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金融委重磅發聲,“零容忍”動真格!
本文轉自【經濟日報】;
股市七月火熱,金融委重磅發聲,提出全面落實對資本市場違法犯罪行為“零容忍”要求!
7月11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第三十六次會議,提出多措並舉加強和改進證券執法工作,全力維護資本市場健康穩定和良好生態。今年以來,金融委多次強調對資本市場違法犯罪行為“零容忍”。此次金融委會議延續了去年下半年以來加強監管和投資者保護力度的思路,再次聚焦資本市場,更凸顯落實政策的具體措施,引起市場極大關注。
七箭齊發,形成“零容忍”合力
本次會議提出落實“零容忍”政策的一系列具體措施。這包括明確提出由7個方面組成的“組合拳”,全面護航資本市場健康發展。
第一,嚴厲查處重大違法犯罪案件,加快調查、處罰、移送工作,依法從重從快從嚴懲處。
第二,強化民事賠償和刑事追責力度,要加快新修訂的證券法實施細則落地,對典型重大、社會影響惡劣的個案,依法及時啓動“集體訴訟”。這是金融最高層首次明確提出依法及時啓動“集體訴訟”。
第三,深化退市制度改革,進一步完善退市標準,簡化退市程序,強化退市監管力度,嚴格執行退市制度,形成“有進有出、優勝劣汰”的市場化、常態化退出機制。
第四,配合立法機關加快刑法修改等工作進度,進一步完善懲戒違法犯罪行為的法律制度,提高刑罰力度。
第五,完善符合資本市場發展需要、有中國特色的證券執法體制機制,加強行政執法基礎制度建設,統一執法標準,規範執法行為,提高執法效率,強化專門的執法力量。
第六,由證監會會同相關部門建立“打擊資本市場違法活動協調工作小組”,形成打擊資本市場違法活動合力,共同維護資本市場健康穩定。
第七,加強輿論引導,多渠道、多平台強化對重點案件的執法宣傳,向市場傳遞“零容忍”的鮮明信號,充分發揮典型案件查處的警示、教育功能,推動形成崇法守信的良好市場生態和文化。
重塑信用,為資本市場深改護航
這套組合拳中,明確提出依法從重從快從嚴懲處重大違法犯罪案件,依法及時啓動“集體訴訟”,深化退市制度改革,建立“打擊資本市場違法活動協調工作小組”尤其引發市場關注。
中國證券業協會黨委書記、執行副會長安青松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表示,對違法活動“零容忍”是資本市場的信用基礎。作為直接融資體系,資本市場具有廣泛的涉眾性,違規行為直接損害千家萬户利益,必須以“零容忍”的重典懲治損害。另一方面,資本逐利的本質是引誘人性墮落的魔怔,所以必須以“零容忍”的威懾來剋制貪慾。“零容忍”政策將促進形成行政監管、行業自律、公司自治三位一體的證券行業治理體系,促進形成市場化的自律約束、道德約束、誠信約束和聲譽約束,不斷增強監管的前瞻性和預防性,形成一個為有活力、有韌性市場生態提供正能量營養的支持系統。
在野村證券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陸挺看來,完善符合資本市場發展需要、有中國特色的證券執法體制機制尤為重要。目前,國際較為成熟的資本市場大多采用“集體訴訟”機制。新證券法創設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證券集體訴訟制度,規定投資者保護機構可作為訴訟代表人。中國特色的證券執法體制機制將在未來證券民事賠償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中發揮積極作用。會議要求,進一步完善退市標準,簡化退市程序,強化退市監管力度,嚴格執行退市制度,形成“有進有出、優勝劣汰”的市場化、常態化退出機制。陸挺表示,在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下,需要與時俱進健全退市機制。目前,資本市場‘入口端’取得較好效果,而做好資本市場‘出口端’同樣重要,不斷深化退市制度改革更有利於資本市場長期的優勝劣汰,提升市場資源配置效率。
新時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表示,強化民事賠償和刑事追責力度,依法及時啓動“集體訴訟”十分重要。目前,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證券集體訴訟制度業已提上日程,進一步便利了投資者維權,有效震懾上市公司違法違規行為。通過投資者提起民事賠償訴訟等方式激發市場化約束力量,或將讓以近期處理的康美藥業等造假公司付出更為沉重的代價。“零容忍政策,將極大地改善我國資本市場發展生態,降低金融市場風險,更好服務實體經濟,提高資本市場發展質量。” 潘向東表示。
華福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表示,由證監會會同相關部門建立的“打擊資本市場違法活動協調工作小組”值得期待,這將有利於打擊資本市場違法違規行為。金融委會議強調對典型重大、社會影響惡劣的個案,要依法及時啓動“集體訴訟”,將有效維護資本市場健康生態。“這是配合股票註冊制逐步深化所做的保護投資者的中長期制度安排。中長期將利好資本市場發展。”魯政委表示。
“資本市場是建立在信任和信心的基礎上的。如果投資者不信任上市公司,資本市場就無法健康運行。註冊制把公司能否上市的決定權交給市場,但這並不意味着造假者就可以肆意欺詐上市。”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劉鋒表示,隨着“零容忍”動真格,隨着防範財務造假、強化投資者保護的規則細節不斷完善,制度和規則的籠子越扎越密,各種市場力量不斷髮展壯大,中國資本市場必能越走越穩,越走越遠。
“零容忍”政策護航資本市場行穩致遠
祝惠春
當前,我國股市正處於穩健回升,延續上行趨勢,A股日均成交持續在1.6萬億元左右的相對高位,市場情緒高漲。在這樣一個背景下,7月11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第三十六次會議,指出要全面落實對資本市場違法犯罪行為“零容忍”要求,多措並舉加強和改進證券執法工作,全力維護資本市場健康穩定和良好生態。這不僅是明確回應市場對監管態度的關注,而且更旨在為中國資本市場的行穩致遠保駕護航。
市場主體的誠信建設,事關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發展。欺詐發行、財務造假等違法犯罪行為是資本市場的“毒瘤”,損害廣大投資者合法權益,危及市場秩序。資本市場違法犯罪成本較低,廣受詬病。今年3月1日生效的新證券法大幅提高資本市場違法犯罪成本,監管規章制度正在不斷完善,構建了立體處罰的有力框架,彌補了制度建設的短板,夯實了“零容忍”的制度基石。同時,在當下註冊制從科創板推廣到創業板的關鍵階段,“零容忍”更突出緊迫性和重要性。
從國際經驗來看,過去20年,在美股市場上,80%的企業“城頭變幻大王旗”,上市公司大量退市破產並不鮮見。自 2001 年以來,紐交所平均每年有 128 家上市公司退市;納斯達克市場年均 303 家退市,年平均退市率分別達到 6% 和 10%。在大進大出的市場上,嚴格證券執法,防止蓄意渾水摸魚的犯罪行為尤其重要。對欺詐發行、財務造假等違法犯罪行為“零容忍”是推動上市公司優勝劣汰的必要條件,否則,將引致“道德風險”,產生“劣幣驅逐良幣”的困局。
正因如此,“零容忍”政策強調深化退市制度改革,形成“有進有出、優勝劣汰”的市場化、常態化退出機制。這將與新證券法以及註冊制改革形成合力,構建上市公司的良性競爭循環,通過優化底層資產的方式,從根本上夯實資本市場長期繁榮的基石。
其次,對違法行為“零容忍”將有力增強我國資本市場的長期吸引力。在全球疫情肆虐的背景下,中國資本市場正在成為鏈接國內、國外兩大循環的核心紐帶之一。當前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加大,公共衞生風險、地緣政治風險與國際金融風險正在相互激化,中國經濟和資本市場的向好確定性釋放出巨大吸引力,國際資本正在長趨勢地流入中國市場。順應這一趨勢,向市場傳遞“零容忍”的鮮明信號,有利於消解國內外投資者對中國市場的信任疑慮。
更進一步看,“零容忍”政策將通過提升違法成本、完善監管體系、保護市場主體、優化市場標的等方式,提升我國要素資源定價的透明性、高效性和穩定性,是我國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一步,其經驗成果將對其他要素市場產生重要的指導意義,並形成可以複製的治理範式,助力全面深化改革大局。
如何落實 “零容忍”,需要多措並舉的“組合拳”。一方面,通過完善證券執法體制機制,配合立法機關加快刑法修改等工作進度,構建事前監管的“防火牆”,另一方面,通過嚴厲查處違法行為、啓動“集體訴訟”、建立專項工作小組等措施,強化事後懲治的“糾錯器”,形成打擊資本市場違法活動合力,共同維護資本市場健康穩定。
當前,我國居民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大關,我國家庭財富結構亦開啓了歷史性的變革。越來越多的居民將通過資本市場,分享中國經濟穩健發展的紅利;另一方面,藉助“投資效應”,居民財富又助力我國經濟轉型升級,創新驅動發展。而對資本市場違法行為“零容忍”政策正是這一良性循環的重要抓手之一。對財務造假、欺詐發行等證券市場亂象“零容忍”時代正在到來。
來源:經濟日報微信公眾號
記者:祝惠春 温濟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