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發力兩融,縮減股票質押規模:海通證券“期中考”的喜與憂

由 鈄翠娥 發佈於 財經

作者 | 武麗娟

來源 | 獨角金融

作為行業信用業務的領頭羊,信用減值大幅收縮,風險正逐步出清,2021,海通證券能否繼續騰飛?

截至8月28日,已有45家A股券商披露2021年半年報或業績快報,中信證券(600030.SH)的淨利潤、營收,以及經紀、投行、資管自營等多業務指標居行業第一,繼續坐穩“券商一哥”的位置,緊隨其後的是滬上三甲之一的海通證券(600837.SH),在其各項業務中,信用業務的上半年收入較為突出,在利息淨收入這一指標中拔得頭籌。

2020全年海通證券的信用減值損失達45.86億元,相當於當年淨利潤的42.17%,大幅計提資產減值拖累業績的同時,2020年在資管業務領域海通證券也屢遭監管處罰。

不過作為行業龍頭之一,海通證券在去年完成200億定增後資本實力進一步增強,境內外各項業務均衡快速發展,進入2021年,信用減值大幅收縮,中期業績表現頗為亮眼

1

2021中考業績出爐

海通證券信用業務收入居首

2021年上半年,海通證券實現營業收入234.71 億元,超過2015 年(220.49億元),刷新了業績最高紀錄,同比增長31.95%,淨利潤為81.7億元,同比增長49.0%。目前,海通證券在已披露半年報的券商中業績排名第二(冠軍為中信證券)。

信用業務方面,今年上半年利息淨收入排名前十的券商分別是海通證券(33.62億元)、國泰君安(31.57億元)、廣發證券(24.13億元)、中信證券(23.24億元)、華泰證券(19.11億元)、光大證券(12.81億元)、國信證券(10.80億元)、招商證券(10.69億元)、東方財富(9.95億元)、申萬宏源(9.47億元)。

國信證券(002736.SZ)在對海通證券半年報點評的研究報告中提到,其利息淨收入提升主要由於公司利息支出下降,並指出,海通證券在頭部券商中盈利增速較高,當前估值處於歷史較低分位

信用業務收入增速方面,海通證券2021前半年同比增長52.2%,中信證券雖排名第四,但其業務增速高達186.73%。

從2015年開始,雖然海通證券的信用業務收入佔營業總收入比率有下降趨勢,不過近年來這一業務總收入持續保持高增長,且始終排行第一。

來源:Wind

此外,信用業務收入排名前十中,有三家券商利息淨收入下滑,分別是國信證券(-34.99%)、招商證券(-23.75%)、申萬宏源(-49.27%)。

2

信用減值大幅收縮

風險正逐步出清

券商如果踩雷股票質押業務,對其直接的影響便是大額計提減值損失。

海通證券的2020年就有些許心酸,雖然全年各項財務指標較為穩定,不過信用減值損失達45.86億元,相當於2020年度淨利潤的42.17%,同比增長61.07%。2018-2020三年,信用減值總計達91億元。其年報顯示,2020年信用減值損失大幅增長主要是因為應收融資租賃款減值損失增加。

在大幅計提資產減值拖累業績的同時,海通證券2020年在資管業務領域也屢遭監管處罰。比如,作為王牌業務,去年海通證券多次因為債券業務被監管點名,其中,陷入“永煤債”泥淖更讓其成為這輪風波中“受傷”最重的中介機構之一。

進入2021年,海通證券的股權質押風險有進一步化解的趨勢,信用減值損失也隨之大幅收縮,上半年這一數值為10.25億元,同比下降64.67%,主要原因為買入返售金融資產減值損失減少

來源:巨潮資訊

同時,海通證券稱,2021年股票質押業務規模下降至316.13 億元,資產質量保持較好水平。對此,海通證券在半年報中透露,其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客户的平均履約保障比例為304.54%,融資人提供的擔保品較為充足,信用風險整體可控

下圖可以看出,海通證券各項信用減值損失大多同比下降。其中,融出資金減值損失2.85億元,應收融資租賃款減值損失4.98億元,其他貸款和應收款項減值損失1.61億元。

來源:巨潮資訊

3

營收“三駕馬車”

信用業務領跑

從各項業務佔營收比例來看,2021上半年,海通證券近80%的營業收入由信用業務、自營業務、經紀業務貢獻,分別佔比為35.77%、27.27%、17.47%,成為驅動其營收增長的三駕馬車。對此,海通證券表示,信用業務收入增長主要是融出資金利息收入增加和借款利息支出減少

海通證券各項業務佔營業收入比例 來源:Wind

一般來説,信用業務主要包括兩部分,融資融券業務和股票質押回購業務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8月24日,滬深兩市的融資融券餘額為1.87萬億元,去年同期這一數字為1.49萬億元,一年以來增長0.38億元,而截至2021年上半年,這一數值為1.78萬億元。值得注意的是,1.87萬億的兩融餘額規模已是近6年高點。

在行業佣金率普遍下調的大背景下,發展融資融券等信用交易業務將有望進一步提升證券公司的盈利能力及市場競爭力

與此同時,隨着兩融規模擴張,券商信用業務收入也有明顯提升。證券業協會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券商利息淨收入為308.54億元,較2020年同期的275.66億元增長11.93%。

2021上半年,海通證券融資融券餘額較年初增加88.72億元至765.55億元,業務結構進一步優化

不過,據“券商中國”報道,近期,有券商收到監管部門下發的《規制“兩融套現”風險促進業務迴歸本源》文件。監管部門提出以下要點:一是正視“兩融套現”問題,強化展業合規意識;二是切實落實主體責任,主動排查清理違規行為;三是迴歸兩融業務本源,嚴防融資“信貸”化。

新時代證券投資顧問申睿認為,監管收緊後,對券商的正常業務基本不會產生影響,兩融只是其中一塊兒業務,影響有限,但是對於資金的管理和控制越來越嚴,如果政策真正落地,把這些業務的奉獻點去掉的話,券商該有的業績還會有,也就是説,風險釋放完後,主要還是看它的實際市場增長動能。

總體來看,證券行業融資融券業務發展較為平穩,而股票質押業務自2018年起風險頻頻曝光後,便出現大幅回調,多家頭部券商大幅壓縮業務規模,對其持有謹慎態度。截至2020 年末,證券行業股權質押規模為3009 億元,較2017 年末高點下降63%。

下圖融資類業務規模變化顯示,海通證券今年前半年保持兩融業務的增長和股票質押業務的縮減

來源:巨潮資訊

此外,海通證券半年報還公佈了年內新增(金額超過人民幣1億元)或已披露且有新進展的訴訟、仲裁事項,涉及信用業務的訴訟有5起,包括與南一農公司、紅太陽集團、南京世界村質押式證券回購糾紛案(涉案資金共計3億元)等4起質押式回購案件,以及一起融資融券交易糾紛案(涉案資金2.58億元)。

海通證券稱上述案件中涉及的潛在損失已根據相關規定進行了充分計提。

年報顯示,除了上述案件,海通證券及其子公司(除境外上市子公司)尚處於執行階段的案件共 8起,涉及案件金額13.24億元。因此,海通證券還有一些“歷史遺留問題”待解。

整體來看,2021“期中考”海通證券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績單,同時,信用減值計提較2020年明顯放緩,接下來滬上龍頭是否還會持續騰飛,保持頭部效應?你怎麼看?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