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利”玩出新高度 有私募公司實行前30%收益零分成

本文轉自【證券日報】;

本報記者 王 寧

隨着近些年市場環境和投資理念的轉變,有的私募逐漸調整階段性收益分成方式。《證券日報》記者最新獲悉,繼某百億元級私募率先降低管理費後,又有私募提出“前30%收益零分成”的方式來獲得客户的認可,同時,這也是對自身投研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戰,這傢俬募便是深圳市森瑞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森瑞投資”)。

森瑞投資董事長林存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多年以來,私募基金績效分成堅持“收取創新高後的20%” 的方式,目前已有所固化,私募管理人和客户都缺乏議價空間,公司在業內率先提出:“前30%收益免收績效提成,超出部分按25%收費”的做法,前期大幅讓利客户,保證客户權益,既彰顯了公司自身的信心,同時,也在引導客户長期價值投資理念。

打破長期固化收費格局

私募的生存之道在於奉行弱肉強食法則,能力越強生存空間越大,然而,部分私募機構為了能夠留住客户,在管理費的收取上進行了“讓利”,卻忽視了自身投研能力的提升。與之相對應的是,也有私募以過硬的投研能力來展現實力。

《證券日報》記者最新獲悉,森瑞投資即將在旗下“志遠”系列產品中,再次豐富新策略,而新發產品則在“讓利”方面打破傳統績效分成格局,採取“前30%收益免收績效提成,超出部分按25%收費”的方式,這在業內屬於首個敢於對自身投研能力提出挑戰的私募。

森瑞投資董事長林存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私募基金僵化的績效分成讓市場和投資人都缺少議價空間。首先,投資人在收費方面完全沒有選擇權,缺乏彈性方案;其次,當以往的創新高計提收費後,一旦淨值回撤,已收取的績效退回客户,保證不了客户的長期收益。因此,公司在業內率先探索推出新的收費模式。

“公司的做法保證了客户權益,更彰顯公司的自信,這也是公司長期追求的‘先成人後達己’的理念。”林存表示,很多大型投資機構,長期收益乏善可陳,或者只是部分產品收益較好,卻募集了大量資金,而廣大投資人卻可能獲取低收益,自身權益無法保證。因此,私募機構需要從產品收費的設計上給予客户信心,綁定利益追求,最大限度保證共贏。

私募排排網資深研究員劉有華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私募基金延長初始封閉期和提高提取業績報酬的門檻是行業進步的一種體現,未來會成為一種行業發展趨勢,被越來越多的私募管理人採用。延長封閉期對投資者和私募基金管理人均有利,有利於引導投資者樹立正確的投資理念,也有利於私募管理人潛心做好投資,篩選出真正理念契合的投資者,為投資者實現長期穩健收益,保護了投資者收益的同時,還維護了私募管理人的口碑。“提高提取業績報酬門檻,相當於私募管理人讓利給投資者,同時,也凸顯了私募管理人做好業績的信心和決心。”

根據私募排排網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成立滿三年有業績記錄的股票策略基金有2998只,近三年的整體收益率為54.68%;其中,僅有2588只實現正收益,佔比為86.32%,1873只產品收益超過30%,佔比為62.47%。這也預示着,如果全市場按照森瑞投資的績效計提方式,僅有六成私募產品能夠分享產品收益。

專注醫藥醫療領域投資

據瞭解,森瑞投資旗下“志遠”系列產品的投資領域則專注於醫藥醫療領域。

林存告訴記者,醫藥投資是一個恆久彌香的賽道,很多投資者投資醫藥卻是隻針對行情,或者只是因為偶然基本面因素帶動而增加資產配置,這是不具備長期價值投資理念的,很難真正分享醫藥行業未來的豐盛果實。“公司推出三年定期產品,力爭讓投資人在更大的時間跨度上享受醫藥複利成果。”

林存説,公司未來將重點投資創新藥、醫藥研發領域,以及專科醫院、醫療器械等新興醫藥醫療產業中的大型藍籌公司,在時刻監控動態估值下,充分保持流動性和多樣性佈局,力爭又快又穩的風格長期持續發展,為投資人爭取更好的收益。公司不僅長期歷史業績和回撤控制穩健,更是保持着風格獨立,公司不是隻專注醫藥醫療領域,更不斷探索各種創新;例如在產品線方面的佈局,從普通的醫藥基金到醫藥創新基金,再有專門的醫療服務基金,偏向港股的生命科技基金。“目前推出的收費模式不同的長期定期‘志遠’系列產品,主動給客户讓利,就是希望為私募市場摸索出新的發展之路。”

記者從森瑞投資官網瞭解,該公司專注投資A股、港股醫療醫藥行業,對於醫藥醫療板塊進行詳細細分和深度挖掘,形成了較高的行業壁壘。

森瑞投資認為,從未來看,多數醫藥醫療企業短期內具有確定而高速增長的業績支撐;長期來看,具有廣闊成長空間。醫藥生物板塊仍將是國內證券市場最具投資價值的細分板塊,其中優質公司可長期持有。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853 字。

轉載請註明: “讓利”玩出新高度 有私募公司實行前30%收益零分成 - 楠木軒