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平安大將跳槽騰訊!企鵝金融帝國浮出水面,交易筆數超支付寶2倍

由 無英 發佈於 財經

文/ 邱月燁 編輯/ 陳曉平

低調的騰訊迎來一個明星高管!

6月8日,有消息稱,原平安集團執行董事、副董事長任匯川已正式到任,職位為騰訊公司戰略發展部特別顧問,可能將負責旗下保險業務條線。3個月前,任匯川辭去平安集團相關職務,其在平安工作達28年,一度被外界視作董事長馬明哲的接班人。

任匯川

任匯川赴任的騰訊金融線,在企鵝帝國的版圖上,地位日益吃重。

2019年,騰訊首次將“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單獨列入財報,2019年全年,該項目同比增長39%,達1014億元,其中,企業服務主體“騰訊雲”收入約170億元,以此估計,騰訊金融科技(FiT線)的年收入規模可能高達800億元左右,其強勁勢頭主要來自商業支付帶來的收入增長,尤其微信日活躍用户數及人均交易筆數的增加。

享受着微信的流量紅利,騰訊金融科技正風生水起,對外也在加強投資,然而,騰訊在金融上異常低調,儼然是一頭隱形的大象。

支付逆襲

微信支付是誰的?

你可能會説,當然是微信的。事實上,不全是。

微信支付以微信平台為入口,提供底層技術支持是騰訊的另一產品——財付通,它隸屬於騰訊金融科技,QQ錢包、理財通、騰訊區塊鏈發票、乘車碼等產品,也均出自此部門,然而,微信支付是FiT重要的基石。

根據支付機構依規公佈的客户投訴數量和類型、處理完畢的投訴佔比等情況,業界測算過支付寶和財付通的交易量,其中,2019年,支付寶交易總筆數約為2298億筆,日均6.3億筆;財付通交易總筆數約5508億筆,日均15.09億筆;後者是前者的2.4倍。相比2018年,二者交易量均有所上升,同時也保持了較為穩定的差距。

2019年前十大互聯網支付機構交易筆數

微信支付的逆襲,起始於2014年1月“微信紅包”上線,當年從除夕至大年十六,參與搶微信紅包的用户超過500萬,總計搶紅包7500萬次以上,平均每分鐘領取的紅包達9412個。

最初,設計微信紅包的初衷,是為解決騰訊員工發利是的問題,因為廣東有發利是的傳統習慣。“沒有想到,這樣的紅包不脛而走,在春節都想搶一個紅包,這和中國人傳統文化和社交有關係,形成了一個爆發式的增長。”騰訊金融科技副總裁陳起儒回憶説。

當時,微信支付上線不到半年,卻被社交紅包猛然激活,騰訊金融也擁有了跟螞蟻金服一較高下的核武器。這一役,連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都公開評論:“確實厲害!此次‘珍珠港偷襲’計劃和執行完美。”

一個支付工具是無法獨立存在的,支付與流量的綁定、與社交高度黏合,已得到充分的驗證。同時,支付只是一個交易鏈條上的環節,如果沒有其他的連接能力,也無法獨立存活。

在支付戰場收穫驚喜後,騰訊開始“左手金融”——擴張產品線和支付場景,“右手科技”——推動金融基礎設施建設。

過往5年,騰訊金融科技的直轄版圖已拓展到支付平台(微信支付、QQ錢包、財付通、微信香港錢包)、財務管理(騰訊理財通)、證券平台(騰訊微證券、騰訊自選股)、企業金融(企業支付、發票財税、普惠平台)、民生服務等五條產品線,場景不斷延展。

騰訊金融科技產品矩陣

2019年最後一個季度,微信商業支付日均交易筆數超過10億,月活躍賬户超過8億,月活躍商户超過5000萬。基於社交的高頻優勢,微信支付撐起了一個迅速膨脹的金融板塊。

2020年第一季度,由於春節及居家令期間,支付活動(特別線下交易)及提現均有所減少,但是,騰訊理財平台及貸款等高利潤率業務依然強勁增長,帶動“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2%,達到264.75億元。

在4月最後一週,其日均商業交易額已恢復至2019年底的水平。

謹慎擴容

在逆襲的幾年,微信支付借勢微信平台,在開放生態和垂直場景中越走越順,支付流量也越做越大,手持利器,騰訊金融科技卻相當內斂、剋制,其發展潛力仍然非常巨大。

2014年1月,理財通接入微信錢包的第一天,賣了8億元貨幣基金。與餘額寶定位為一隻基金產品不同,理財通一開始就定位為一個平台,與多家基金公司合作,推出多個基金產品。

一般財富平台的做法,是搭建“理財超市”,上線的產品多達幾千個,以最大可能上架金融產品,由用户自己甄別金融產品的好壞,自擔收益和風險,理財通卻非常節制,不是向所有用户開放所有資產產品,而是根據用户長期積澱的數據,進行“個性化推薦”。

開始的前5年,只接入600個左右的理財產品,一直到2018年11月,活期理財業務“零錢通”才推出。

擁有這麼多的用户,為什麼不急於做大規模?

據騰訊內部人士透露,2018年底,騰訊總裁劉熾平在一次內部會議上做過解釋:“金融是個專業度非常高的領域,騰訊對此有一顆非常敬畏的心……騰訊互聯網金融未來還有一個願景,它也是我們的關鍵詞——‘精品’。”

騰訊對金融的態度是相當謹慎的。

騰訊理財通的負責人閆敏多次公開表示,當用户沒有接受過完善的金融教育時,不加篩選地將理財產品放到他們面前,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做法,理財通只選頭部3%-5%的金融機構進行合作,其分析師也會穿透底層評估資產質量。

公開數據顯示,騰訊理財通資金保有量,2017年初為1000億元,2018年突破6000億元,至2019年底超過9000億元,服務用户數超過2億,對比餘額寶2017年規模即已破1.5萬億,想象空間非常大。

騰訊同時佈局保險、銀行等業務,以進一步壯大金融業務規模。

2017年11月,騰訊自家的互聯網保險平台“微保”上線,佔據了微信九宮格的流量入口,微保運作兩年,為超過2500萬用户提供了保險服務,用户人均保費超過1000元,用户投保復購率高達40%,業務指標在互聯網保險業居於前列。

同屬於騰訊系的微眾銀行,貸款餘額也在迅速增長。

截至2019年底,核心“微粒貸”已向超2800萬個人客户發放超過4.6億筆貸款,“微業貸”則觸達90萬家小微民營企業,其中授信企業23萬家,然而,整體不良貸款率維持在較低水平,為1.24%,同期,全國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不良率3.22%。

行勝於言

相比螞蟻金服,騰訊金融科技整體要低調得多,頗有“行勝於言”的風格。

近年來,多有券商單獨評估過這項業務的價值,估值均在1000億美元以上;騰訊發起成立的微眾銀行,2019年淨利為39.5億元,估值也在千億元人民幣以上。騰訊孵化的金融生態已蔚為大觀,外界也多有分拆的揣測,如同螞蟻金服一樣。

騰訊金融板塊卻一直沒有融資和分拆的計劃,騰訊CEO馬化騰對其異常“保護”,早在三年前,即公開表示,騰訊金融科技不會轉至一個所謂的“金融集團”,進行獨立運作。“我們沒有必要為了拆分而拆分,也不會去玩兒什麼‘財技’(資本運作),顯得好像這塊兒資產有多少錢……長跑不是看舉什麼旗幟”。

過去幾年,這個版塊花了大量精力用於夯實基礎支付平台,並佈局新興業務。

2014年,微信紅包爆發,財付通只幹了一件事:不斷加服務器。支付板塊上,騰訊很快逆襲,至2016年6月,騰訊移動支付市場份額達到38.3%,日均支付筆數超過主要競爭對手。單是2019年春節,除夕到初五,8.23億人次收發微信紅包。

這種量級的交易,對騰訊和銀行系統挑戰巨大。

“以前的設計,支撐每秒幾百筆就是不錯的,互聯網支付不同,我們現在一秒可以支撐24萬筆的交易,甚至很多銀行在春節也燈火通明,跟我們一起值班,守候着0點的到來。”陳起儒説,從直連銀行到切換“網聯”,基礎支付團隊一直在做擴容、做改造、做升級。

騰訊也在進軍前沿的金融技術領域,例如區塊鏈。

2018年8月,深圳開出全國第一張區塊鏈電子發票,背後提供底層技術和能力的,正是騰訊金融科技,並已啓動區塊鏈在金融方面的應用,已攜手金融服務公司“聯易融”,推出區塊鏈供應鏈金融平台“微企鏈”,聚焦在中小微企業融資場景。

值得注意的是,騰訊正加快對外佈局,投資產業鏈相關金融公司。

2020年以來,其已陸續投資了英創艾倫、蘑菇財富、今日投資、 Voyager Innovations(菲律賓的移動支付平台,此次為追投)、Airwallex(全球跨境支付平台)等5家金融科技公司。

據統計,2017-2019年三年時間內,騰訊共投資24家金融科技公司,其中10家來自海外。此前,騰訊對金融科技的投資數量並不高,2016年,只佔其投資項目總數4%,2017年為6%,2018、2019年的佔比已上升為12.5%左右。

騰訊對金融科技公司的投資,圖表來源:虎嗅

有分析稱,騰訊在金融科技領域接連下注,離不開一個人——林海峯,2019年6月,林晉升為公司副總裁,全面負責騰訊金融科技業務的管理與發展。“林海峯在投資併購方面非常成功,負責過Fintech很多領域的投資,對金融科技有深刻的理解,能力毋庸置疑。”據傳,劉熾平曾在內部做如此評價。

任匯川的到來,顯然將進一步加強金融條線的團隊力量,而任願意赴任,也是金融條線重要性提升的一個信號。事實上,新興的金融業務規模如此巨大,以至於在龐大的騰訊內,這頭大象也無法藏匿了。

題圖來源:圖蟲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