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第二個"李嘉誠"跑了

別讓第二個"李嘉誠"跑了

9月10日收盤後,SOHO中國發布公告稱,鑑於目前滿足收購要約的先決條件進展不足,各方一致認為無法在要約最後截止日當天或之前滿足先決條件,經各方一致同意,黑石集團終止對公司的收購要約。

這條公告的發出,標誌着潘石屹這次“金蟬脱殼”計劃告吹。

這也引發了SOHO公司股價的閃崩。9月13日,SOHO中國開盤即暴跌40%以上,截至收盤報2.29港元/股,跌幅逾34.57%。一天之內,市值蒸發超62億港元,總市值僅為119.06億港元。

在此之前,潘石屹已經將國內資產拋售得所剩無幾。

“最後資產”計劃

2021年6月16日晚間,SOHO中國官方微博發佈公告稱,全球知名投資公司黑石集團現金要約收購SOHO中國已發行全部股份,收購價為每股5港元,最高現金代價236.58億港元(約合30億美元),以取得SOHO中國的控股權。潘石屹夫婦將只剩下9%股權。

若是交易順利完成,這將是黑石在中國的最大一筆房地產投資,潘石屹張欣夫婦也將會從中套現約143億港元。

但距黑石集團收購SOHO的發起要約還不到3個月,雙方交易的“生意”就戛然而止。

至今SOHO創始人潘石屹仍沒有出來做任何回應,反倒是在交易告吹的第二日,在央視5頻道播放的美網公開賽女單決賽的紐約現場上,卻意外捕捉到了潘石屹夫婦的身影,鏡頭的本意是抓拍美國網球名將安迪羅迪克。

鏡頭下的夫婦倆,嘴角向下,眉頭緊皺,面色淡定。

別讓第二個"李嘉誠"跑了

這份收購要約的終結,在上個月就初現端倪。8月6日,SOHO中國就發佈公告稱,其與黑石集團的收購交易被市場監管總局依據《反壟斷法》正式立案審查。

歷史數據顯示,反壟斷法實施至今13年,經營者計劃申報後附加限制條件的總共50例,但禁止的只有3例。

其實,這裏的立案審查是個中性詞,並不是説這場收購就違法,而是一個正常的程序,不等同於反壟斷調查。

根據2018年9月“國務院關於經營者集中申報標準的規定”裏面的明確要求,黑石和SOHO中國的交易至少滿足第二點。

別讓第二個"李嘉誠"跑了

也就是説,按照規定,通過取得股權或者資產的方式取得對其他經營者的控制權等經營者集中行為,達到標準的,經營者應當事先向反壟斷執法機構申報,未申報的不得實施集中。

立案調查分為兩種,為期30天的簡易程序和為期180天的普通程序。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反壟斷局的官網上,簡易程序沒有公佈這個案件,説明該案是以普通程序受理的。

按照有關方面的規定,該次立案審查最遲可以到2022年1月29日完成。

但是到目前為止,未曾見到國家市場監管局有任何的表態反對這場交易。不過,審查超過30天的黑石還是決定放棄這場收購要約了。

這場收購案最早可以追溯到去年,2020年3月,SOHO中國就傳出消息,公司正在與海外金融投資者洽談進行戰略合作事宜。彼時的交易對象,便指向了黑石集團。當時SOHO中國給出的私有化價格約40億美元,並且要求黑石方將SOHO中國的債務也一併接管。

但是由於當時疫情影響,寫字樓市場受到較大沖擊,給雙方合併的前景增添了較大不確定性,一度陷入停滯狀態。

直到今年6月,這場SOHO中國的私有化才重新提上了日程。

一年多的時間,SOHO的報價就由40億美元降至30億美元,足以見潘石屹清售資產意願之強烈。

但是,潘石屹的“出海夢”終究是碎了。

對於黑石此番終止收購SOHO中國,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給出了自己的看法,“終止的原因主要是涉及反壟斷審查,而這個審查一直沒有結果,導致黑石對SOHO中國的要約收購超出了雙方約定的期限。從實質上而言,主要是由於監管方態度不明,導致黑石對項目前景信心不足而放棄了收購,否則雙方完全可以再繼續延長要約時間。”

對於SOHO中國的未來,柏文喜也是持憂慮態度。他認為,在目前的狀態下,SOHO中國很難再找到人接盤,大概率只能繼續自持經營或者散賣物業,而SOHO中國上市地位也無繼續維持的必要,退市也是大概率的事。

三十年財富輪迴

1984年,大學畢業的潘石屹被分配到廊坊石油管道研究室,彼時正值改革開放的大浪潮,無數帶頭大膽吃螃蟹的人藉着這股政策東風,一夜暴富。不甘人後的潘石屹在單位幹滿3年後,毅然辭職南下,一頭扎進了機遇遍地的深圳。

可是日子並不太好過,初來乍到的潘石屹搬過磚,睡過大街,就是沒發大財。

1988年,國家宣佈成立海南經濟特區,瞅準機會的潘石屹繼續南下,加入了當時海南熱火朝天的炒房大業,也正在這個時候,他遇到了幾個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共同創立了萬通,而他們幾個也被稱為“萬通六君子”。

通過高息貸款炒房,僅僅半年時間,萬通就賺了一千多萬。這個金額放在現在仍然是一筆鉅款,更何妨説三十年前的中國。簡單換算一下,1993中國廣義貨幣M2規模是3.5萬億,現在則是227.6萬億。按照這個比例來換算的話,當年的1000萬元幾乎相當於現在的6.5億元。

當時的海南樓市有多瘋狂,僅1992年,僅海口一地的房地產開發面積就達到了800萬平方米,地價由1991年的十幾萬元/畝飆升至600多萬元/畝。

短短4年時間,海南房價上漲便超過450%,地價更是上漲30多倍。

在一個去和有關部門加深感情的偶然機會,在5斤橘子和2條煙的幫襯下,潘石屹獲得了海口房地產市場整體情況資料。這個人口不到30萬的海口市,竟有超過2萬家的房地產公司。而且當時海口的人均住房面積達到了驚人的49平方米,對比一下當時的北京,僅為7.4平方米。

預感到海口房地產即將崩盤的潘石屹立馬警覺,做了一個精明的決定,直接從海南樓市脱身,將萬通的大本營搬到了北京,完成了一場漂亮的逃頂套現。

資本狂歡後的海口只剩下了一地雞毛。大量房地產企業倒閉,無數人血本無歸。這些企業在海南留下了600多棟爛尾樓、18834公頃閒置土地和800億元積壓資金。部分爛尾樓長期得不到盤活,一度變為養豬場。

“天涯,海角,爛尾樓”一時間也成為了海南的三大景觀。

1994年,及時抽身回到北京的潘石屹,在一場劍橋大學同學會的飯局上,邂逅了現任妻子張欣。一個是叱吒海南房地產風雲的商業大佬,一個是華爾街頂級投行出身,年薪超25萬元的海歸精英。兩人一下就看對了眼。

別讓第二個"李嘉誠"跑了

相識僅僅4天,張欣就答應了潘石屹的求婚。

1995年,經營理念與合夥人出現分歧的潘石屹直接從萬通拿錢抽身,夫妻倆共同創立了紅石實業,這正是SOHO中國的前身。

在共同經營公司的日子,夫妻倆各司其職。一個負責建築風格設計制定和市場推廣,一個負責銷售端,夫妻齊心,其利斷金,配合得天衣無縫。夫妻倆也同時奠定了SOHO中國今後成功的基因“快速和分散銷售模式”。

重視設計的夫妻倆還不惜斥巨資邀請國際一流設計團隊,來打造公司旗下產品。也正因為這樣,SOHO幾乎每出一幢大樓,都會成為當地地標建築。

 

別讓第二個"李嘉誠"跑了

北京望京SOHO

由於項目定位足夠準確,再加上個人住房抵押貸款政策落地,夫妻倆聯手的“處女作”SOHO現代城住宅項目一炮而紅,1999年和2000年連續兩年成為北京市單體項目銷售冠軍。

2005年,潘石屹深陷出軌風波。據傳,這次出軌事件被曝光後,潘石屹一度被張欣關在建外SOHO 48層的家裏“閉門思過”。整整一個月連家門都沒走出去過,連飯都是送進房間去,連閆巖、蘇鑫的總經辦開會,也是跑去潘石屹家裏開。

年底,不知是出於有意的愧疚,還是無意的商業考慮,潘石屹通過一隻海外信託計劃,將自己持有的SOHO中國全部股權,以饋贈的方式轉給了自己的老婆:美國籍的香港永久居民張欣,自己也成為了實實在在的“無產階級”。

就像在SOHO中國的招股書説明的那樣,“由於張欣是香港永久居民,因此在境外設立SPV(特殊目的公司)不必遵守外匯登記的規定”。這種中國老闆移民變外籍老闆的方式,也成為了規避併購規定的簡單粗暴方式之一。

潘石屹將離岸公司Boyce(SPV)股份贈與張欣,因此就沒有受併購規定所限,張欣再通過自己外籍身份用一系列離岸公司收購了潘石屹境內公司。

此次的“境外換手”,成為“外籍大老闆”張欣也成功地“鑽了個漏洞”,助力SOHO順利境外上市。

2007年SOHO中國正式登陸港股融資,也一舉創下了亞洲最大商業地產IPO的記錄。

2012年,SOHO中國迎來了年入百億利潤的高光時刻。潘石屹和張欣夫婦倆也立下豪言壯語,要帶領SOHO中國做到銷售額破千億的地產巨頭,做中國的企業之光。

也正是這一年,受到前些年北京市出台的禁止物業散售政策和宏觀經濟形勢的影響,潘石屹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他高調宣佈SOHO中國將全面轉型,由“開發銷售”改為“開發持有”,希望由此獲得源源不斷的租金收入。

但是,北京的辦公樓租金並沒有潘石屹想象中的一飛沖天,2012年北京租金漲幅為74%,2013年卻只有10%。

SOHO中國的營業額,淨利潤等核心指標也呈現出年年下滑的態勢,2012年至2020年,SOHO中國的營業收入由153.05億元下滑至21.92億元,歸母淨利潤則是由105.85億元跌落至5.36億元。

2021年,淨利潤的好轉並沒能止住公司持續蔓延的下跌趨勢。上半年,SOHO中國實現淨利潤約為3.43億元,同比上升67%;但實現營業收入8.05億元,同比下降45%;毛利約6.59億元,同比下降18%。

20多年的打拼,SOHO卻被實實在在地折騰成了一家面目模糊的“小公司”。

五年拋售300億國內資產

雖然公司經營江河日下,但是一點都不影響三十年來潘家積累下來的巨大財富資產。

近年來,潘石屹多次發表房地產利空的觀點來吐槽國內的房地產行業。

2014年,潘石屹喊話,“中國房地產是泰坦尼克號,就要撞到冰山”。

2018年,他通過個人微博分享“國內房地產市場一天比一天畸形”。

潘石屹最知名的唱衰,應該就是2019年的時候,他直言,“美國辦公樓租金回報率接近4%,紐約甚至達到5%~6%,中國租金回報率我都不好意思説”。

他們夫妻倆不僅嘴上説説,更是用出售資產的實際行動驗證自己所説。

2014年,SOHO中國開啓了國內拋售資產之路。當年上海SOHO海倫廣場作價52.32億元賣給了金融街控股。同年,攜程花費30.5億元買下了上海凌空SOHO近一半物業。

2015年,SOHO中國持有的上海外灘國際金融中心8-1地塊50%股權,作價84.93億元賣給了復星集團。

2016年,上海SOHO世紀廣場被賣給了國華人壽保險,套現32.2億元。

2017年,上海虹口SOHO作價35.7億元賣給了吉寶置業;同年,凌空SOHO也以49.44億元的價格賣給了基匯資本。

2019年,SOHO在北京持有的2583個地下地車場組成的資產包,以7.61億元的價格被打包賣給了廣州慧泊停車場。

自此,SOHO中國在國內的資產幾乎只剩下了北京的望京SOHO、光華路SOHO2期、前門大街、麗澤SOHO,以及上海的外灘SOHO、SOHO復興廣場、古北SOHO和SOHO天山廣場項目。這些項目也被統稱為“八大金剛”,也正是此次要和黑石集團做交易的核心寫字樓資產。

據統計,在5年時間內潘石屹夫婦倆已累計套現近300億元。

如此頻繁的出售資產,自然引來不少人質疑潘石屹要跑路。對此,潘石屹給出如此回應,“我現在拿的是中國護照,房產建在這裏,一毫米都動不了,我是拿不動的,所以説我跑的都是謠言”。

但轉眼,潘石屹就要賣掉SOHO中國僅剩下的“八大金剛”了。

別讓第二個"李嘉誠"跑了

不只是賣賣賣,潘石屹夫婦倆也在反向操作,在海外市場買買買。

2011年,他們斥資7億美元買下了紐約曼哈頓廣場旁的港務局長途巴士站辦公大樓。

2012年,他們又花6億美元買下了曼哈頓公園大道廣場的49%股權。

2013年,他們還花14億美元買下了通用汽車大廈40%的股權。

潘石屹的長子潘瑞還在英國成立了自己的房地產公司,擁有多個大型地產項目。

這位潘石屹的長子潘瑞,不久前還因為造謠詆譭英雄烈士被追逃。

據大河報,潘石屹之子被爆詆譭戍邊戰士,潘瑞方面未就此事進行回應或闢謠澄清。

別讓第二個"李嘉誠"跑了

對此,北京海淀公安局表示,已依法對潘某刑事拘留,並對其開展追逃,警方敦促其儘快回國接受調查處理。

俗話説“有其父必有其子”。在老潘家,反過來似乎也説得通。

2014年,潘石屹向哈佛大學捐款1500萬美元,三個月後,他又給耶魯大學捐了1500萬美元。

此番鉅額捐款在國內引發了軒然大波,在潘石屹參加的“金星秀”訪談節目中,金星直奔主題,問出了廣大網友心中所想,“你給哈佛大學捐了那麼大一筆錢,咱們國家也有很多好大學,怎麼不捐呢,怎麼會捐給美國人啊?”

潘石屹則坦然回答道,“這個錢不是捐給哈佛大學,是捐給在哈佛大學上學的中國貧困學生的”。

金星直接反駁道,“到了哈佛大學,幾乎沒有什麼貧困的,都可以考進去,按照他們的智商,他們可以申請到獎學金的,你還資助他們幹什麼呀?”

別讓第二個"李嘉誠"跑了

幾番唇槍舌劍下來,潘石屹拋出來了一句,“現在中國不是有錢了嗎?為什麼中國孩子自己的學費還要讓別人去給付呢?”

聽完老潘的發言,金星的一番話完美反懟,“你和張欣的判斷肯定是有你們的選擇方法,但是我覺得咱們中國,你沒發現嗎,如果基礎教育不解決的話,能夠鳳毛麟角考到哈佛的,也就那麼幾個人,象牙塔的人。當然了,有錢人只幫有錢人,那底下這幫人呢,您不管一管啊?”

真是“有錢人只幫有錢人”。

果不其然,2018年,潘石屹二兒子進入耶魯大學讀書。第二年,小兒子就去了哈佛大學。他們兩個也和其母張欣一樣,都是美國國籍。潘石屹自己也成為了哈佛大學肯尼迪研究院的研究員。

其實,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潘石屹自己有資金實力花錢將自己的兩個兒子送進美國知名大學拿文憑,也無可厚非。但是,這番又當又立的做派,確實令人不齒。

更神奇的是,在美國大手筆捐款的潘石屹,在國內疫情肆意的時候卻化身鐵公雞,一毛不拔。空談口號不提口罩,只有微博上乾巴巴的轉發了九個大字,“凌雲人加油,武漢加油”。

面對網友的輿論抨擊,潘石屹選擇保持沉默,關閉了微博評論功能,但是其子潘瑞卻忍耐不住,在其微博底下直接喊話為父發聲,“口罩都發不明白還想碰我的錢?你逗我呢?”

別讓第二個"李嘉誠"跑了

國內知名企業家曹德旺先生曾這樣評論潘石屹,“存在的都是有道理的,潘石屹跟他的太太,都是鬼精鬼精的”。

心理學上有這麼一個破窗理論:環境中的不良現象如果被放任存在,會誘使人們仿效,甚至變本加厲。

以一幢有少許破窗的建築為例,如果那些窗不被修理好,可能將會有破壞者破壞更多的窗户。最終他們甚至會闖入建築內,如果發現無人居住,也許就在那裏定居或者縱火。一面牆,如果出現一些塗鴉沒有被清洗掉,很快的,牆上就佈滿了亂七八糟、不堪入目的東西。

一邊賺着國內的錢,一邊把家人和資產從國內轉移到國外,並對國內各種事態恣意妄言。老潘家的算盤打得真精。

不過,想來國人也不會允許出現第二個“李嘉誠”。

寫在最後

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黑石集團的這一“退”,也打碎了潘石屹夫婦倆徹底清空國內資產的“出海夢”。

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

潘石屹曾自詡自己是一個純粹的商人,可是再怎麼純粹,都得肩負其自己作為中國企業家的社會責任。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正如曹德旺先生所言,“我一直認為,企業家的責任有三條:國家因為有你而強大,社會因為有你而進步,人民因為有你而富足。做到這三條,才能無愧於企業家的稱號”。

別讓第二個“李嘉誠”跑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6101 字。

轉載請註明: 別讓第二個"李嘉誠"跑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