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股被“嫌棄” 新能源基金經理為何偏愛二線品種?這些頂流給出這樣解釋
在業績20強基金的十大股票持倉上,新能源白馬龍頭似乎被“嫌棄”了。
寧德時代為業內公認的優秀公司,併成為新能源第一大市值公司,但在業績20強基金的十大股票持倉上,這隻巨頭的排名與權重,顯然低於它的市值排名和影響力。多位明星基金經理接受券商中國記者採訪時均強調,新能源賽道的中小市值品種給基金帶來了豐厚的收益,也幾乎是最大的一塊。
頂流基金經理、景順長城新能源產業基金經理楊鋭文認為,處於早中期階段的二線品種業務和組織架構簡單高效,更具吸引力,而白馬公司大到一定程度往往存在大公司病,“每個昔日巨頭在股價頂部都是完美的邏輯以及充斥着各種讚歌,然而,任何企業都不可能完美,必然有自身的風險與問題。”
新能源賽道機會誰大誰小?
12月13日,公募基金重倉股寧德時代出現9筆大宗交易,合計成交8.669億元。其中,單筆5億元是折價成交,成交價格575.96元/股,而寧德時代最新收盤價658.36元/股,折價近13%。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13日,寧德時代今年以來股價漲幅約87.49%,同期中證新能源指數的漲幅為60%。
中證新能源指數與寧德時代的漲幅對比意味着,今年的A股新能源賽道中擁有一批漲幅表現更牛的股票,實際上許多基金經理的核心持倉中,在新能源賽道上的核心品種往往是中小市值品種。
“我們在新能源賽道上獲利較多的主要是一些灰馬股,而不是傳統意義上白馬龍頭。”明星基金經理、平安策略先鋒基金經理神愛前告訴券商中國記者,灰馬股事實上也擁有不錯的基本面,但此類品種具有市場關注度低、研究程度較弱的特點,也使得此類二線品種一旦被市場發現價值,它的股價空間可能更大。
事實上,年內業績20強的基金經理在十大股票的持倉上,涉及新能源賽道的幾乎清一色指向了二線中盤市值。作為新能源賽道第一大市值龍頭,反而在業績20強基金中的持倉地位上存在感較弱。
以業績暫列冠軍的前海開源公用事業基金為例,截至第三季度末的數據,寧德時代為該基金的第七大重倉股。在業績暫列第四的長城行業輪動基金上,寧德時代截至今年三季度末為第四大重倉股。在暫列第五的金鷹民族新興基金上,寧德時代截至第三季度末為該基金的第五大重倉股。
顯然,上述基金在新能源賽道上的第一大重倉股都另有其人。而在暫列第三、第六的寶盈優勢產業基金、大成國企改革基金的持倉上,寧德時代甚至未能進入兩隻基金的十大股票持倉。
暫列年度業績冠軍的前海開源基金經理崔宸龍接受券商中國記者採訪時也坦言,他在新能源賽道上的持倉中,持有較多的中小市值或二線品種,並且這些品種在回報上甚至超過傳統意義上的一線白馬。
上述基金經理認為,市值能代表一個公司是否優秀,因為有些公司它本身就是初創公司,它初期市值很小,但如果從研究角度發現它的價值趨勢,具有變大的可能,它就值得買進。或者説,曾經犯過錯的上市公司,也應該納入關注範圍。很多公司產能延期了或者產品的開發延期,有時給資本市場低於預期的印象,出現股價的波動,對這些公司而言,應該在持倉上更寬容一點。
結構性投資暗指二線機會?
值得一提的是,寧德時代截至目前的市值規模已達1.5萬億元,而它所在的新能源賽道行情,火爆行情持續已久,在2021年A股行情行將結束之際,關於估值行情持續多久的討論也隨着展開。
諾德基金基金經理曾文宏表示,A股市場未來大概率呈現結構性行情。但由於高景氣的電動車、新能源賽道的基數相對較高,市場預期也非常充分,所以即使業績依然優秀,但單純拔估值的行情可能會結束。
平安策略先鋒基金經理神愛前接受記者採訪時直言,新能源車大趨勢沒有問題,當前全球滲透率僅10個點左右,近期處於偏低狀態,但明年投資可能不容易做。首先,新能源車明年的很多環節供需最緊張的階段已經過去,明年一些環節的產能不斷出來,供需競爭格局可能會逐步處於惡化的趨勢。其次,隨着大趨勢不斷利潤增長,市場對明年估值反應已經比較充分,如果明年初短時間再出現明顯上漲,節奏太快了,可能需要切換到後年的估值。
新能源賽道明年機會可能呈現結構性,還只是基金經理傾向於中小市值、二線品種的一個邏輯。
頂流基金經理解析白馬龍頭投資痛點
頂流基金經理、景順長城股票投資部副總監楊鋭文,花了較長時間闡述了他對處於早中期階段的中小市值品種的厚愛。值得一提的是,這位頂流基金經理恰恰管理着景順長城新能源產業基金。
顯然,買進中小市值公司的過程充滿着質疑與不解。楊鋭文説“有些人在質疑你為啥買垃圾股?有些人質疑你為啥在鹽鹼地裏種莊稼,為啥不在有魚的地方打魚?”他認為,投資早中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時候只有自己孤獨前行,甚至內部都有各種質疑聲,有時候只能默默頂住所有壓力。
關於此類股票,景順長城新能源產業基金經理楊鋭文指出,早中期成長股一般處於未成熟的階段,它就像一個朝氣蓬勃的青少年,市場對對它的認識是相對朦朧的,也有各式各樣的偏見。一般情況下,早中期的成長股,它很難有很明顯的護城河。人在這個階段佔據了更重要的位置,更需要對產業和企業的全方面瞭解。投資早中期成長股並不是容易的事情,很少賣方覆蓋和研究,更多需要自己傾注精力研究。
大市值白馬龍頭公司一向被市場是透明且容易研究的公司,且具有完美的邏輯和護城河,楊鋭文對此並不認同。
他分析認為,瞭解白馬股的表面是容易的,因為市場會有很多前期研究,市場會形成固有的共識,但是,真正深入瞭解卻是非常難。至於競爭壁壘與護城河等要素,都有很多人總結分析過的,市場很多的研究都是為了論證這些的研究。但是,實際情況真是如此嗎?可能內部人都不一定這麼看。每個公司大到一定程度就不可避免有大公司病,都會有各種盤根錯節的利益關係。在產業變革或者市場環境發生變化之時,內部往往是最主要的阻礙力量,然而,並不是所有管理層有足夠的能力和魄力驅使企業變道和改革,有時候並不是他本身有沒意願改變,而是他本身面對變化無可奈何。
“大家可以回顧一下,每個昔日巨頭在股價頂部都是完美的邏輯以及充斥着各種讚歌,然而,任何企業都不可能完美,必然有自身的風險與問題。”楊鋭文在論壇上表示,企業大到一定程度之後,即使企業高層也不一定能清晰看到風險與問題所在,這樣,難以鎖定與丈量風險就給投資帶來各種不確定性。
這位頂流基金經理表示,很多人會認為投資企業的早中期的風險高,實際也不然。正因為企業的早中期階段的業務鏈條相對簡短,且組織架構相對簡單,創始人或核心管理層通常是一言九鼎,因此,企業的風險都是相對可預知和甄別的,正因為容易判斷企業的問題所在,長期跟蹤和研究一般能提早識別並觀測風險。
(文章來源:券商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