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果麥文化去年業績下降28%,未來賣書要靠短視頻電商“翻身”?

由 回秀蘭 發佈於 財經

本文來源:時代週報 作者:齊鑫

在圖書銷售市場整體下行的大背景下,圖書出版行業的未來,或許在短視頻直播間。

近日,果麥文化(301052.SZ)發佈2022年年報,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約為4.62億元,較上年增長0.16%;歸母淨利潤約為4080.34萬元,同比下降28.07%;扣非歸母淨利潤約為4755萬元,較上年下降9.50%。其中第四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3億元,同比下降9.05%;歸母淨利潤1062萬元,同比下降27.96%。

對於2022年的經營情況,果麥文化在年報中稱扣非歸母淨利潤中較2021年下降的原因為“公司於2021年底實施股權激勵計劃,因此增加的成本費用2021年為137萬元,2022年1676萬元。除去該原因,扣非歸母淨利潤為2022年6431.34萬元,2021年為5391.29萬元,業務淨利潤增幅19.29%。”

對於從事圖書出版的企業而言,過去一年,圖書零售市場整體情況並不樂觀,碼洋規模出現下降。而果麥文化圖書收入的增長,主要是抓住了短視頻電商圖書零售的增長機會。當前,短視頻電商的火爆給圖書銷售帶來了巨大變革,成為圖書銷售領域的重要戰場。

3月17日、21日,時代週報記者聯繫果麥文化了解相關情況,截至發稿未獲回覆。

“果麥在利用新媒體電商平台促進中國圖書消費和出版發行領域是有積極作用的。”3月21日,獨立國際策略研究員陳佳告訴時代週報記者,當前中國的圖書出版行業從策劃到發行都遇到了一系列風阻,既有全球信息化時代居民消費圖書偏好的深刻革命對整個圖書行業的深遠影響,也有國內圖書行業傳統的生產銷售流程在新時代數字經濟條件下轉型發展的迫切需要,這是當前中國圖書行業各方參與者需要統一認識統籌佈局加速破題的核心領域。

圖書業務佔營收比重較大

天眼查顯示,果麥文化成立於2012年,法定代表人路金波,2021年8月在深交所創業板掛牌上市。公司從事的主要業務分為圖書出版發行業務、互聯網業務及其他衍生業務。其中,圖書出版發行和互聯網為公司的核心業務。開卷數據顯示,2022年度大眾出版民營圖書公司排名中,公司圖書零售市場碼洋佔有率排名第五。

從業務層面來看,圖書出版發行業務在果麥文化的營收中比重較大,2022年該項業務實現收入約3.59億元,同比下滑3.17%,加之2022年互聯網2C直銷帶貨收入8281.24萬元,合計約4.41億元,較2021年圖書收入增長0.91%。

互聯網業務方面,儘管公司2022年互聯網2C銷售收入達8281.24萬元,增長23.43%,但互聯網廣告收入較2021年的490萬元下降至309萬元,降幅達37.02%。另一方面,截至去年年底,果麥文化通過在抖音、小紅書等新媒體平台建立涵蓋公司及作者賬號的互聯網產品矩陣,積累了互聯網用户數7400萬人。

在核心業務之外,果麥文化還經營包括電子書、有聲書業務以及IP衍生與運營業務如文創產品等在內的其他衍生業務,2022年其他衍生業務收入為1753.32萬元,同比下滑7.59%,其中電子書、有聲書收入為1294.97萬元,同比增長22.46%。

值得注意的是,果麥文化2022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約為9812萬元,同比增加了11.77%,與公司4075萬元的淨利潤相比存在較大差距。

“兩者之間的差異近5737萬主要系預付款項、存貨等於2022年產生減值2178萬元、2022 年使用權資產攤銷1130萬元以及22年股份支付1676萬元等原因所致。”果麥文化在年報中解釋稱。

此外,果麥文化2022年非經常性損益金額約為-675萬元,而2020年和2021年該項金額分別約為278萬元、418萬元,其中除同公司正常經營業務相關的有效套期保值業務外,持有交易性金融資產、交易性金融負債產生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以及處置交易性金融資產交易性金融負債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取得的投資收益約為-947萬元,而2021年該項約為-24萬元,對此果麥文化稱主要系電影項目投資虧損及《皮囊》話劇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2023年4月3日,華鑫證券分析師朱珠發佈研報認為,雖然2022年圖書零售行業下滑,但是果麥文化的營收略增,圖書作品表現穩定。“2023年公司新品將推出蔡崇達《皮囊》的姐妹篇構成三部曲作品系列、易中天的《中華簡史》、戴建業教授的《精講小學生古詩文》、羅翔教授新作品《法治的悖論》、周國平教授的《西方哲學史講義》等,未來,公司持續聚焦優質內容的出版、互聯網用户的拓展,持續優化互聯網營銷方法論建設與實踐,逐步建立更加強大的互聯網直銷渠道,通過‘CBC’模型提高單品品效,同時,公司也將投資或自創更多IP衍生;基於公司互聯網賦能圖書基因,新技術發展有望帶來其主業提質增效及新增,進而給予‘買入’投資評級。”

短視頻電商變革圖書市場

儘管果麥文化的圖書收入依然實現了增長,但最近幾年,國內圖書零售市場處於下行態勢,行業發展並不樂觀。

《2021年圖書零售市場報告》顯示,2015年至2019年,圖書零售市場規模一直保持10%以上的增速,2020年受到疫情影響首次出現負增長,2021年較2020年小幅上升。《2022年圖書零售市場年度報告》(下稱“《報告》”)顯示,2022年圖書零售市場較2021年下降了11.77%。

從國內圖書零售市場碼洋規模來看,2019年這一數據為1023億元;2020年為970.8億元;2021年為986.8億元;2022年為871億元,跌破900億元大關。

“傳統的書實際上受到的衝擊是比較大的,如何能夠刺激消費者進一步的去購買圖書和圖書的相關衍生產品,是一個很關鍵的難點。”3月21日,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向時代週報記者表示。

隨着移動互聯網的普及以及短視頻平台的火爆,短視頻電商受到消費者青睞,也給圖書零售市場帶來了一抹亮色。《報告》顯示,在圖書零售市場渠道結構方面,短視頻電商成唯一增長的銷售渠道,同比增長42.86%;實體店、平台電商、垂直及其他電商渠道均呈現同比下降態勢,分別下降37.22%、16.06%、2.43%。

從碼洋規模來看,各項渠道中平台電商碼洋規模佔比最高達45.1%,而短視頻電商零售碼洋佔比已經超過了實體店渠道,佔比達16.4%。

短視頻電商對於圖書銷售的推動力有對大?作家遲子建的著作《額爾古納河右岸》的“翻紅”或許能夠證明。據媒體報道,去年6月,董宇輝在東方甄選直播間帶火了《額爾古納河右岸》,短短四個月內共計銷售約71萬冊,銷售額達上千萬元,相當於該小説自2005年首版後17年銷量總和。

通過短視頻電商渠道購書,已經成為部分消費者的習慣。“最近直播間買書把我划算哭了。”“直播間買書太上頭了。”在某社交平台上,不少網友分享了通過短視頻電商渠道購書的心得。

在陳佳看來,國內圖書市場正處在深度變遷之中,從過去的出版社為主紙質媒體線下圖書零售網絡,初步轉型為前期電子圖書與線上消費平台混合經營模式,再在近期進一步以web4.0的模式將數字化圖書產業鏈不斷放大,從視聽享受角度不斷提高讀者的購書讀書體驗,並通過新媒體包括短視頻在內的途徑不斷加強書商、作者與讀者的高頻互動,從技術上不斷擴大流量效應以期全面提振圖書消費行業。

但陳佳指出,要想通過新媒體平台真正實現中國圖書行業的復興,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江瀚也認為,依靠短視頻電商渠道提振圖書市場,需要足夠強勢、足夠優勢的主播來帶貨,只有這樣才能把市場做大。

4月3日,果麥文化以上漲9.17%報收35.25元,公司市值約為2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