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市違約頻現 債基遭殃頻現淨值跳水
北京商報訊(記者 孟凡霞 李海媛)近期,債券市場“噩耗”不斷。在“雙11”期間,也有債券型基金業績表現大打折扣。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11月11日,有33只債券型基金單日收益率虧損1%,更有6只基金淨值跌幅超3%。有業內人士猜測,債券型基金收益率大幅下滑或與“踩雷”違約債有關。在11月10日,就有主體信用評級為AAA級的公司債券違約,並在後續遭遇評級下調。對此,分析人士提醒投資者,在對固收產品投資的過程中,也應該瞭解過高的收益伴隨着更高的風險。
“雙11”當天,多隻債基收益率大幅跳水。根據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11月11日,有6只債券型基金(份額分開計算,下同)單日收益率跌幅超3%,分別為融通歲歲添利定開債A/B、華泰紫金豐利中短債A/C、人保鑫瑞中短債A/C。
其中,跌幅最大的產品為融通歲歲添利定開債B,當日跌幅高達3.3%。據悉,融通歲歲添利定開債 B屬於中長期純債型基金,該類債券在11月11日的平均收益率為-0.03%。而上述提及的華泰紫金豐利中短債A/C、人保鑫瑞中短債A/C所屬的短期純債券型基金當日的平均收益率則為-0.06%。由此不難看出,上述6只債券型基金的當日收益率均遠低於同類平均。同時,數據顯示,11月11日,在所有債券型基金中,收益跌破1%的債券共有33只。
針對該日收益率大幅下滑的原因,北京商報記者發文採訪融通基金,但截至發稿前,並未收到相關回復。
據中銀香港金融研究院經濟學家丁孟猜測,“債券違約率上升導致整體信用利差上行,國債收益率同時也出現上升,上述兩個效應疊加影響的結果,就是債券的總體收益率大幅上行,相應的,債券型基金的收益率就會大幅下降。”
中國(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資院院長王紅英進一步表示,債券型基金收益率暴跌可能也與“踩雷”違約債有關,導致這類債券型基金的收益率出現大幅下跌。
正如王紅英所説,四季度以來債券市場頻現爆雷。在上述基金的收益率集體跳水的前一天(11月10日),永城煤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煤控股”)發佈公告稱,因流動資金緊張,截至到期兑付日日終,“20永煤SCP003”不能按期足額償付本息,已構成實質性違約,違約本息金額共計10.32億元。
據天眼查信息顯示,永煤控股成立於2007年6月,其大股東為河南能源化工集團有限公司,持有比例高達96.01%。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之前,作為發行主體的永煤控股和旗下債券“20永煤SCP003”的長期信用評級均為最高等級AAA。然而,11月12日,上海清算所發佈公告稱,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公司將永煤控股主體信用及“20永煤SCP003”的信用等級由AAA調降至BB。
事實上,永煤控股並非個例。四季度以來,也有企業因發行債券違約而被大降評級。據悉,華晨集團於10月發佈旗下私募債券“17華汽05”未能如期兑付的消息,引起軒然大波,這也是華晨集團首次出現債券違約。此後,10月28日,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發佈評級報告,宣佈將華晨集團的主體信用等級由此前的A+下調為BB。回顧此前,華晨集團主體信用等級在今年9月被降級前也曾為AAA。
那麼,為何近期債券爆雷現象頻頻發生?財經評論員郭施亮表示,債券違約並不少見,尤其是在疫情環境下,經濟發展受到影響,在經濟增速放緩的背景下,企業經營管理受到了不小壓力,違約、信用風險爆發等現象時有發生,這時就更考驗企業的風險防禦能力以及現金流水平。如果企業現金流不足、風險防範意識薄弱,加上債券市場利率波動及經濟增速下行壓力的因素,也會加大債券違約風險。
針對投資者應如何規避風險,避免“踩雷”違約債,王紅英提到,由於部分固收類產品從間接融資走向直接融資,同時在新資管背景下,剛性兑付也被打破,因此投資者要有“買者自負”的思想認識。其次,在對固收產品投資的過程中,也應該瞭解過高的收益伴隨着更高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