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解決企業轉型的“數字焦慮”《中國產業數字化報告2020》“開藥方”

由 万俟傲白 發佈於 財經

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不少中小企業經營受阻,加上與龍頭企業相比早就存在的戰略認識、數字技能、資金儲備等方面差距,中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找死、不轉等死”的兩難問題更加嚴峻。

怎麼辦?6月30日,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與京東數字科技研究院在京聯袂發佈的《攜手跨越重塑增長——中國產業數字化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為解決90%中小企業的“數字焦慮”開出了“藥方”。

《報告》研究負責人和主要執筆人、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主任單志廣表示,《報告》結合近年來國內重點行業領域產業數字化典型案例,就如何推動國內產業數字化轉型發展短期突破口及發展趨勢提出獨到見解。通過數字化實踐的經驗,為中小企業賦能,有利於形成對上下游相關主體的支撐,真正推動數字經濟發展。

數字化轉型有“五難”

A股市場“扇貝又跑了”的難題,在數字化解決方案面前不堪一擊——大連鑫玉龍海洋生物種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中等規模的農產品養殖企業。不久前,通過與京東數科區塊鏈的防偽追溯及“千里眼”視頻手段合作,大連鑫玉龍將海蔘的“育種-育苗-養殖-加工”各階段生產信息都加入到了追溯中,全程透明可追溯。區塊鏈技術應用在養殖領域的全流程,在增強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信任度之外,往外延展甚至還可防範類似“海蔘跑路”的審計問題。

但並不是所有中小企業都像大連鑫玉龍這麼幸運,可以迅速找到適合自己的數字化升級方案。報告認為,目前,受限於戰略認識、數字技能、資金儲備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廣大中小微企業仍面臨數字化“轉型找死、不轉等死”的兩難困境。主要表現在5個方面:一是自身數字轉型能力不夠導致“不會轉”;二是數字化改造成本偏高、而自身資金儲備不足造成“不能轉”;三是企業數字化人才儲備不足致使“不敢轉”;四是企業數字化轉型戰略不清,決策層“不善轉”;五是企業多層組織模式不靈,中層領導“不願轉”。

清華大學互聯網產業研究院院長朱巖表示,中小企業轉型必須認識到困難,價值創造是產業數字化的關鍵。這種價值創造方式不同於工業時代,而是要建立在數據要素基礎上,充分考慮數字生產力的創造性,並建立與之匹配的數字化生產關係,才能真正釋放數字價值。《報告》是對近期黨中央一系列數字化轉型精神的全面解讀,無論是對產業數字化的研究人員還是實踐者都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在我國推進產業數字化的進程中具有一定的里程碑作用。

“擁抱”產業數字化

產業數字化到底是什麼?《報告》提出,產業數字化是指在新一代數字科技支撐和引領下,以數據為關鍵要素,以價值釋放為核心,以數據賦能為主線,對產業鏈上下游的全要素數字化升級、轉型和再造的過程。

從產業數字化的內涵看:一是以數字科技變革生產工具;二是以數據資源為關鍵生產要素;三是以數字內容重構產品結構;四是以信息網絡為市場配置紐帶;五是以服務平台為產業生態載體;六是以數字善治為發展機制條件。

神奇的數字科技工具帶給中小企業的不僅僅是“無接觸”提效。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有一家規模60餘人的電氣自動化製造公司“威世頓電氣”。公司一頭從零件供應商採購核心零部件,另一頭將生產出來電器設備提供給大型電力公司。對於“威世頓電氣”財務負責人韓女士來説,票據貼現是她日常工作中需要操心的問題。

“銀行和票據中介審核流程複雜,費用高昂,通過京票秒貼,我只用了20分鐘就完成貼現,並且貼現的對手方是銀行,手續正規,報價透明。”韓女士介紹,過去,票據中介報價10個點手續費的票,最終以2.44%的價格貼給了銀行,單那一張票,就為韓女士的企業節省6000多元。”

今年第一季度以來,受疫情影響,部分中小企業停工待產,市場票據結算需求相應降低。隨着第2季度,企業陸續復工復產,由於現金流壓力較大,貼現需求明顯回升。目前,京票秒貼平台上超過95%的客户都是從業人數不超過300人的小微企業。技術的引入提升了票據貼現的效率,讓小微企業的短期資金週轉需求可以更快捷地對接到金融機構,實現降本增效。

“產業數字化的魅力正在於此。”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管理科學與信息系統系副教授董小英認為,在產業數字化推進過程中,以科技為基礎,以數據為要素,以價值為中心,以共建為理念,堅持“融合 創新”一體化推進思路,按照因時、因地、因業、因企原則制定產業數字化轉型戰略,着力推進資源融合、業務融合、市場融合,實現技術創新、模式創新、產品創新。加快推進產業數字化的五大重要着力點:數據要素驅動、科技平台支撐、品牌價值賦能、生態融合共生、政府精準施策。

提出解決方案

產業數字化在中小企業數字轉型方面的威力已經顯現,那麼具體如何推動數字化轉型?《報告》認為,一方面在產業內要釋放數字生產力,另一方面,也必須建立與數字生產力相匹配的數字化生產關係。

這樣的案例並不鮮見。京東數字科技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説,京東數科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前沿科技幫助金融和實體產業進行數字化升級。比如,在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應用中,京東數科研發的智能資管平台JT²以及AI機房巡檢機器人都是新基建重要的組成部分。

又如,在區塊鏈的產業化應用中,京東數科將區塊鏈植入生鮮產品進行溯源保障,包括雞、豬、飼料溯源等近千種生鮮產品納入區塊鏈“管理”,實現信息不可篡改的保存和快速溯源,推動有效防止有毒或很多食品的安全問題發生。

“科技平台是去提升產業數字化時代生產力重要的手段,通過科技平台去充分發揮數據資源的價值。”在京東數科智能城市部城市操作系統部負責人莫雄劍看來,平台的優勢無疑為中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了更便捷的“一站式”解決方案。

過去,智能城市沒有數據“底座”依靠、各自為戰,迫切需要智能城市操作系統的科技平台。在近期疫情防控中,京東數科在城市操作系統平台基礎上,快速上線一批疫情防控小程序、指揮平台、疫後復工平台,為快速服務中小企業復工復產和用户防疫貢獻應有力量。

“京東數科與中國雄安集團共同去架構雄安新區的智能城市數字技術底座——塊數據平台,這個平台由京東數科智能城市操作系統的AI和大數據能力做支撐。作為新區城市大數據資源中心的載體,塊數據平台承擔着匯聚新區數據管理,實現新區數據融合驅動的重要任務。通過塊數據平台的建設,夯實了新區數字卵生城市的數據底座,有了這樣一個科技平台,中小企業的管理部門未來可以快速去進行跨部門、跨領域、跨區域的數據處理和應用創新,中小企業自身也可以更便利獲取相關信息,提升經營管理效率。”莫雄劍説。(經濟日報記者周琳)

來源:經濟日報新聞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