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精特新企業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境內外交易所爭奪IPO企業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石恩澤 深圳報道

尋找新增量,如今是企業、行業、政府、市場都努力解決的共同問題,也是相互競爭的賽場。

近日,由畢馬威中國主辦,富途聯合承辦的“揚帆出海,海外上市新機遇——科技企業海外上市”最新動態研討會在深圳舉行。

香港交易所市場科環球上市服務部副總裁李聞濤介紹,早在2018年之時,港交所針對Biotech和TMT公司,增設18A、8A和19C章節,分別允許未盈利生物科技企業上市、發行人同股不同權和海外發行人二次上市。

這三個章節促使港交所如今成為中概股二次迴歸地、全球第二大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地,從根本上改變了香港資本市場的生態結構。

10月19日,港交所推出18C章節,意圖將18A生物科技的這套概念,應用到其創新提出的“特專科技”行業上面。港交所提出的“特專科技”行業包含五類企業(新一代信息技術、先進硬件、先進材料、新能源及節能環保、新食品及農業技術)。

“特專科技”與“專精特新”,不僅名字類似,行業相似度也高度重合,尤其是與深圳“20+8”產業集羣,高度重疊。而入選深圳“20+8”產業集羣的企業,基本都是走“專精特新”之路的種子型選手。

港交所環球上市服務部副總裁李聞濤表示,“我們看重‘十四五’規劃發展方向,並對此特意做出了篩選,可以説是有相互取經的地方,未來港交所還有不斷擴充行業空位的可能性。”

從細則來看,港交所在18C章節的設計上展現了十足誠意。港交所為特專公司提供2條上市路線,一條是未商業化公司,另一條是已商業化公司。

“區別這2條線的關鍵在於‘收入’指標,也就是以公司年收入上能否達到2.5億港元為門檻。”李聞濤説。

同時,他強調,對比港交所現行主板要求,做出這番門檻的調整,並不意味着降低標準,而是為了給公司更多選擇。“比方説,對已商業化公司在收入上‘砍’半至2.5億港元,但相應的市值也從40億港元提升至80億港元。同時,未商業化公司的市值要達150億港元。”

此外,港交所對比科創板另一大優勢在於鎖定期,對已商業化公司的領航資深獨立投資者的要求為6個月、未商業化公司為12個月,而科創板的鎖定期在2年。

畢馬威中國華南區高科技行業主管合夥人房炅表示,儘管近一段時間海外資本市場面臨不同挑戰,導致IPO市場有所放緩,“但市場是會有(政策)窗口期,機會擁有留給有準備的人。相信隨着不確定因素逐步消退,科技企業上市的活躍度將逐步提升。”

從科創板數據來看,今年前三季度,科創板專精特新“小巨人”總體實現營業收入2257.93億元,同比增長超四成;總體實現歸母淨利潤326.79億元,同比增長近兩成。

另外,科創板開市3年多以來,超480家公司上市科創板,其中有223家(46%)企業入選工信部專精特新“小巨人”名錄。

除此之外,“專精特新”企業還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從深圳前三季度經濟運行數據中可以明顯看出這一趨勢。截至2022年10月,深圳共有專精特新中小企業3842家。這批企業前三季度合計增加值同比增長11.4%,增速明顯高於全市水平。深圳統計局在相關數據分析中寫道,“專精特新”企業表現亮眼,對全市工業穩增長有較強支撐。”

值得一提的是,大部分“專精特新”企業還歸屬在深圳20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羣之中。在深圳統計口徑下,前三季度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增加值9370.50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7.5%,高於一季度(4.6%)和上半年(7.2%)增速,呈現逐季提升趨勢。

其中,智能網聯汽車、新材料、高端醫療器械、軟件與信息服務、新能源、海洋經濟均實現超兩位數增長,分別為44.5%、22.6%、14.1%、12.8%、10.7%、10.1%。

近期,深圳工信局再發重磅文件《關於進一步推動企業上市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徵求意見稿)》(下稱《若干措施》),提出要積極發揮區域股權市場塔基功能,支持前海股權交易中心設立“專精特新培育板”。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金融與現代產業研究所研究員餘洋表示,“分板塊有利於提升專板的關注度,降低投資人篩選投資標的的成本”。

此外,深圳還在《若干措施》中對新增上市公司中“專精特新”企業數量提出明確要求,在上市公司總量超600家的基礎上,“專精特新”企業佔比要超50%。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35 字。

轉載請註明: 專精特新企業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境內外交易所爭奪IPO企業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