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平台正在發揮積極的作用,醫療設備管理系統、存儲系統擴容及連續數據保護和全面預算管理平台,不僅對醫院核心數據實現了連續數據保護,還能保障臨牀、醫技科室醫療設備的合理配置和高效應用,讓資產管理更透明瞭。”7月16日,昌樂縣人民醫院設備採購負責人楊永泉説。
為確保疫情期間的公共資源交易活動順利開展,昌樂縣對交易項目進行全面梳理,創新交易方式,將符合技術要求的項目全部轉為“不見面開標”。3月12日9:30,昌樂縣人民醫院醫療設備管理系統採購項目在濰坊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昌樂分中心網上開標,共有9家投標企業通過交易系統完成了線上簽到和文件解密,13:20評標結束,該縣首個“不見面開標”項目順利完成。
缺少了現場核查,如何保證公共資源交易的嚴格監管?“網上招投標,要比見面更嚴格,採用閉環式全流程監管,全程網上留痕,容不得弄虛作假。投標人開標前登錄濰坊市公共資源交易系統,通過‘不見面開標籤到解密’功能解密投標文件,整個開標過程通過交易系統向所有參與交易的投標人全程直播。”濰坊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昌樂分中心主任閆志興説。
強化流程監管,源頭嚴把嚴控必不可少。以往政府投資項目招標投標時,往往只委託1家中介機構,由其“包辦”該項目的造價諮詢、招標代理等服務,不能保證工程設計和造價的合理性,有可能導致中介機構為提高服務費而將造價編制過高,造成財政資金的浪費,也有可能存在造價編制過低,最終導致項目招標失敗。同時,也存在中介機構與投標人串通,違法違規操縱項目的風險。
針對這些問題,昌樂縣重點對3個關鍵環節實行強化監管。據閆志興介紹,一是優化工程設計評審,二是合理確定預算評審值,三是實施中介鏈條切割。
今年2月份,昌樂縣行政審批服務局創新打造政府投資項目閉環式全流程監管機制,並出台監管辦法等文件,重點針對政府投資工程類項目的設計評審、預算評審、結算審計、標後履約和中介服務等環節和領域,加強全程監管,為堵塞政府投資項目監管漏洞,提高政府資金使用效益蹚出了一條新路。
“比如對中介機構,我們將中介機構與實施單位徹底分離,避免實施單位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閆志興説,審計、審批、財政、住建、交通、水利、自然資源和規劃等行業監管部門,每月隨機抽取部分已完成項目,實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機制,隨機選派人員,對政府投資項目實行全流程、各環節抽查,並將抽查工作全程公開,有效封堵監管漏洞。
從閉環式全流程監管機制實施以來,昌樂縣公共資源交易平台共完成政府採購項目34個,概算金額約7280.61萬元,成交金額6591.90萬元,節約資金688.71萬元,節約率9.46%。
來源:大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