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光華股份涉嫌數據造假,研發費用存貓膩

由 忻素芹 發佈於 財經

繼衝擊科創板未果,半年多時間內光華股份又欲轉戰深市主板。

2021年8月,浙江光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華股份”)遞交了招股書,公司擬募資約6.53億元,其中3.82億元用於“年產12萬噸粉末塗料用聚酯樹脂建設項目”、7084.09萬元用於“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和2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事實上,這並非光華股份第一次衝擊上市,早在2020年5月,公司科創板IPO就獲得上交所受理,不過歷經三輪問詢後,公司最終在2021年1月撤單。

值得注意的是,光華股份兩次募資的項目用途都一樣,光華股份前次募集資金約為5.87億元,與此次謀求深市主板上市相比要少6592.32萬元。其中,“年產12萬噸粉末塗料用聚酯樹脂建設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擬投入募集資金分別為4.26億元和9000萬元,不難看出,公司用於補充流動資金的募資增加了一倍多。

光華股份專注於粉末塗料用聚酯樹脂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是國內主要的粉末塗料用聚酯樹脂供應商之一。

資料顯示,光華股份2018年、2019年、2020年的聚酯樹脂行業銷量分別為銷量63508噸、銷量71205噸和銷量97000噸。但其招股説明書卻列示為59620.71噸、71132.06噸和96618.80噸。

與前一份招股説明書對比來看,少了2017年的銷量,多了2020年和2021年1~3月份的銷售量。公司贏利前景也存在巨大不確定性。

2018年至2021年第一季度,光華科技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16.18%、25.46%、24.45%和26.27%。對比之下發現,兩次公佈的毛利率有所不同,2018年的毛利率相差0.6%,2019年毛利率相差0.03%。

除了涉嫌數據造假,光華股份研發費用也存在貓膩。

科創板要求三年累計研發費用佔比達到累計營收的5%,或者三年累計研發費用達到6000萬,形成主營業務收入的發明專利(含國防專利)5項以上。

2017至2019年度,發行人研發費用分別為2,091.77萬元、2,345.57萬元、2,639.83萬元,均未達到5%的佔比要求。三年合計研發費用7,077.16萬元,勉強超過6000萬。所以就要細看這裏是否存在虛增研發費用的可能。

研發費用主要包括主要包括直接投入材料、研發人員薪酬,累計折舊、其他費用佔比極低可以忽略。

數據來源:光華股份問詢函

光華股份將總經理姚春海、副總經理朱志康、採購部經理徐曉敏、生產部經理張春強等7位董事、監事和高管的薪酬費用全部計入研發費用,2017-2019年涉及薪酬金額合計388.21萬元,而他們並不屬於研發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