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變”映客

上半場以快速和規模為特徵,下半場將以“可持續”為關鍵。

 

“善變”映客


在2016年、2017年市場上最為風光的直播巨頭——映客互娛,近兩年看上去有些沉寂。但是如果仔細看其近期財報會發現,這不僅是一家持續高速增長的互聯網企業,並且在第一曲線——直播以外,第二曲線——社交已經開始上揚,並且其第三曲線也正在構建當中。

 

從映客互娛(HK03700)今年上半年財報的數據來看,營收、淨利潤、用户數都保持了高速增長:收入約40.32億元,相比2020年同期的22億元,增長83.1%;淨利潤約為1.42億元,較2020年的7320萬元,同比增長了94.3%;月平均活躍用户(MAU)達到4643萬,較2020年同期的3297萬上漲40.8%。

 

記得王興曾在2016年提出中國互聯網將進入“下半場”,原因是線上用户的紅利幾近見頂。時間到了今年,行業的狀況一方面是流量紅利殆盡,另一方面是監管趨嚴,互聯網發展真正全面進入下半場。可以説,上半場以快速和規模為特徵,下半場將以“可持續”為關鍵。

 

隨着互聯網發展進入深水區,企業想要長期出席發展不再是簡單的追逐風口:一夜暴富的故事也越來越少。

 

反觀映客互娛,借直播風口起勢打下了自己的基本盤,在用户、技術、資本、運營等方方面面夯實了基礎。此後,快速跟隨用户需求的變化擴展到社交賽道,完成了第二曲線佈局。同時映客對企業內部組織結構進行了調整,搭建中台形成可以快速孵化新業務的能力。近兩年來看似低調,業績卻一直在狂飆,低調的映客互娛正在解碼“互聯網下半場”可持續增長的秘訣。

 

新形態社交:用技術解決社會問題

 

每一個風口都會成就一批企業的快速成長,但是大浪淘沙之後,所有風口過後真正能留存在市場上的企業並不多。視頻大戰留下了愛奇藝、優酷、騰訊,O2O大戰留下了美團、餓了麼,新零售大戰留下了盒馬……在風口中快速崛起是時代給予的機遇,但一個企業要想走得長久,不僅需要機遇更需要耐力。

 

映客互娛當年抓住了直播風口,一戰成名。但是直播這個風口也在快速變化,一方面巨頭紛紛入場,另一方面直播的商業模式也在不斷進化,並迅速進入了直播+時代。顯然,單純的娛樂直播模式獨立發展的空間已經被大大擠壓,這也是映客互娛在IPO之後面臨的第一個挑戰。

 

其實,可以説映客算是相當幸運的:首先是在市場最好的時候實現了IPO,時機稍縱即過,很多企業都是沒有趕上最佳的IPO時機,風口一過再也沒有機會;其次是在這個風口上積累了用户、技術、資金,為後續的戰略升級打下了堅實基礎。

 

“坦率講,我們也試過做電商直播,但是我們沒有電商背景,效果並不好。”奉佑生坦言,在嘗試直播+的同時,也在考慮直播的本質。在他看來直播背後的核心訴求是實時陪伴,這麼多用户喜歡直播,也體現出人們對於社交的新需求。

 

社交,是一個充滿艱險的長賽道,幾乎貫穿了中國互聯網整個發展過程,無論是巨頭還是創業企業,都一直不斷在這個領域裏深耕。從早期的QQ到後來的微信,都是屬於熟人社交,微博屬於廣場式社交,而陌陌、soul屬於陌生人社交,這麼多年來行業內關於社交網絡的創新、創業從沒有停止過。同時,人們對於社交的需求也在不斷變化着。

 

“我們從直播泛人羣切向社交垂類人羣,用場景精準地去一個一個細分人羣。”在奉佑生看來,映客互娛做社交與現有產品並不是衝擊,而是補充、升維。

 

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一些問題也隨之顯現:晚婚晚育,離異率增高,年輕人城市羣化,女性越來越獨立。“我們希望通過互聯網的高效率手段,幫助用户匹配到有同樣興趣、同樣價值觀的人,從而解決一些社會問題。”正是在這樣的思路下,映客互娛嘗試推出了一系列垂類社交應用:比如Z世代愛玩的積目,下沉城市的對緣,這些應用有的是滿足興趣社交,有的是滿足相親,有的則是滿足教育需求。

 

當然,映客互娛拓展到社交賽道,還有一個優勢就是音視頻技術。媒介的變化,也讓人們對於社交有了更多的期待,以前文字聊天、發發表情包,現在則希望通過音頻、視頻有更真實的交流。而做直播的經歷,也讓映客互娛在音視頻技術上有着很好的積累,得以在社交賽道上獲得了一個較高的起點。

 

有人發現,映客互娛在2018年IPO之後變得低調起來,很多人以為直播風口過後映客不行了。事實上是其開始低調佈局新業務,在兩年時間推出20多款社交娛樂產品,並且已經陸續收穫“果實”。2020年財報中,社交產品已經佔映客互娛整體營收的40%左右,到2021年上半年,社交收入佔比已經超過60%。可見,映客互娛的轉型升級已經完成,對於社交垂類的佈局也被市場驗證是成功的。

 

線下線上融合,滿足新消費下的社交需求

 

社交矩陣正在成為映客互娛的第二增長曲線,拉動的公司業績持續快速增長。但是在奉佑生看來,所有的增長都源於提前佈局。雖然今天社交業務強勁,但是映客也要開始佈局下一個戰略重點了。

 

日前,映客互娛的線下店積目酒吧——ROOMUU在長沙開業,籌備中的另一款社交應用“超級喜歡”,其線下門店也即將開業。映客互娛正在開始佈局線下社交場景。

 

一家互聯網企業,為什麼要佈局線下實體店?奉佑生的思考有幾個維度。

 

首先,互聯網經過二十年的發展早已不再獨立於實體之外,越來越多的互聯網商業模式開始與線下深度融合,比如美團的O2O,再比如阿里的新零售。其實前幾年互聯網巨頭紛紛提出產業互聯網,也是看到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的必然趨勢。

 

“我們的本質並不是為了進軍實體產業,我是分析當下消費場景和年輕人的整個消費變化,以及整體互聯網流量的宏觀環境,我們為什麼想打通線上線下的業態,變成兩方面深度融合的近場社交新形態,因為這是一個相互結合的創新模式。”奉佑生表示。

 

其次,線上的流量越來越貴。由於流量越來越向幾個頭部企業聚集,個性化算法使得廣告客單價越抬越高,特別是過去幾年遊戲、教育、互金瘋狂投放廣告,使得很多企業通過互聯網獲得流量已經出現成本倒掛。“我們每年也要付出十幾億廣告費,你發現只能換來一些流量,對品牌的提升沒有太大幫助。”奉佑生覺得,在線下投入不僅可以沉澱客户,還可以起到傳播品牌的效果,“如果在線下,你投十個億下去,就會形成一個巨大的品牌效應。”

 

最後,是新消費趨勢的變化。近幾年互聯網衝擊了大量線下實體店面,我們可以看到一些傳統店面在消失,但是新消費也創造了更多的場景消費新需求,比如集吃喝玩樂於一體的ShoppingMall越來越受歡迎,再比如桌遊、劇本殺在年輕人中廣為流行。“以長沙為例,年輕人希望找到更多的線下場景,旅遊、觀光、交友……長沙已經成為一個網紅城市。”奉佑生正是看到了年輕人的需求變化,將第一家線下店放到了長沙,“我們希望大家能夠有機會通過好的產品、好的體驗迴歸天性,人們更願意真正走出去享受生活,而不是天天關在家裏玩遊戲。”

 

奉佑生構想的不是簡單的線下店面,而是線上線下整合的用户融合生態,當線上線下打通,不僅可以相互拉新,也可以相互沉澱用户,把近場社交的業務模型做厚。

 

這其中,典型例子就是新零售的代表——盒馬鮮生:線下拉新同時,也滿足線上用户在線下逛、吃的場景需求,而且這些新用户也可能通過線上不斷增加消費頻度。美團的O2O也是,通過線上線下的打通,滿足用户對於吃喝玩樂消費多種場景下的需求,不僅可以通過外賣到家,也可以通過到店實際體驗進行消費。對於商家而言,無論用户選擇哪種場景都是自己的顧客,相當於拓展了服務的空間。

 

“我們判斷,在社交領域完全有這樣的機會去突破,創造新的場景。”奉佑生表指出,線下店的戰略佈局是為了幾年後可以長出“第三曲線”。今天成為現金牛的社交矩陣,也是在三年多前開始佈局,進而在今天成為營收的重要支撐。

 

奉佑生的可持續增長方法論

 

在大家都覺得社交沒有機會的時候,映客互娛做成了自己的垂類社交矩陣。在互聯網企業都覺得線下業務又苦又累又重的時候,映客互娛又開始佈局線下。奉佑生是如何思考的?

 

“在互聯網巨頭看不上、看不到的地方顛覆。”他如是説。

 

在互聯網“上半場”,一個好的創意、好的產品都可以快速成功,是因為有很低的邊際成本,互聯網企業賺快錢已經成為一種習慣。但是在“下半場”,這樣的機會幾乎沒有了,深挖需求、深度服務將成為一種常態。

 

垂類社交領域,每一個APP應用已經不會動輒上億用户,巨頭往往看不上,但只要能更好地滿足一部分用户需求,就會有市場機會,這就是映客互娛的選擇。線下業務需要“趴”在地上真正把顧客當上帝,投入大、風險大,巨頭也看不上,但是一旦生態閉環形成,就會構造出很高的壁壘,這也是創業公司的新機遇。

 

那麼,如何在巨頭無暇關注的領域獲得成功?在與奉佑生的交流中,有幾點特別值得其它企業借鑑。

 

首先是緊跟年輕人的消費趨勢。映客直播、社交APP已經圈定了海量用户,這也使得映客互娛有機會敏鋭地捕捉新的需求變化,跟隨需求不斷創新。此外,奉佑生始終關注在市場一線。比如在挖掘線下消費場景的時候,他每天要跑很多酒吧,跟服務員、老闆、消費者聊天,“創始人要不斷對行業趨勢、新的社會現象做出思考,看到每一個消費習慣和社會形態發生變化背後的底層邏輯是什麼。”

 

其次是讓年輕人做年輕人的產品。映客互娛的產品主要面向年輕用户羣體,年輕人最懂年輕人。“映客大約2000名員工,大半是95後,做社交做年輕人的應用產品,一定是把權力給到年輕人手裏。而我更重要的(角色)是搭機制、平台,讓年輕人和產品經理、工程師們有動力,有創業的決心。”奉佑生強調。

 

第三,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點,通過組織架構的調整構建一個擁有強大支撐力的平台。

 

在IPO的時候,奉佑生就意識到孵化新業務的必要性:“我一直認為任何產品、任何企業、任何人都有它的生命週期。我們早期是以單一產品做起來的,很容易陷入收入的單一化。這就需要不斷升級、拓寬,進入到新賽道。”在IPO的同時,映客就打破了內部的組織牆,把一兩千人的企業打散成二三十個創業別動隊,以賽馬制方式向下放權、給資源,讓一線的員工自由發掘市場新機遇、研發新產品。

 

為了支持這些小團隊的成長,映客完成了中台系統的搭建,包括金融系統、風控系統、業務系統、映客雲,通過成熟的音視頻技術基因,快速地進行資源整合,大幅提升了內部協作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從而釋放出更多的創造力。在這樣的組織架構下,其倡導快速迭代、田忌賽馬的企業文化,讓每一個團隊都有展現的機會,也讓每一個項目都能夠快速糾偏和修正。

 

我們知道,互聯網領域創業的成功率很低,但是在映客互娛的架構中,APP的成功率接近50%,這是一個不多見的現象。

 

其實,在與奉佑生交流的過程中,你會發現一種非常樸素的商業觀——絕非很多互聯網企業喜歡畫大餅的風格。不少互聯網企業在總結成功經驗的時候,會給出一個宏觀的趨勢,再描繪出一個非常廣闊的未來,並指出自己踩到點上了。但是真正做企業的人都知道,企業的成功有很多方面的因素,外界的趨勢也是在不斷變化的。

 

這幾年,越來越多的互聯網創業者都認識到,未來不是規劃出來的,而是一點點兒試出來的。用奉佑生的話説就是:“我認為創業的樂趣在於應對這種變化,在大的趨勢裏找到一個我們認知的、有規律可循的東西,然後給出一個抽象的回答。”

 

奉佑生並沒有給映客互娛做出一個“界定”,過去不是直播,今天也不是社交,而是有更多更大的可能性。“內部的使命就是要成為有最高成功率的創業者,對外的使命是成為最具影響力的全場景新娛樂平台。”

 

【結束語】

 

互聯網下半場,一夜暴富的機會不再,迴歸樸素的商業邏輯才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正途。套用一句巴菲特的名言:市場就是一個賽場,別人都在喝酒,如果你堅持喝可樂,就Ok了 。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679 字。

轉載請註明: “善變”映客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