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劉程輝】地緣政治的變化,已開始影響資本市場。路透社10日報道稱,隨着世界兩大經濟體之間緊張關係加劇,中國企業正選擇擱置在美國上市的計劃。
在中美因新冠肺炎疫情、“港區國安法”等事件發生衝突的當下,在美上市中企似乎成了特朗普政府的攻擊目標,這也削弱了中企在美上市的興趣,尤其對於正處在上市計劃初期的企業而言。
上個月,美國參議院通過了一項法案,實質上禁止許多中國公司在美國交易所上市,或從美國投資者那裏籌資;而在本月5日,特朗普發佈備忘錄,要求美國金融監管機構就如何打擊所謂“未能遵守相應會計標準的在美上市中企”提出建議。
本月1日,針對美國調查中國公司在美上市等做法,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回應表示,一個時期以來,美方泛化國家安全概念,以莫須有的理由惡意打壓中國企業,現在又威脅調查在美上市的中國企業,上述做法嚴重違背市場競爭原則,完全違背中美兩國人民開展友好交流的願望,必將進一步損害中美經貿關係和兩國關係的社會基礎。
紐約證券交易所
美國德傑律師事務所(Dechert LL)駐香港合夥人斯蒂芬·陳(Stephen Chan)表示,他們的許多客户暫時擱置了在美國的IPO計劃,“經濟放緩的根本原因是中美之間的緊張關係。”他説,如果兩國之間的緊張關係繼續存在,他們預計經濟放緩仍將繼續。
根據金融市場平台Dealogic發佈的數據,中國企業今年在紐約IPO已籌資16.7億美元,並計劃在美國交易所再籌資約5億美元。去年,中企籌集了35億美元。
來自中國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一位高級審計師説,與2019年的相比,今年對赴美上市的諮詢量減少了一半。
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話説,許多尚處在上市計劃初期的公司,向中國證監會報告了赴美上市計劃,但他們現在都把目標改成了離家更近的交易所。
報道稱,安排上市至少需要幾個月時間,包括任命顧問、準備招股説明書和獲得監管機構批准,一家公司上市計劃推進得越遠,它改變計劃的可能性就越小。
過去五年裏,在全球通過IPO籌集的資金中,中國企業佔據其中三分之一,約合2790億美元,這其中約有一半資金是在海外或內地以外籌得,主要通過香港和紐約的交易所。
目前,有約550家中國公司在美國證券交易所上市。
事實上,針對特朗普政府為中企上市設置重重阻礙,美國國內也存在反對的聲音。
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報道,哈佛大學法學院教授傑西·弗裏德(Jesse Fried)本週二説,上月參議院通過的限制中國公司上市的新法案,不僅會對美國投資者產生“適得其反”的效果,甚至還會傷害華爾街,他認為華爾街將會反對這項法案。
他表示,新法案將導致這些公司的股價下跌,控制這些公司的人將能夠以非常低的價格將這些公司私有化,而這對美國投資者是不利的。
貝恩諮詢公司(Bain & Company)合夥人、大中華區金融服務業務負責人奧特(John Ott)表示:“對美國投資者來説,這意味着中國上市公司數量將減少,從中國的增長中獲益將更加困難。”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