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T+0”改革還未形成共識

由 烏雅竹雨 發佈於 財經

導語:雖然實行T+1交易制度,但A股換手率相當於海外T+0市場的3-4倍,流動性並非市場改革的短板。


當前,A股市場實行T+1貨銀對付的交收制度,股票買入後只能次日賣出。股票T+0交易指“當日買入股票,當日賣出”的情形,準確定義是“日內迴轉交易”。


T 0交易並非新鮮事物。1992年5月-1994年12月,A股曾採用過T 0交易,但由於投資者不成熟,監管手段不完備,引發了過度投機。1995年,A股交易制度由T 0改為T 1,並沿用至今。另外,部分的ETF、QDII基金和可轉債目前已經實行T 0交易。


01 有利有弊,改革並未達成共識


T 0改革並不存在法律障礙,A股特有的穿透式的賬户體制甚至是利於監管的。但是,不同於註冊制的同聲一辭,T 0改革並未達成共識。


2013年光大816事件後,上交所表示加快研究股票T 0制度。2016年央行在金融穩定報告指出,A股貿然恢復T 0不僅無助於提高市場效率,還會誘發系統性金融風險。2019年在科創板這塊制度改革試驗田上,仍沿用T 1交易制度。


T 0益處:


1.增加股票供給,完善價格機制。T 1制度下,當日成交股票無法再流通,限制了供給。尤其對於流通市值小且資金追逐程度高的次新股和題材股,T 0交易利於完善價格發現機制。


2.日內風險管理,體現公平性。當日買入股票,當日可賣出避險,給投資者及時糾錯的機會。為無法使用融券、期權和期貨等對沖風險的中小投資者提供公平交易制度。


T 0弊端:


1.助張投機行為。A股市場個人投資者交易額佔比約80%,對於理念不成熟的投資者,通過日內迴轉交易博取價差,會增加虧損概率和交易成本。


2.增加操縱風險。違規資金通過迴轉交易,造成股價或交易量虛假繁榮,引誘投資者跟盤,達到操縱市場的目的。


3.不利於中小投資者保護。T 0結合兩融和衍生品派生出多樣的交易策略,相比於高頻交易的專業投資者,中小投資者在交易技術和交易設備方面都處於不利地位。當然,這也是市場機構化轉型的陣痛,利於中長期投資者結構改善。


02 能活躍交易,但不能改變市場運行趨勢


T 0最大的制度效應是活躍交易。從美日韓市場看,當日迴轉交易額佔比全市場交易額10-20%。2019年經紀業務收入佔比國內證券行業收入23%,假設A股與境外相同日內迴轉比例,在不考慮佣金率下行的情況下,A股全面放開T 0帶來的行業收入增量2-5%。


T 0並不能改變市場中長期運行趨勢。歷史上看,A股(滬市1992、深市1993)和中國台灣(1994)交易制度由T 1轉變為T 0後,當月股指表現強勢,但未產生跨月的上漲行情。韓國(1997)制度轉換後當月股指即下跌。


03 以海外為鑑,展望A股T 0制度


成熟市場對於迴轉交易有嚴格的監管,美國T 0交易最早是通過信用交易賬户進行,有最低資產門檻;日本實行單次T 0,每隻股票當日T 0交易一次;中國台灣從指數成分股開始逐漸擴大T 0試點。


對照海外經驗,我們建議A股T 0制度:


只允許具備適當性的投資者參與;


設立迴轉交易賬户區別於普通交易管理;


有限次數或有限額度的日內迴轉交易;


強化迴轉交易監控手段和信息披露;


從藍籌股或者新股開始試點。


04 研究論證階段,尚無時間表


2020年5月,上交所就兩會期間代表委員關於資本市場的建議回應稱,研究引入單次T 0交易,保證市場價格發現功能。接近上交所的人士表示,T 0目前只是在研究階段,不必過度解讀。


的確,雖然實行T 1交易制度,但A股換手率相當於海外T 0市場的3-4倍,流動性並非市場改革的短板。相比之下,全面推行註冊制改革,引入長線資金,完善雙向交易制度等改革更有緊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