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發佈主產區夏糧收購進度:小麥累計收購4285.7萬噸
今天,@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發佈全國主產區夏糧收購進度。
資料圖:河北省河間市景和鎮豐爾莊村農民在麥田收穫小麥 新華社供圖
截至8月5日,主產區小麥累計收購4285.7萬噸,同比減少938.3萬噸,其中:河北收購355.9萬噸,同比減少93.5萬噸;江蘇收購1083.5萬噸,同比減少10.8萬噸;安徽收購592.9萬噸,同比減少222.4萬噸;山東收購661.4萬噸,同比減少54.4萬噸;河南收購912.4萬噸,同比減少538.8萬噸;湖北收購139.0萬噸,同比增加6.8萬噸。主產區油菜籽累計收購70.6萬噸,同比減少5.1萬噸。主產區早秈稻累計收購264.1萬噸,同比增加12.6萬噸。
延伸閲讀
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讓產糧國大幅減產,一些糧食出口國出於本國安全考慮,開始限制糧食出口。越南、俄羅斯、泰國、塞爾維亞等國一度宣佈禁止或減緩糧食出口,打亂了國際糧食進出口秩序。
如果世界糧食供應鏈真的告急,我國作為世界最大糧食進口國,有足夠的能力應對這一場可能出現的糧食危機嗎?
底氣一 糧食產量穩步增長
2010年我國糧食總產量突破5.5億噸,2012年超過6億噸,2015年達到6.6億噸,連續4年穩定在6.5億噸以上水平。2018年產量近6.6億噸,是1949年1.1億噸的近6倍,糧食產量波動幅度基本穩定在合理區間。
人均糧食佔有量穩定在世界平均水平以上
2019年我國人均糧食佔有量達到470公斤左右,比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的209公斤增長了126%,遠遠高於人均400公斤的國際糧食安全的標準線。
2010年我國平均每公頃糧食產量突破5000公斤,2018年達到5621公斤。
底氣二 糧食自給率高
以我國三大口糧——大米、小麥、玉米為例,三者的國內自給率平均在97%以上。
根據農業農村部、海關總署數據,2019—2020年度,稻穀年度總消耗量約為1.97億噸,國內稻穀年度產量約為1.99億噸。大米進口方面,2019—2020年度,國內進口預計為250萬噸,進口占消費比為1.3%,並不存在進口依賴問題。
2019—2020年度,國內小麥年度產量約為1.18億噸,年度總消耗量約為1.12億噸。2019—2020年度,國內小麥進口預計為350萬噸,進口占消費比為3%,也不存在進口依賴。
我國每年國內玉米進口量為400萬噸左右,相對比每年2億多噸的消費量來看,進口占消費比例不到3%,同樣不存在進口依賴。
作為“全球第一大糧食進口國”,相對於大米和麥子而言,其實我國真正的糧食進口大頭主要以大豆、粗糧等為主,每年進口糧食1億多噸,大米、小麥進口一般分別為200萬噸、400萬噸,佔國內消費總量分別為1%至2%,主要起品種調劑作用。
底氣三 糧食儲備充足
我國糧食產量連續7年穩定在6億噸以上,截至2019年,我國糧食生產實現“16連豐”,餘糧相當充足。
2018年全國共有標準糧食倉房倉容6.7億噸,簡易倉容2.4億噸,有效倉容總量比1996年增長31.9%。食用油罐總罐容2800萬噸,比1996年增長7倍。安全儲糧能力持續增強。
對於這場有可能出現的糧食安全問題,袁隆平表示,中國完全有實現糧食生產自給自足的能力,不會出現“糧荒”,但確保糧食安全這根弦一刻也鬆懈不得,這次全球疫情就是一記警鐘。
原標題:主產區夏糧收購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