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各大城市財力榜
來源: 國民經略
經濟增速換擋疊加疫情衝擊及減税降費措施影響,2020年全國財政收入出現自1977年以來首次下降。
據財政部數據,2020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82895億元,同比下降3.9%;其中,全國税收收入154310億元,同比下降2.3%;非税收入28585億元,同比下降11.7%。
財政緊平衡和收支矛盾加劇的背景下,國內重點城市的財政收入情況究竟如何?哪些城市財政收入受疫情衝擊最大,哪些城市的財力又在逆勢增長?
-01-
10城財政減收,武漢天津跌幅超20%
搜狐城市以4個一線城市、15個新一線城市和30個二線城市為樣本(以下簡稱49座重點城市),統計了各地2020年地方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收入。
需要説明的是,49座重點城市中,目前僅廊坊尚未公佈2020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其餘城市均有數可查。
統計結果表明,全國共有16座城市2020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突破1千億元大關,較去年新增1座,長沙作為千億俱樂部新晉成員,2020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1100.1億元。
2020年,中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排名前10名的城市,分別為上海、北京、深圳、蘇州、重慶、杭州、天津、廣州、南京和成都。
2020年中國重點城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排名/搜狐城市制圖
2020年,上海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7046.3億元,領跑全國。同時,上海也是全國唯一一座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突破7千億元的城市,約為排名最末的蘭州同期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 28.5倍。
上海財力領跑全國的光鮮背後,卻是財政收入同比下降的暗淡。
2020年,上海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下降1.7%。上海市財政局局長曹吉珍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以及新增減税降費政策和2019年深化增值税改革措施翹尾等因素影響,上海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較去年同期下降較多。
對於2020年的財政減收壓力,上海也早有打算。為實現預算收支平衡,2020年11月底,上海出台預算調整方案,宣佈市級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均調減102億元。
同樣由於實現預算平衡難度加大,從而選擇中途下調收入預期的還有北京。
去年11月底,北京市2020年市級預算調整方案獲批。北京市財政局直言,受營改增改革持續性減收、新發地聚集性疫情波動導致防控時間延長等多重因素影響,北京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計將減少約350億元,增幅也將由年初的“零增長”下降為-6%左右。
事實表明,北京市財政局的測算並沒小題大做。2020年,北京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5483.9億元,同比下降5.73%。
據搜狐城市統計和測算,在已公佈財政收支數據的重點城市中,共有10座城市2020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下降,它們分別為泉州、上海、重慶、太原、貴陽、北京、哈爾濱、台州、天津和武漢。
其中,天津和武漢2020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降幅最大,雙雙跌破20%,但細究背後成因,兩座城市卻略有不同。
2020年,武漢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230.29億元,同比去年下降21.34%,跌幅全國最大。這也導致武漢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排名從去年的全國第10位,滑落至全國第14位。
作為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地區,武漢經濟一度停擺多日,税源受到巨大沖擊。同時,為力保企業和居民穩定,武漢減税降費力度全國最大、時間最長。據武漢市財政局測算2020年全市新增減税降費513.7億元,若剔除當年新增減税降費因素,武漢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口徑降幅則為12.9%。
而此番天津財政大幅減收,一方面自然與疫情衝擊密不可分,但另一方面也源於出讓國有資產提升非税收入這一模式的難以持續。
2020年,天津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923.1億元,同比去年下降20.21%。其中,地方税收收入1500.1億元,同比下降8.21%;非税收入423億元,同比下降45.50%。
2019年,天津市通過盤活變現政府資產,轉讓部分國有企業政府持有股權,導致當年天津市非税收入猛增至776.1億元,從而對2020年財政收入形成較高基數。
但出讓國有資產而產生的收入是一次性的,並不具備持續性。2020年,天津市非税收入隨即接近腰斬,並導致天津市財政大幅減收。
據天津市財政局估算,若剔除2019年一次性因素,按可比口徑計算,2020年天津市一般公共收入的降幅則可收窄至10.2%。
-02-
長沙税收大增,珠海非税收入成為增收主力
就在上述10城財政減收的同時,一些城市的財力卻在疫情衝擊下逆勢增長。
在已公佈財政收支數據的重點城市中,搜狐城市發現共有38座城市2020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實現正增長。其中,長沙、石家莊、珠海、杭州、蘭州、嘉興的同比增幅突破5%。
但細究各個城市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結構,可以發現不同的財政增收路徑。
2020年,長沙市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首次突破千億關口,達1100.09億元,同比增幅高達15.77%。其中,全市完成税收收入807.08億元,同比增長21.29%,非税收入293.01億元,同比微增2.88%。
由此可知,此番長沙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亮眼表現,主要緣於税收收入的大幅增長。但長沙市税收收入由2019年的665.41億元猛增至2020年的807.08億元,主因並不是經濟增長刺激下的税源增加,而是因為統計口徑的調整,包含了原上劃省級的約百億下放税收。
若剔除統計口徑調整的影響,據長沙市財政局測算,2020年長沙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口徑增幅則大幅收窄至3%。
與長沙調整統計口徑致税收大幅增加不同,杭州的税收增長則實實在在由於其強勁的數字經濟實力。
疫情衝擊下,數字經濟能夠更好地跨越疫情造成的空間阻隔,具備較強的抗風險能力。據杭州市統計局數據,2020年,全市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實現增加值4290億元,增長13.3%,高於GDP增速9.4個百分點,佔GDP的比重達26.6%,較上年提高1.9個百分點。
數字經濟的強勁支撐下,2020年,杭州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093.39億元,同比增長6.48%,其中,税收收入1978.6億元,同比增幅高達10.46%。
與長沙、杭州在税收收入方面下功夫不同,珠海則選擇在非税收入方面挖掘潛力。
2020年,珠海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為379.1億元,同比增長10.05%;其中税收收入同比增長4.48%,非税收入則猛增36.26%。
據珠海市財政局局長戴偉輝透露,為穩住財政收入基本盤,2020年珠海市多渠道開源挖潛,積極盤活國有資源資產,使得非税收入成為當年增收主力。
搜狐城市從“2020年珠海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執行情況表”中發現,2020年珠海市非税收入的大幅增長,很大程度上得歸功於有償轉讓國有資源(資產)使用權而取得的收入的提升。2020年,珠海市國有資源(資產)有償使用收入達34.84億元,同比增幅高達87.6%。
這時,就不得不提2019年底有關“格力電器”的世紀交易。作為珠海國資委旗下最為優質的資產,格力電器15%的股權轉讓,陸續給珠海國資委帶來了大量的現金收益,而這也進一步導致珠海市2020年非税收入的大幅提升。
-03-
杭州財政收入中税收佔比最高
其實,在地方財政困難的年份,轉讓國有資產所有權、增加地方國企上繳利潤等舉措是地方政府應對財政減收的常見選擇。而這時,地方財政便會呈現出“税收收入低增或下降,非税收入高增”的特徵。
目前,49座重點城市中,已有30座城市公佈了2020年具體的税收收入、非税收入數據。搜狐城市統計梳理後發現,由於疫情直接衝擊税源,地方税收收入下滑更為明顯,部分地方政府依靠加強非税收入徵收,來彌補税收減少的影響。
2020年中國重點城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結構分析/搜狐城市制圖
在已公佈相關數據的30座重點城市中,税收收入同比增長的僅有15座城市,其中7座僅維持不及3%的低速增長。與此同時,卻有21座城市非税收入實現正增長,其中12座城市同比增幅突破10%。
在多座城市加大非税收入徵管力度,以彌補税收減收的同時,浙江城市的表現卻獨樹一幟。2020年,杭州、温州、金華三市税收收入紛紛高速增長,非税收入卻都大幅下降。
實際上,財政收入中税收佔比越高,通常被視作財政收入質量高的特徵。
這是由於税收收入更為規範且與經濟聯繫更為緊密,而以行政事業性收費、罰沒收入等收入為主體的非税收入,地方自由裁量權較大,尤其是在地方財政困難的情況下,部分城市便會加大非税收入徵管力度,比如開展專項檢查,從而彌補税收減收的影響。
在上述30座已公佈數據的重點城市中,2020年税收收入佔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重最高的5座城市均位於民營經濟發達的江浙地區,分別是杭州、金華、蘇州、南京和常州。而税收佔比最低的5座城市則分別是青島、南寧、煙台、重慶和大連。
-04-
今年1月合肥財政收入增幅最高
隨着經濟穩步恢復,今年1月多地財政收入迎來“開門紅”。
據搜狐城市統計,目前49座城市中,共有19座城市公佈了2020年1月財政收支執行情況。19座城市中,上海以1158.5億元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領跑。但從同比增速來看,合肥以17.1%的增幅奪冠。
2021年1月重點城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狀況/搜狐城市制圖
總體看來,19座城市在2021年第一個月全部迎來財政收入正增長,其中13城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達到兩位數。
不過,據遼寧大學地方財政研究院院長王振宇分析,考慮到去年年末的一些收入在今年初入庫等不可比因素,相比於1月份數據,觀察更長週期的數據更有意義。
近期,各地相繼披露2021年度的預算報告,其中包含了對今年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預判。相較於年初財政收入高增速,預算報告中地方政府對全年收入的預判更為冷靜,總體上仍是中低速增長。
以1月增速奪冠的合肥為例,據合肥市財政局預計,2021年合肥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計增長5%。
而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總量領跑的上海則更為謹慎。據上海市財政局,預計2021年上海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258億元,僅比2020年執行數增長3%。
多位財税專家表示,由於中國經濟穩步恢復,預計大多數地方財政收入能夠實現增長。不過由於世界經濟復甦仍然不穩定,疫情防控依然存在不確定性。此外,去年不少地方為了彌補税收減收,通過增加國企利潤上繳、處置存量資產等一次性增收措施抬高了去年收入基數,而今年中國持續推進減税降費會帶來一定程度的税費減收,綜合考慮這些因素,地方財政收入仍然增收壓力較大。
參考資料:
[1]各地財政局、統計局公開資料
[2] 2020年財政收支情況,中國財政部
[3]地方錢袋子加減法:9地下調預算收入,超8500億預算資金提前下達,時代週報
[4]2020年近半數省份財政收入正增長 普遍依靠非税收入增收,財新網
[5]地方財政收入迎來“開門紅” ,多省份給出全年增速預測,第一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