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計淨值低於1元,招銀理財不收管理費,公募基金“旱澇保收”被打破?

近日,招銀理財發行了一款類公募基金產品,招卓價值精選權益類理財計劃產品(類公募基金)。該產品規定,當累計淨值低於1.00元(不含)時,暫停收取管理費,等回到1元后再恢復收取。這打破了常規的不論淨值漲跌固定收取管理費的模式,引發行業關注。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招銀理財的收費模式並非資管行業首創。但在市場低迷的大環境下,投資者持有理財產品的獲得感普遍不強,公募基金“旱澇保收”的收費模式,以及“基金掙錢,投資者不掙錢”的行業老問題再次被搬出來討論。

業內人士接受紅星資本局採訪時表示,固定收費模式並不是“基金掙錢,投資人不掙錢”的癥結所在。核心在於做好投資者教育,以及建立以投資者利益為主的基金經理、基金管理人、基金銷售機構激勵機制。 

招銀理財調整費率

打破行業固定收費規則

“招卓價值精選類權益類理財產品計劃”是招銀理財在今年5月23日發售的產品,屬於權益類投資經理張英管理。

該權益類公募產品有80%-95%的資金投向權益類資產,其餘資金主要投資固定收益資產,與公募基金股票型基金較為類似。

這次引發關注的是,該產品在費率上做了部分改動。產品説明書顯示,如本產品當日累計淨值低於1.00元(不含)時,管理人將從下一自然日起暫停收取固定投資管理費。直至該產品累計淨值高於1.00元(含)後,管理人恢復收取理財計劃固定投資管理費,費率為1.50%/年,每個自然日計提,按月收取。 

累計淨值低於1元,招銀理財不收管理費,公募基金“旱澇保收”被打破?

↑截圖自招銀理財發佈的產品説明書

若按照公募基金股票型基金的收費模式,市場上普遍採取的管理費率為固定1.5%,託管費率是0.25%。相較之下,招卓價值精選權益類理財計劃產品的固定管理費和託管費都低於公募基金產品。

對於招銀理財這次的做法,券商業內人士李先生(化名)認為,主要是一種營銷手段,通過費率設計的變化,來吸引投資者關注。“招銀理財過去主要發行的是固收類產品,此次發行的是類公募產品,招銀理財在這個領域的優勢不強,需要在投資人心中快速樹立品牌。”

“銀行理財子公司的費率是可以隨便調的,限制較少。現在市場是低點,未來大概率向上,所以淨值在1.00元以上的概率很大。”某公募基金投顧陳先生(化名)接受紅星資本局採訪時表示,“招銀理財這次的做法,可以為自身博一個好名聲,起到較好的宣傳效果。”

業內人士:降費影響廣

公募基金費率不會輕易變動

投資者都很關心,一向“旱澇保收”的公募基金是否會跟進調整管理費。

實際上,招銀理財這次調整費率並非行業首創。此前,公募基金行業早已有過多次關於收費模式的創新嘗試。

比如,早在2018年,南方基金推出行業首隻“賺錢才收固定管理費”的基金——南方瑞合三年定期開放混合型發起式基金(LOF)。

該基金採取有條件收取管理費模式。簡單來説,就是每三年封閉期費後收益率要為正(大於零),才收取1.5%/年的管理費。如果每三年封閉期費後收益率小於或者等於零,則不收取管理費。

“公募早就有浮動管理費的產品,有些產品存在一定封閉期,流動性不好。幾個試點產品的規模基本上都在掉,並不是很受歡迎,很難推廣。”陳先生接受紅星資本局採訪時表示。

“不排除新設立的公募基金公司有可能會跟進,因為新入局者要競爭市場份額,不過大公司都會比較慎重。”李先生認為,大公司的基金存量規模大,若新的產品降低費率,買入老產品的基民會覺得不公平,基金公司面臨的壓力隨之而來。

累計淨值低於1元,招銀理財不收管理費,公募基金“旱澇保收”被打破?

從基金公司收入的角度看,基金管理費是基金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

天相投顧數據顯示,以2022年為例,去年受A股市場大幅波動影響,各類基金虧損達1.45萬億元,但四大費用(管理費、託管費、銷售服務費、交易費)合計仍達2146.01億元,不僅比2021年出現小幅增長,更是創出歷史新高。其中,管理費佔比超過60%,規模達到1442.43億元。

“如果每家基金公司都參照招銀理財的做法,基金公司的收入將會大打折扣,同樣受到影響的還有券商、銀行等基金代銷機構,因此我認為不太會輕易改變。”李先生分析稱。

陳先生則認為公募基金固定收取管理費的模式沒問題。“如果基金公司在熊市降費率,到了牛市可以提費率嗎?在牛市裏面,公募賺再多,也不額外提取業績報酬的。”陳先生表示,基金的費率水平是寫在基金合同裏面的,按照基金法嚴格要求去設置,基金的募集是經過證監會審批的。“如果投資者覺得不合理,可以不買,但是要有契約精神。” 

“基金掙錢,投資者不掙錢”如何解決?

“基金掙錢,投資者不掙錢”是公募基金行業一直存在的問題。

當下市場效益不佳,基民持有基金的體驗較差,獲得感普遍較低。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收費模式並不是導致基金管理人和基民利益不一致,以及“基金掙錢,投資人不掙錢”的癥結所在。

李先生直言,“即便是基金的累計淨值做到1.00元以上才收管理費,也不等同於基民也掙錢了。”他舉了個例子,假設基民是在淨值2元的時候買了某隻基金,當淨值跌到1.5元,基民是虧錢的。但按照基金累計淨值做到1.00元以上便可收取管理費的邏輯,基金公司還是在收管理費。

李先生補充解釋,“有許多基民往往就是在基金淨值上漲時買入,又在下跌時贖回,所以難掙錢。最核心的還是要做好投資者教育,讓投資者的投資理念更加理性、成熟,堅持長期主義。”

基金行業也在嘗試解決問題。2022年4月,證監會發布的《關於加快推進公募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中提到“強化長效激勵約束機制”。

累計淨值低於1元,招銀理財不收管理費,公募基金“旱澇保收”被打破?

該機制即督促基金管理人建立健全覆蓋經營管理層和基金經理等核心員工的長期考核機制,將合規風控水平、三年以上長期投資業績、投資者實際盈利等納入績效考核範疇,弱化規模排名、短期業績、收入利潤等指標的考核比重。支持基金管理公司探索實施多樣化長期激勵約束機制,研究採用股權、期權、限制性股權、分紅權等方式,實現員工與公司長期發展、持有人長期利益的一致性。

《意見》還提到“着力提高投資者獲得感”。引導基金管理人與基金銷售機構牢固樹立以投資者利益為核心的營銷理念。督促銷售機構持續完善內部考核激勵機制,切實改變“重首發、輕持營”的現象,嚴禁短期激勵行為,加大對基金定投等長期投資行為的激勵安排,將銷售保有規模、投資者長期收益納入考核指標體系。

紅星新聞記者 盧月佳 俞瑤

編輯 餘冬梅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500 字。

轉載請註明: 累計淨值低於1元,招銀理財不收管理費,公募基金“旱澇保收”被打破?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