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再虧損,荔枝的盈利之殤

音頻社交的風口越吹越猛了。在Clubhouse被馬斯克帶火後,Facebook、Twitter等巨頭紛紛跟進,推出了自己的音頻社交新產品。國內在線音頻賽道今年同樣很躁動,懶人聽書被TME收購、喜馬拉雅提交IPO申請、蜻蜓FM收穫新一輪融資等,大家都在找尋更多糧草。


可見在頭部玩家都賺不到錢的情況下,在線音頻的戰事絲毫沒有降温的趨勢,反而大有愈演愈烈之勢。


對於搶先上市成為“音頻第一股”的荔枝來説,今年也是戰略升級的轉折點,去年10月在海外推出第一款音頻社交軟件TIYA之後,一季度又大打場景擴張戰略,推出了獨立的播客內容平台。


從6月2號發佈的最新Q1財報來看,全球化將是荔枝今年發力的重點,但不穩定的盈利能力卻是一個隱患。

Q1再虧損,荔枝的盈利之殤

(配圖來自Canva可畫)

沒能繼續盈利


去年Q3是荔枝上市以來的高光時刻,因為荔枝首次在Non-GAAP規則下盈利了,雖然盈利數額很微薄。當時荔枝創始人兼CEO賴奕龍曾表示“我們的商業模式是健康和可持續的。”


然而荔枝的盈利狀態卻只保持了兩個季度,今年Q1財報下,荔枝Non-GAAP下的營業利潤再次轉負,為虧損0.64億,同比去年Q1的0.29億有明顯擴大。


但另一方面,Q1荔枝的總體營收卻達到了4.95億元,同比增長33.8%,刷新了上市以來的單季營收記錄。在單季營收創新高的情況下,荔枝為何沒能將盈利狀態繼續保持下去,又陷入了虧損的狀態,從Q1財報來看,原因主要在於兩方面。


第一,內容成本和運營成本的增加。根據財報,Q1荔枝的收入成本為3.7億元,同比增長24.6%。對於這一增長,財報的解釋是“內容分成費、支付手續成本和帶寬成本的增加。”


內容是荔枝生存的根本,Q1對播客內容和原生社區內容的投入是導致其內容成本明顯增長的核心原因。而支付手續成本和帶寬費用,主要由用户規模增加所導致。財報顯示,Q1荔枝的平均移動MAU為5970萬,比去年同期增加520萬。


第二,營銷和銷售費用的增加。根據財報,Q1荔枝的該項費用達到了1.21億元,比去年同期暴增236.1%。對於暴增原因,財報的解釋是“產品和品牌方面營銷推廣的投資增加。”


TIYA剛進入海外市場,荔枝播客推出時間也不久,在同類產品井噴的情況下,這兩個新產品顯然需要持續的投入,尤其現在是前期,投入的力度和規模都會比較大。


總體來看,荔枝Q1重回虧損的原因就是各項支出的同時增加,這也説明荔枝又回到熟悉的燒錢競爭的節奏了。


新產品沒那麼樂觀


寧可犧牲掉可盈利的能力,也要去加大投入,去出海,去到新場景,可見荔枝對於執行全新戰略的決心。而好消息是,這種投入決心收穫了一定的回報。


Q1財報指出,TIYA在2021年3月的移動MAU超過了2百萬,和去年Q1的平均MAU比,增長了90%。而主攻播客內容的荔枝播客方面,荔枝披露的最新信息顯示已經和小鵬汽車、廣汽、天際、威馬等汽車廠商,以及比亞迪、華為、地平線、億咖通等汽車智能平台達成合作,而在播客內容上,還和泡泡瑪特達成了合作。


看起來這兩個產品的發展進度都很不錯,一個是用户量增加,一個是合作伙伴增加,但是這兩個新產品各自都存在明確的發展挑戰。


第一,TIYA能否保持高增長。從目前的數據來看,TIYA雖然一定時間內在美國社交應用排行榜上保持了不錯的位置,但是燒錢貢獻有多少,後續增長動力還足不足,不得而知。參考早先大火的Clubhouse,數據顯示其話題度、下載量、排名之後一路下跌。顯然,這類APP要想持續火下去難度不小,TIYA難免也要經此大考。

第二,荔枝播客的變現能力能否質變。播客業務一直是荔枝的營收來源之一,但佔比太小。獨立的荔枝播客主打垂直內容加車載場景,雖然面向的人羣平均消費能力變高了,但受制於荔枝原來播客業務的變現能力,目前很難説其前景光明。


綜上兩點,兩款新產品雖然在Q1都展示了發展驚喜,但是從更長遠的變現和增長動力來看,還是沒那麼樂觀。


上不去的付費率


其實TIYA和荔枝播客也存在共同的挑戰,那就是變現。音頻和直播平台的主要變現模式都是禮物打賞,而且從國內主流的平台來看,付費率普遍不高。


可荔枝的付費率表現一直屬於非常不佳的梯隊。根據Q1財報,荔枝本季度平均MAU為5970萬,但是月均付費用户卻只有47.47萬,付費率不到0.8%。和去年同期相比,甚至還出現了輕微的下滑。


做個比較,喜馬拉雅招股書顯示其2021Q1付費率為13.3%,是荔枝的十倍以上。荔枝用户量更少,付費率做高一點應該不難,為何願意掏錢的用户比例還是那麼少。


這可能和荔枝的變現重心有關。早在2019年Q4財報電話會議上,荔枝管理層就曾提到音頻娛樂板塊的付費率在6%上下,可想而知,播客或其他的付費板塊,很大程度拖累了荔枝的付費率。


但是到現在荔枝也沒能把總體付費率提上來,説明還是在變現上遇到了一些問題。雖然隨着MAU的增加,總體付費用户規模增加了,但是長遠來看,付費率還是關乎到整個荔枝音頻生態的賺錢能力,必須要重視起來。


競爭高壓化


總體來看,荔枝Q1雖然在營收、平均移動MAU等數據上取得增長,但重回虧損、付費率過低這些問題更加緊迫,也讓荔枝的未來發展看起來充滿了更多的不確定性。


不得不説,荔枝選擇今年加速全球化和擴張場景,可能不是一個好的選擇。一方面,出海和巨頭扳手腕,就是去別人的主場踢館,後期必然離不開持續的投入,對於可能到來的惡戰也要有所準備。


另一方面,喜馬拉雅很快就要上市,而懶人聽書也完全歸於騰訊音樂麾下,他們在有錢後必然會有更大的動作,比如出海、掀起內容版權戰、全面進軍車載場景等。這些動作多少都會擠壓到荔枝的發展空間。


在線音頻嚴格來説還在洗牌淘汰賽的階段,喜馬拉雅、騰訊音樂這些巨頭必然希望速戰速決,而他們在資金、戰略、資源、團隊等方面,都要強於荔枝。今年的荔枝,很可能會面臨持續高壓化的競爭環境。


在不穩定的盈利能力下,如此持續的競爭高壓,對於正在尋求擴張和變現的荔枝而言,很可能是致命的。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404 字。

轉載請註明: Q1再虧損,荔枝的盈利之殤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