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金十數據」原創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似乎為了轉移國內的注意力,最近印度對外採取的行動一個接着一個。據印媒7月4日報道,印度多名參與決策的人士表示,印度決定不加入任何中國在內的貿易協定,其中包括RCEP,即由東盟10國和周邊5國組成的貿易協定。當外界還未完全消化該消息時,印度又決定對50項來自中企的投資進行額外檢查。有分析稱,印度這是給自己退出RCEP找合理的台階下。
1、印度對50項投資設限,我國作出回應
據英媒的報道,印度多名知情人士透露,印度官方正在依據一份新規則對50項來自中企的投資提案進行評估,考慮到印度最近的異常態度,這些投資項目的審批很可能會被推遲。為了不讓投資項目“打水漂”,很多赴印投資的中企也開始尋求當地律師的幫助。據悉,印度知名律師事務所Krishnamurthy & Co的合夥人Alok Sonker表示,這幾周,他接受了超過10名中企客户的投資諮詢業務。
在此之前的一週,印度還對中企開發的移動應用進行集中式“清空”。不過此舉也對印度自身帶來了負面影響。這些開發移動應用的中企均在印度開設了分公司,並大量僱傭印度當地人,以TikTok的公司為例,其在印度僱傭的全職員工超2000人。另外,一些依靠移動應用謀生的印度人也將面臨失業問題。更壞的影響是,印度的初創企業未來很可能失去大量中資的幫助。
對於印度的一系列措施,我國也積極作出了回應。據環球網的報道,7月3日,我國表示,為兩國務實合作設置障礙,違反世貿組織相關規則,也將損害印方自身利益;將會採取必要措施,維護中國企業在印的合法權益。希望印度同中方一道,共同維護兩國關係的大局,而不應做出誤判。
2、中企對印投資超1800億,印度已多次設限
實際上,印度對中企投資設限,很可能也是借當下的背景找一個理由。早在突發事件還未發生時,印度的焦點不是放在尋求國際合作、共同抗疫上,而是不斷對外資做出限制。據外媒報道,今年4月,印度要求所有來自鄰國的投資,必須得到印度批准,而且只能規定的地方進行投資。
由於近年來印度經濟發展較快,中企加快了赴印投資的步伐,也成為了當地最大的投資來源。據研究機構Brookings今年3月表示,中國企業在印度現有和計劃的投資已超過260億美元(約合1824億元人民幣)。因此印度實施新措施的目的不言而喻。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上述的互聯網行業,大量中國的製造企業也對印度進行了投資,並促進了印度製造業的發展。比如,中國手機企業在印度各地新工廠投資了數十億美元;中國上汽集團旗下的MG名爵和長城汽車都在印度投資和開設工廠......中國的投資活動也給印度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
倘若印度不願糾正錯誤,那麼就像“清空”移動應用一樣,最後損害的還會是印度的經濟和就業。當前,印度的經濟已經嚴重下滑,並對就業帶來了重創。數據顯示,僅4月份,印度失業的人數超1.2億,國際權威機構甚至將印度經濟評級從“穩定”下調至“負面”,瀕臨“垃圾”水平。因此以鄰為壑,對印度來説並不是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