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裏有沒有“標準答案”?我們先來看幾個例子。一代妖債泰晶轉債週二謝幕,收盤的價格是125.47元,而轉股價值是127.37元,也就是説你如果當時轉股,第二天正股不漲不跌,不算交易成本,還能賺1.5%,實際上第二天泰晶科技還漲了。但如果你不操作,聽憑強贖,那麼強贖價格100.45元,你繼續虧損了約20%。為什麼説繼續虧損呢?那是因為125.47元的價格是從最高420元一路下跌下來,強贖公告公佈後更是一路下滑毫無反彈,大部分參與者已經虧損累累,再加上強贖,更是雪上加霜,答案應該很標準吧?到最後一刻肯定是轉股相對合算,但最終泰晶科技公佈了贖回結果,週二收盤後依然有9.2萬張泰晶轉債沒有轉股,整體虧損又增加了230萬元。
和這個強贖例子類似的最近還有一個敖東轉債的例子,因為在敖東轉債最後兩個計息年度裏,正股的連續三十個交易日的收盤價格低於當期轉股價的70%,所以公司公佈了回售方案,在5月25日-5月29日一週內以100.118(含息)的價格回售,昨天敖東轉債的收盤價格是103.101元,如果回售,那麼還虧損了2.89%,顯然標準答案肯定是不參與回售。
強贖和回售不一樣,強贖對公司來説是權力,對投資者來説是義務。公司可以選擇強贖也可以不選,但一旦公司強贖,投資者如果不賣出不轉股,那就被強行贖回;回售對公司來説是義務,對投資者來説是權力。符合了回售條件,公司就必須回售,而對投資者來説,你可以選擇繼續持有,也可以選擇回售,我們可以選擇一個最有利於自己的方案執行。但也不是所有的回售都對投資者不利的,比如停牌的輝豐轉債,大概率要回售了,輝豐轉債的回售因為有約3%的利可圖,所以投資者都在翹首盼望。
雖然這些都是有標準答案的,但因為投資者的種種情況,導致了每次總會有人做出錯誤的選擇。但在股市更多的場合下是沒有標準答案的。比如説類似泰晶轉債這樣的末日輪,最後一天了,換手率還是高達1378%,即使理性的可轉債投資中,也有各種方法,比如説一般公募的可轉債基金,選擇的都是等級高、規模大、流動性好的可轉債,一個至少幾個億規模的基金,當然是要追求等級高、規模大、流動性好的品種。而一般個人投資者,或者研究正股,或者用無腦的雙低策略,或者研究可轉債的圖形、成交量,或者選擇規模小的可轉債,不管投資還是投機,都是自己根據不同的情況做出的選擇。很難有一個標準答案。
很多人追求標準答案是從學校裏培養起來的根深蒂固的觀念,中國的學校強調標準答案,一方面也是更加容易的判斷答案。一旦學生畢業走上社會,不少人會感到迷茫,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沒有了標準答案了。即使我們的投資,也要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定出合理的方案,很多人很喜歡問我怎麼配置,我和很多投資者不同,已經退休好幾年了,而我的公眾號粉絲中,35歲以上的比例高達55%,像我這樣60歲以上的連1%都不到,你説能一樣嗎?
再説了,即使像泰晶轉債、敖東轉債這樣有標準答案的投資,還有不少人選擇錯了;何況沒有標準答案的投資。
/x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