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陳經:想拿人口問題唱衰中國,真可笑

由 諸葛寒香 發佈於 財經

公安部近日發佈的數據顯示,2020年出生並且到公安部登記的新生人口數量為1003.5萬人,較2019年1465萬的新生人口出現了明顯下降。輿論對人口問題的關注迅速增加,一些學者進行了深入分析。有關推動實現適度生育水平,增強生育政策包容性,減輕家庭生育、養育、教育負擔,釋放生育政策潛力的內容也納入到“十四五”規劃綱要當中。

一些“嗅覺靈敏”的西方媒體也關注到中國人口問題,甚至將其引為“中國崩潰論”的新證據。如《華爾街日報》稱中國勞動力衰退、少子化等問題籠罩着經濟前景,《紐約時報》認為中國人口危機是“21世紀最重要的地緣政治事實”,中國“未富先老”、經濟前景暗淡。

有西方研究機構新近推出報告稱,中國勞動力將逐年減少0.5%以上,而美國高出生率和移民政策令勞動力在未來30年擴大。有人甚至據此認為,因人口問題“中國經濟永遠超不過美國”,這種將人口與中美競爭聯繫起來的唱衰論調,得到一些西方媒體與機構的追捧。

關於中國,西方一些媒體機構最大的問題是不客觀,在人口問題上亦是如此。人口統計難度高,真實情況究竟如何,非常值得細緻地調查研究,即將公佈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價值極大。但是西方一些媒體機構常常陷入所謂“中國人口出生數字長年造假”“中國人口已經負增長”這樣的偏執邏輯中。既然中國官方數據“不可信”,而問題“肯定”又存在,那麼這些媒體機構片面推導出的所謂“真實情況”只能是崩潰性的。

近年來我國出生人口下滑的確有些出乎外界預料,但並非不可解釋。直接原因是適齡人口結婚、生育年齡推遲,導致一胎出生超預期下滑了約300萬,二胎出生有所增長但也少於預期。20-30歲的育齡女性,也就是“90後”女性,每個年齡段都不少於900萬,她們本應是結婚生育的主力軍。然而隨着女大學生數量超過男生,女性教育深造和工作拼搏的時間明顯增多。再加上對婚姻對象的要求提高,年輕女性在2016年後明顯推遲了結婚與生育時間,主要結婚年齡從過去的20-29歲,變為25-34歲。2019年40歲以上結婚人數為368.5萬,超過了20-24歲的365.4萬。

青年人口教育水平大幅提升絕不是壞事。有大學學歷的女性比有初中學歷的女性結婚晚一些,對配偶要求高一些,是很正常的現象。由此導致的結婚與生育推遲,讓出生人口低於預期,並非不可挽回。事實上,2019年30-34歲結婚人數就比上年有所增長。大批女性因求學、工作而推遲結婚,但還是會按傳統模式步入婚姻殿堂,大概率帶來一胎生育的反彈。

國家和社會應該對年輕人結婚與生育提供幫助,同時這方面也的確大有可為。中國幅員遼闊,三四線以下城市與鄉鎮生活壓力明顯比一二線城市小,因教育程度提升導致的婚育推遲現象確實存在,但大齡未婚現象相比東亞其他國家來説並不算多。

東亞其他一些地區生育率低,重要原因是地域狹小、社會同質化。日本女性生育率為1.4,1/7的女性終生不婚,韓國女性生育率為0.9,為世界最低,香港、台灣等地區及新加坡的生育率為1.1,並且上述國家和地區所採取的種種提振生育率的政策大多效果不佳。而中國的迴旋餘地要大得多,地區差異給釋放生育潛力提供的空間要廣得多,國家在政策層面能採取的辦法也多得多。生育政策潛力至今還未完全釋放,也未採取發達國家常見的大力度補貼模式,中國社會有“老人幫帶小孩”等傳統家庭有利因素,中國的人均住房面積已經是東亞地區最高且還在不斷增長,“房住不炒”對緩解年輕人購房負擔效果顯著。考慮到種種制度層面的優勢,中國實現適度生育水平是可以預期的。

隨着經濟發展及國民教育程度的上升,人口出生率下降是必然現象。過往一些國家的經驗證明,在採取合理的應對措施之後,出生率出現反彈也是常見現象,並非如一些危言聳聽的説法,人口將不斷減半直至消失。人口對經濟有長期影響,生育形勢值得關注和重視。但人口問題對國家經濟和社會的影響是長期的,有相當長的時間去調整應對,並非立刻就要“出事”,結局早已“註定”。東亞一些低生育率地區人口問題之所以久病成疾,是因為這些地區綜合資源不豐富、產業層級單一被鎖定、社會生活壓力過大等固有缺陷導致調整也未見更大成效。

中國產業門類齊全,經濟模式多種多樣,年輕人未來想象力空間無限,既有努力奮鬥的前景,也具備悠閒生活的條件。實施計劃生育政策,有計劃地控制人口是中國主動做出的選擇。即使人口出生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處於較低水平,勞動年齡人口下降,中國勞動人口在相當長時間內超過發達國家總和,仍會是一個基本前提。在教育紅利與科技水平突飛猛進的支持下,中國勞動力的平均產出有極大提升空間,並不存在所謂勞動力短缺的問題,未來一段時間我們主要關注的仍然是就業問題。

人口是超長期的問題,變數很多。而“經濟崩潰”這樣的問題應該屬於短期至中期,太遠的預測沒有意義。西方一些媒體機構以往唱衰中國經濟的所有套路已基本失效,新近又撿到一個“人口問題”拿來當論據,這隻能説明對中國崛起已無法阻擋。(作者是科技與戰略風雲學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