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經濟觀察)多項指標刷新紀錄 鐵路貨運如何跑出“加速度”

  新華社北京7月16日電題:多項指標刷新紀錄 鐵路貨運如何跑出“加速度”

  新華社記者樊曦

  來自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的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家鐵路日均裝車15.26萬車,同比增長3.4%;單日裝車、卸車最高達到170867車、183971車,聯袂刷新歷史紀錄。被稱為宏觀經濟尤其是實體經濟運行“晴雨表”的貨物發送量累計完成16.93億噸,同比增長3.6%。

  一路飄紅的指標向世界釋放出中國經濟動能恢復的積極信號。上半年,鐵路貨運究竟如何跑出“加速度”?讓我們一起解密貨運增長的背後。

  (小標題)開啓全天候“快遞”模式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今年上半年,全社會物流總需求受到影響,鐵路貨源不穩定、不確定,困難、壓力交織。

  如何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助力經濟社會發展?對鐵路部門來説,這是一次大考。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一方面,鐵路部門開啓全天候“快遞”模式,開通快運綠色通道,組織力量日夜搶運物資和各類抗疫人員。

  1月25日,正月初一,浙江、江蘇省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近300人需乘高鐵馳援武漢,國鐵集團迅速安排醫療隊從杭州、南京分乘高鐵到合肥會合,再換乘前往武漢。在合肥南站中轉時,52名鐵路幹部職工組成接應小組,及時轉運隨車攜帶的12噸藥品、800餘件防護服、口罩等用品,僅僅40分鐘就完成轉運工作。

  另一方面,國鐵集團與各鐵路局集團公司定期召開貨運增量電視對話會,查問題、找原因,為推動貨運增量出謀劃策。

  “在高效運送疫情防控物資的基礎上,鐵路部門加大了企業原材料、電煤等經濟社會發展重點物資運輸供給,主動服務政府、企業,瞭解復工復產安排和原材料輸入、產品輸出等物流需求,幫助企業恢復生產。”國鐵集團貨運部主任趙峻説。

  為進一步降低鐵路物流成本,鐵路部門決定自3月6日至6月30日實施階段性下浮貨運雜費措施,向企業和貨主讓利約3.8億元,積極對沖疫情對物流環節的影響。

  (小標題)緊抓“公轉鐵”

  對鐵路貨運來説,大宗物資運輸是重頭戲和“龍頭”,而煤炭則是重中之重、關鍵所在。抓好煤炭“公轉鐵”運輸,就牽住了貨運上量的“牛鼻子”。

  貨源78%以上為煤炭的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以“公轉鐵”運輸為重點,6月以來,日裝車連續保持在1萬輛以上。

  同時,我國重載鐵路的代表——大秦鐵路運輸潛力也得到充分釋放,上半年單日運量創新高。6月18日,大秦鐵路運量完成138.42萬噸,超出2018年6月10日的歷史紀錄1.6萬噸。

  鐵路貨運系統密切關注和分析火電企業發電量、直供電廠庫存等關鍵性指標變化情況,協調主要發電企業利用鐵路發運電煤。

  不僅是煤炭,鐵路部門還積極爭取冶金、化工、水泥、建材等非電煤大宗散貨“公轉鐵”運輸,把發展集裝箱作為貨運增量的主要方向。

  今年以來,鐵路集裝箱裝車連創新高。5月單日裝車6次刷新紀錄,最高日裝車33628車,並實現“三個首次”,為貨運增運增收提供了新動能:全月集裝箱日均裝車首次達到2.9萬車以上,全月集裝箱日均裝車佔貨運裝車比重首次達到18%以上,全月集裝箱發送量增幅今年以來首次達到40%以上。

  (小標題)逆勢增長的中歐班列

  6月25日6時01分,一列編組50輛、滿載武漢及湖北其他地區企業產品的中歐班列,從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有限公司漢西車務段吳家山站開出,駛向萬里之外的德國杜伊斯堡。這趟列車是今年該站開出的第49列中歐班列。

  當地時間6月23日23時許,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滿載着41個集裝箱、1000噸電解銅的中歐班列隆隆啓動,開往中國武漢。此趟班列也是塞爾維亞首趟發往中國的物資專列,實現了中塞兩國間中歐班列雙向滿載運行。

  武漢是中國經濟社會逐步迴歸常態的生動註腳,高質量開行的中歐班列也成了中國經濟復甦的一個縮影。2019年以來,被譽為“鋼鐵駝隊”的中歐班列運輸品牌越來越閃亮。新增多條線路,採用數字口岸系統,運輸貨物品類日益增多……更多的“中國製造”和“中國味道”以更快速度駛向更多國家和地區。

  今年上半年,中歐班列的“成績單”依然亮眼。上半年,中歐班列累計開行5122列,同比增長36%;單月開行數量連續4個月刷新歷史紀錄,5、6月份連續突破1000列,6月份達到1169列,創單月開行數量最高紀錄。

  趙峻表示,國鐵集團始終將保證中歐班列穩定運行作為重要任務,強化口岸站運輸組織,加強與海關和境外鐵路的溝通協調,促進中歐班列開行數量和貨物發送量在疫情期間實現逆勢增長。(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841 字。

轉載請註明: (年中經濟觀察)多項指標刷新紀錄 鐵路貨運如何跑出“加速度”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