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發家致富新招:先辦一本存摺
廈門網友同時展示了三本存摺。圖/小紅書
某社交平台最近颳起了一陣“存摺風”,讓這個沒啥存在感的賬户品種又火了一把。
不少年輕人秀出了各家銀行紅紅綠綠的存摺,辦存摺的目的是為強迫自己儲蓄。經過基金和股票,才懂得存摺的“真香”。
存摺能控制住“剁手”欲
2021年初,在長沙工作的蘇先生,收到了人生第一筆年終獎12000元。轉眼他去銀行開了一張紙質存摺,把年終獎存了進去。
蘇先生23歲,工資高的時候每月有20000元,低的時候也有五六千。工作兩年,工資數額時有變動,不變的是他每個月工資都能花光。“為了滿足自己兒時的夢想,買電腦、買遊戲、買手辦……買這些的時候都不帶猶豫的。”蘇先生説。
為了節制自己的行為,蘇先生想到了存摺,因為每次存取都要跑一趟銀行,這樣應該能控制住自己“剁手”了。
與蘇先生有同樣想法的還有25歲的溜溜(化名),她剛參加工作時就辦理了存摺,強迫自己進行儲蓄。與蘇先生不一樣的是,溜溜認為,每月去銀行存取實在是太麻煩了,想花錢的時候還是忍不住,最後,她還是把錢取走了。但她並沒有放棄儲蓄的想法,選擇購買了一款封閉型理財產品,“相比去銀行的距離,利息的損失更能阻止我想‘剁手’的心”。
記者總結髮現,大多數開存摺的年輕人都是利用“不願跑銀行”的惰性進行強制儲蓄。
攢錢之前先做好記賬
辦存摺真的有用嗎?有業內人士提出,最好是存易取難,才能達到網友們強制儲蓄的目的。
記者諮詢銀行相關人員得知,存摺並不像網友以為的那樣“難存難取”,交通銀行等多家銀行都支持網銀、手機銀行綁定結算存摺進行轉入。有工作人員解釋,“跟銀行卡的區別,可能就是有個紙質流水”。
強制儲蓄有多種方式,不一定非要辦存摺。比如封閉型理財產品,風險較低,大多數情況下能做到保本保收益。記者瞭解到,很多手機銀行都可以辦定期和理財,並且利率更高。
如果風險偏好沒有特別低,有適當提高收益意願的,也可以買有封閉期或定期開放的基金。長沙銀行零售業務部張鋼建議,開始攢錢之前先做好記賬,明白哪些是不該花的錢。另外,他認為要理財的錢可分成四份:要花的錢,放在銀行按日理財產品裏,應付日常開銷;保命的錢,做好風險防範和保險規劃;生錢的錢,做適合自己的投資,如基金定投等;保本升值的錢,選擇穩妥的理財產品。
浦發銀行長沙分行私行部高級私行客户經理魏霞提醒,其實好的消費習慣和理財意識比強制儲蓄更重要。年輕人要培養對金錢的意識,將理財思維融入自己的生活。她提醒,在社交平台上跟風進行基金定投是不理性的。
開存摺攢錢的話題上,年輕人很有“表達欲”。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社交平台討論存摺如火如荼,但線下存摺辦理業務並沒有受到影響。交通銀行湖南省分行網點目前為止沒有年輕人開存摺的現象,記者諮詢多家銀行網點發現少有年輕人辦存摺的身影。
存錢方法
花式儲蓄方法盤點
本以為儲蓄就是簡單的存錢,沒想到數字遊戲被網友玩出了花。不少網友分享了自己的儲蓄方法。
1.十二存單法
假設每月存1000元,把每月的1000元存成一年定期,這樣第二年每個月都有1000元的本金加利息到賬。這時又可以第二年每個月如此存1000元,與第一年的相加就是每個月存2000元的本金加利息,如此循環往復。
2.三十六存單法
在三十六存單法裏面,就是把每月的存款存為3年定期。具體參照十二存單法,這樣比十二存單法的利率稍高。
3.階梯存款法
階梯儲蓄法將目前的資金按金額分成若干等份,然後從低到高購買銀行不同時期的定期存款。假設存30000元,可以將錢劃分成三個10000元,分別存一年定期、兩年定期和三年定期。到期後都改成三年定期,到了第三年,每年都有一筆三年期的本金加利息到賬。
4.存單四分法
把存單分為四份,假如手頭有10000元,那麼1000元一存、2000元一存、3000元一存、4000元一存。假如10000元在一年內有急用,每次用錢的具體金額時間不確定,可以使用這一方法,需要多少就用多少錢的存單。
記者李鑫智
網友評論
“才發現儲蓄是個好習慣”
@張泡泡:攢夠一萬元就去銀行存一張一年期的存單。
@Joya:不懂理財的人貿然買基金、股票會虧,我去年底跟風買基金,大部分都虧了,才發現儲蓄是個很好的習慣。
@佛佛滴滴噠:我覺得年輕人要錢生錢沒錯,但如果不夠專業或精力不夠,用存摺也不錯,起碼有存錢意識並付諸行動了。
@Lucy:這種存款方式不是年輕人該有的,必須學會讓錢生錢。
瀟湘晨報記者李鑫智
【來源:瀟湘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