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誰,奪走了上汽集團淨利潤之首的行業地位?
是什麼,讓上汽集團在半年報腰斬的利潤面前,卻仍然對全年充滿信心?
8月下旬,正值汽車業上市公司集中發佈半年報的時期。鑑於2022上半年上海出現嚴重的疫情,其實人們對上汽集團的半年業績早已有了一定的心理準備,但讓人沒想到的是,在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以下簡稱“歸母淨利潤”)一項上,上汽集團被一次一次、又一次的超越。
曾經作為國內汽車行業產銷、營收、淨利潤規模之首的上汽集團,少了最後一個標籤,究竟意味着什麼?
面對慘淡的經營業績,和股價表現,為什麼陳虹還能對上汽集團全年表現充滿信心?
1)營收三連降,利潤受重挫
半年報顯示,上汽集團2022上半年營業總收入3159.93億元,同比下跌13.69%,歸母淨利潤69.1億元,同比下跌48.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以下簡稱“扣非淨利潤”)61.08億元,同比下跌48.47%。此外,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由正轉負,同比驟降396.8%,至-47.04億元。上半年的這場疫情,對上汽集團的影響,可見一斑。
讓人意外的是,就在上汽集團公佈半年報之後,贛鋒鋰業、天齊鋰業相繼發佈的半年業績當中,歸母淨利潤不斷刷新行業新高,再加上之前早已公佈半年業績的寧德時代,在歸母淨利潤排名中,昔日的行業龍頭上汽集團,到了2022上半年也只能淪為第四。
相比之下,營收同樣在千億規模的寧德時代,超越身處疫情核心區的上汽集團尚可理解,但營收規模不到150億元的天齊鋰業、贛鋒鋰業,居然能分別創出103.28億元、72.54億元的歸母淨利潤,帶來分別高達72.24%、50.22%的淨利潤率,而上汽集團的淨利潤率僅為2.19%,甚至不及天齊鋰業的零頭。
從季度維度上,上汽集團的成績也並不好看。通過財報數據不難看出,上汽集團2022年第二季度營業總收入為1335.21億元,同比下跌24.56%。更糟糕的是,這已經是上汽集團連續五個季度出現總營收同比下跌,連續兩個季度環比下跌。
營收持續下降,歸母淨利潤則是暴跌。2022年第二季度,在疫情的嚴重影響下,上汽集團歸母淨利潤僅為13.94億元,同環比降幅分別達到了78.45%、74.73%,均創下近期單一季度最嚴重跌幅。
在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眼中,恐怕除了疫情,就是上游企業的暴利,給下游企業成本帶來了極大壓力,嚴重影響了本就處在艱難轉型時期的汽車企業的經營情況。
2)全年600萬的目標,終於不用全靠合資?
如此糟糕的業績,會讓上汽集團對2022全年失去信心嗎?至少對於全年600萬輛的產銷目標方面,上汽集團表示“維持不變”。
在9月5日發佈的最新一期產銷快報中,上汽集團8月產銷均保持在50萬輛以上水平,其中生產53.8萬輛,同比增長26.22%;銷售51.21萬輛,同比增長12.94%。1-8月累計產銷更是雙雙突破300萬輛大關,生產332.88萬輛,同比增長7.03%;銷售325.31萬輛,同比增長4.83%。
從全年目標的完成度來看,上汽集團的壓力其實是略有增長的,接下來每個月的月均銷量目標,由公佈7月產銷快報時的約65萬輛,升至接近69萬輛水平。但具體分板塊來看,上汽乘用車已經穩居8萬輛以上,同時還實現了連續四個月,兩位數同比增長。在上汽集團中的產銷佔比也攀升至15%以上。
不過,上汽集團的高端電動品牌智己,表現卻並不盡如人意,問世已經有一段時間,可是,目前的表現似乎只能與嵐圖媲美。
與此同時,上汽集團另外三大板塊:上汽大眾、上汽通用和上汽通用五菱,也在8月迎來全面復甦,其中特別是上汽通用,雖然由於年初發生波動,但在最近四個月裏同樣實現了產銷四連漲,穩居12萬輛之上。上汽通用五菱依然是上汽集團的產銷一哥,其中銷量與上月同樣維持在14萬輛以上,而產量則同比大漲46.88%,達到16.12萬輛。不出意外的話,其下個月就能在累計產銷上全面突破100萬輛大關了。
相比之下上汽大眾的表現更為平穩,由於上年同期本就達到12萬輛的產銷水平,所以雖然8月產銷僅次於上汽通用五菱,位於上汽集團第二,但同比增幅分別僅為12.79%、3.81%,在四大核心板塊中相對較低。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從單月產銷來看,上汽大眾在上汽集團中的佔比同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3個百分點,是上汽集團四大板塊中下滑最嚴重的。顯而易見,今天的上汽集團從產銷上對於合資品牌,特別是對於上汽大眾的依賴正在不斷降低。與此同時,在財報的主要控股參股公司歸母淨利潤當中,上汽大眾也是近五年下降最明顯的。
2022上半年,上汽集團從上汽大眾獲得的歸母淨利潤僅剩28.04億元,比上年同期的28.85億元進一步下滑,不僅不及上汽財務的33.62億元,甚至都快要被華域汽車(25.18億元)追平。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對聯營企業和合營企業的投資收益中,上汽集團在2022上半年已經低至44.86億元,雖然尚未達到2020年同期的40.55億元歷史低點,但與2021年同期的85.03億元相比,與歸母淨利潤同樣出現了將近砍半的下跌。
值得肯定的是,在慘淡的業績、艱難回升的產銷面前,上汽集團2022上半年的研發費用依然達到了76.69億元,雖然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23%,但這仍然算得上是近五年的高位。另一個給上汽集團帶來信心的是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雖然開篇提到其2022上半年由正轉負,僅為-47.04億元,但實際上,第二季度現金流已經恢復正值,達到44.4億元。
很難説是否是受財報以及8月產銷快報帶來的影響,在資本市場,上汽集團發佈半年業績後,其股價一路下跌,並於9月5日創下自今年4月下旬以來的最低值。而同樣在這一天,上汽集團發佈了8月產銷快報,並於隨後一個交易日迎來了久違的股價上漲。
讓我們回到開篇的兩個問題,通過全行業的業績不難發現,除了寧德時代這種同處於千億市值的行業龍頭外,更為強勢的其實是鋰業巨頭們,它們以不足150億元的營收,卻帶來了遠超上汽集團的利潤。同樣,能在腰斬的利潤下仍然對全年保持信心,其實也能體現出上汽集團在過熱的鋰業環境下,仍然對市場有着相對冷靜的判斷。
或許,未來“最賺錢的中國汽車業上市公司”將不再屬於上汽集團,至少在賺錢表現上,行業龍頭就此易主。
那麼接下來依然作為產銷、營收規模最大的汽車業上市公司,上汽集團又能在規模優勢下挖掘出哪些新的潛力?為投資人帶來哪些新的希望?甚至是否會就此逐漸擺脱或真正意義上減輕對合資公司的依賴?讓我們共同期待上汽集團接下來在三季報,以及年報中給出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