新華保險正籌劃組建新華康養產業投資運營管理平台。

此外,2021年,新華保險的北京蓮花池尊享公寓、北京延慶頤享社區、博鰲樂享社區項目全面落地。新華保險副總裁張泓表示,截至2021年年底,新華保險養老社區入駐資格簽署達4000份,對應累計應收保費近60億元。

但值得注意的是,康養產業所得的保費對於新華保險來説“杯水車薪”,其2021年實現保費為1634.7億元,佔比僅3.67%。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819 字。

轉載請註明: 一季度淨利同比下降至少70%,新華保險投資遭遇“滑鐵盧”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